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我所能·见素抱朴——韩洪伟油画艺术

2021-10-31 02:44马国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笔触静物物象

马国杰

韩洪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70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参加的重要展览:“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大美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代表作品有《寂静的高原》《即将远行的卓马杰》《雪后的桑科草原》《草原的夏天》《巴塘的早晨》《通向远方的路》《央金的早晨》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收藏。

韩洪伟是一位执着、勤奋、热情、诚恳的油画家,他追求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主题与纯粹的艺术语言之间的和谐美。他在探索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卡拉瓦乔式的光影、浑厚饱满的色彩和遒劲郁勃的笔触,营造出忧郁而神秘的视觉张力,蕴含着一种生命的力量。20世纪90年代末,韩洪伟创作了一批以城市风景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从开始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到最后的抽象符号,想要不断突破自己,寻找契合自身的艺术语言。就在此时,他遇到了创作上的瓶颈,经常面对空白画布无从下笔,最后决定重返美院继续读书。2000年的秋天,韩洪伟回到美院攻读研究生,在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写生气氛的影响下,他对具象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随后,他同孙景波老师和杜健老师前往青海、甘肃和宁夏写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藏族人民淳朴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韩洪伟,从此开始了以藏族人民为主题的绘画,并对其后期的绘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韩洪伟的绘画作品,涉猎题材较为广泛,以静物、风景和西藏人物画为主。他的作品给人一种由粗粝的油彩凝聚而成的沧桑美,画面中的色彩明度压低,色调呈暖灰色,整体浓郁且沉稳。他强调光影在作品中的存在感,所画物象大多处在暖光的笼罩下,用光影去塑造形体,层次感丰富,富有戏剧性。他通过具有表现性的笔触去呈现画面中的物象,这些笔触奔放、洒脱,映射出对生活中细微变化的肉身体验和对生命真实存在的深刻表现。他的画作是真诚地面对现实形象所涌现出的情感,准确地述说了现实中物象的真实状态和精神内涵。

在韩洪伟绘画作品中,光影贯穿着整个画面的构图、色彩以及他对作品视觉体验的思考,表现他内心对于可见物象的一种感受。在一系列静物作品中,他充分考虑到光源给物象带来的视觉美感。为此,他特意制作了一个摆放静物的暗室,暗室除正前方都被黑布遮挡,将静物以及承载静物的桌子放入其中,左侧打入一束高度集中的暖光,创造出具有诗意的客观景象。在静物作品《两块骨头》中,画面布局为上、中、下平行的三部分,桌面上放置的骨头打破了上、下两部分的交界线,在光线的照射下骨头明暗分明,其投影延伸到画外。此时,光影是画面结构呈现的主导因素,它让画面中的物象统一在暖灰的基调当中,进一步平衡各定向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其平衡且融洽。在风景画《巴塘黄昏》中,光线的布置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下半部分的羊群处在阴影当中,这部分重颜色连同右侧的墙面将画面对角线分隔开,与远处的深绿色山坡形成呼应。画面近景羊群的几点受光面和左侧羊背的大面积亮部,确立了一个独立的光源照射系统。一方面,使物体与物体之间从阴影中显现出来;另一方面,确立了一个视觉中心点,使画面更耐看。这种处理方式构成了一种不确定性,为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这种不确定性使我们看到物体从黑暗中浮现出来,然后又消失在黑暗中,黑暗犹如虚无的世界,加强了作品中荒诞与怪异的生成。

在韩洪伟的造型语言中,笔触的视觉美感显得特别重要。笔触是油画创作的主要造型手段之一,是画笔接触画布(纸、板)上所留下的痕迹。画家在作画时运笔的方式不同,内心的情绪不同,可以产生不同形状、节奏、气势的笔触,传达出画者的艺术个性和修养。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曾说:“自然形态之中当然是不存在笔触这种东西的。”笔触的呈现大多是画家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灵动的笔触是画家表现内在深层体验的一种形式。在静物画《古典系列研究之水果与黑罐》中,画面中主体静物的用笔相对饱满,尤其是转到亮部时,能明显察觉到短小而厚重的笔触堆积。当我们的视线移到桌面转折处的白色衬布时,画家并没有刻意去描绘布褶的具体外貌,而是运用了一种相对抽象的笔触方式,使其转折柔和,过渡自然、丰富。在人物作品《阿达》和《阿达的儿媳》中,落笔时的轻重、虚实、缓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层次感和节奏变化。画面中的空间景象、陈列的生活用品和人物身上的藏袍都用酣畅淋漓的笔触呈现出来,这些笔触时而干涩、时而温润、时而直率、时而婉转,真实地再现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淳朴刚直的藏族人民形象。韩洪伟的笔触运用既是即兴、生动的表达,又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

韩洪伟的绘画艺术追求在一片混沌之中寻找光明,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的现状、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变迁,将个体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与其融合,然后付諸绘画实践。他关注画面的光影、笔触、形体和色彩等艺术语言,这些元素所表达的是一种真诚的、包容的、坚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正如韩洪伟所说:“我描绘的是我看到的世界,但表达的却是我希望看到的世界。”

猜你喜欢
笔触静物物象
如何与物象相处
艺术之春
静物写生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静物
拥挤豆豆林
梵高:笔触与激情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怎样写静物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