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阳山金矿带及周边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2021-10-31 08:52郑凯凯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8期
关键词:阳山泥石流滑坡

郑凯凯

(甘肃省地下水工程及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县阳山金矿带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秦岭—昆仓纬向褶皱山地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4゜16′16″~105°27′29″,北纬32°35′43″~33°20′36″之间。矿区主要的断层为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其总体展布方向为NWW向[1]。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山地气候明显,生态脆弱,极易发生自然灾害。虽然自五十年代起,各有关部门已在文县开展了一系列地质方面的工作,但仍不能满足该地灾害管理工作的需要。如对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引发之间的关系认识仍需深入,对地质灾害分布和发育规律及其形成机理需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仍需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综合分析;此外,以往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方面,多以定性的描述为主,定量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通过详细调查来填补有关地质环境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后续开展工作提供指导。

1 灾害调查

本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以文县阳山金矿带为主对文县整个区域进行调查,总面积4994km2,最终确定该地区共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1355处。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源于此次调查。

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 类型及规模

文县山高谷深,峡谷纵横,地形起伏强烈,断裂发育,灾害频发,主要表现在泥石流、滑坡、崩塌与不稳定斜坡等方面。经调查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文县共确定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1355处,境内共发育387处滑坡,占总数的29%;崩塌119处,占总数的9%;泥石流共发育325条,占总数的24%;不稳定斜坡共发育524处,占总数的39%(详见图1、图2)。

图1 文县地质灾害类型及数量图

图2 文县地质灾害规模及数量图

(1)滑坡

该区域发育滑坡335处,主要分布在白龙江、白水江两岸及其支流沟坡地带。其中城关镇21处、尚德镇7处、丹堡镇20处、碧口镇34处、中庙镇54处、范坝镇38处、石坊镇5处、堡子坝镇20处、石鸡坝镇18处、中寨镇11处、临江镇21处、桥头镇27处、天池镇9处、黎坪乡12处、铁楼藏族乡9处、玉垒乡23处、刘家坪乡21处、尖山乡8处、口头坝乡19处、舍书乡10处。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四类,其中特大型54处,大型101处、中型146处,小型86处。

(2)崩塌

区内共发育崩塌119处,主要分布于白龙江、白水江及其支流让水河和中路河等河流沟谷岸坡地带。其中城关镇30处、丹堡镇1处、碧口镇5处、范坝镇9处、石坊镇19处、堡子坝镇9处、石鸡坝镇6处、中寨镇2处、临江镇3处、桥头镇5处、黎坪乡3处、刘家坪乡6处、尖山乡11处、口头坝乡7处、舍书乡3处。按物质组成划分均为岩质崩塌;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三类,其中大型7处、中型35处,小型77处。

(3)泥石流

区内共发育泥石流325处,主要分布于境内白龙江和白水江及其较大支流如白马峪河、丹堡河等河岸两侧。其中城关镇41处、尚德镇18处、丹堡镇12处、碧口镇35处、中庙镇20处、范坝镇12处、石坊镇13处、堡子坝镇18处、石鸡坝镇20处、中寨镇13处、临江镇22处、桥头镇7处、天池镇5处、黎坪乡16处、铁楼藏族乡26处、玉垒乡18处、尖山乡12处、口头坝乡11处、舍书乡4处。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三类,其中大型2处、中型142处,小型181处。

(4)不稳定斜坡

区内发育不稳定斜坡共524处,其中城关镇59处、尚德镇23处、丹堡镇14处、碧口镇94处、中庙镇64处、范坝镇40处、石坊镇8处、堡子坝镇23处、石鸡坝镇3处、中寨镇12处、临江镇19处、桥头镇13处、天池镇3处、黎坪乡17处、铁楼藏族乡27处、玉垒乡44处、刘家坪乡20处、尖山乡9处、口头坝乡21处、舍书乡11处。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四类,其中特大型21处,大型107处、中型201处,小型195处。

2.2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图3可以看出,文县阳山金矿带及周边地质灾害整体呈带状集中分布于白水江、白龙江及其支流等大型支沟,带状分布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又有所不同,尤以白龙江武都段最为发育[2-4]。主要有以下特点:

图3 文县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

(1)灾害集中分布于沿构造线及强震中区;

(2)密集分布于软岩及层状软硬相间岩层区;

(3)人口密度大,植被破坏严重以及社会生产活动频繁的区域尤为发育;

(4)阳坡灾害点分布明显多于阴坡,其比值约为3:1。

2.3 发育条件

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质环境条件和各种内外营力的作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不同的灾害类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又有所不同[2,5]。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控制着地质灾害的总体布局,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师德扬等,2018;何斌等,2013)[6,7]。文县地处秦岭—昆仓纬向褶皱山地南部,总体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古诗云:“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绯徊尚怯飞”,生动地反映了文县山大沟深的地势特征[8],而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地质灾害等的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从第三纪晚期以来,该地区地壳处于垂直升降运动状态,且上升幅度远大于下降幅度。随着地壳的不断上升,使得被沟谷分割的塬、梁、峁形态进一步缩小,进而加大了黄土边坡的天然坡度和边坡土体的临空高度[9],为区内滑坡、崩塌以及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和岩性条件。

(3)岩土体类型

岩土体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文县岩土体类型又较为复杂(图4),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图4 文县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分区图

(4)气候条件

据文县气象站历年统计资料:区内年均气温14.8℃,最高36.4℃,最低-5.0℃;年均日照17505.5h,无霜期262~280天,积雪厚度最大可达5cm,冻土深度可达9cm;年均降水量471.9mm,连续降雨天数均值为7.6天。暴雨出现时间从4月份开始,集中在7~9月份,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66.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73mm,10分钟最大降雨量30mm。长时间的降雨和暴雨是文县滑坡发生的重要条件。

(5)人类活动

目前,人为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地质环境,促进和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力量,而且文县地势陡峭,适宜人们活动的地方少,人地矛盾极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削坡建房、炸山取石、开垦耕地、不合理开矿、修建水利工程等各种建设活动,造成山体失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日趋频发,所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也日益增多[10]。

3 结论

本文以文县阳山金矿带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详细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特征。主要包括:

(1)地质灾害数量多、密度大、变形模数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2)滑坡分布面较广,密度较高,活动性较强;崩塌规模一般较小,而且造成的危害也较小;泥石流形成区面积较大,危害方式以冲毁为主;不稳定斜坡坡型以凸型为主,破坏方式以潜滑为主,潜崩次之。

(3)发育具有周期性、群发性、突发性,丰水年和丰水季灾害更为频繁。

猜你喜欢
阳山泥石流滑坡
The First Lesson of School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Spring Outing
小刺猬的烦恼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超级侦探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