从因材施教谈起

2021-10-30 05:50王怀云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困生师生

王怀云

摘 要:“教育的根须是苦的,而教育的果实确是甜的。”这是亚里士多得非常深刻的话。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在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更要对 “学困生”进行因材施教,他们更需要关怀,更需要个别辅导,这是教育的真谛,是因材施教的内涵,也是优秀教师的伟大风采之处!

关键词:数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分层作业、个别辅导、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这里着重谈谈对学困生的辅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情施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因而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融洽的师生感情是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感情处于和谐状态时,学生就会感受到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从而乐于倾听教师的讲解,由亲近数学教师逐渐转为亲近数学学习。特别是对学困生不能歧视他们,当他们有不懂的问题(哪怕看起来很容易)时一定要耐心讲解,不要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更不要去指责他们。很多学困生往往是鼓足了勇气才敢向老师问问题的,因而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耐心热情的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引导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可在课外找他们谈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增进师生情谊,更好的化解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以期达到好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创新,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一个教师上课时只是把数学定义、定理抄在黑板上,然后再讲个例题就让学生去大量做题强化所学知识,这样机械性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很难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长期这样的教学形式还会使学困生产生更加依赖、厌倦的心理,更加“学困”。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体验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境,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困生的教学创新要做到: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并引导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这一内容时采用师生计算竞赛引入新课,师生同时计算852、952、1012,教师口算,学生笔算,在教师领先算出的情形下“欲知此法,得从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开始”。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应允许学困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加强指导,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或作风,是一种自动的、经常化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长期的学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困生也想学好数学,而且他们也并不比其他学生少下功夫,但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即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对这样的学困生进行施教时,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如指导学困生怎样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总结;怎样观察、记忆、类比、联想、猜想、归纳、转换等。

四、关注情感体验,进行归因训练使其体验成功喜悦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情趣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然后才是一个学习知识、探究方法、启迪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交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将缺乏对学习的激情,形成学困。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给予人并能影响其一生最为宝贵的东西。《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数学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于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应注意尽可能给学困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困生不时有成功感,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信心。

此外还要重视对学困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帮助学困生寻找学习困难的原因,为学困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这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

因材施教不仅是指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指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可推广为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总而言之,对学困生的因材施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爱心和耐心是教师做好这一工作的根本。同时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2005.3

[2]徐小建.《剖析初中数学“学困”现象》《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2002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学困生师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