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联动”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浅谈

2021-11-01 01:13张曼卢瑾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欣赏课课例音色

张曼 卢瑾

摘要:美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很多课堂缺少“音乐性”,把课堂内容和时间聚焦于音乐背景、作曲家介绍;在聆听音乐中,机械的操作和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被音乐本身所吸引。本文试从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的《御风万里》课例,探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字:初中音乐、欣赏课、多感

一、选择学生生活热点切入,建立情感与认知联系。

现行人教版的教材中,7至9年级六册教材中其中欣赏曲目135首,中国乐曲有86首,外国乐曲49首。中国作品主要是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音乐,表现的形式有器乐演奏、合唱、交响诗、音乐剧,及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多种戏曲种类。

这些音乐形式离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距离,特别对于港区学生来说,音乐知识储备不丰富,接触的音乐形式有限,想引起学生内心的注意,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挖掘知识和生活的交叉点。在一些新媒体包装下的“网红”和“神曲”就是很好的一个桥梁:在《御风万里》的B乐段中,以《黄河船夫曲》为主线写成。引入这个乐曲是,尝试使用龚琳娜和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无伴奏演唱,其演唱者们高超的演唱技巧,夸张的表演都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迅速拉近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红”的光环也让学生内心的情感上有很大共鸣,内心有意愿去接触“网红”涉及过的作品。而在使用传统音频引入《黄河船夫曲》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对视频的关注度明显降低不少。

二、多感联动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普遍认为音乐欣赏课,内容难,知识面广、不易讲。一些教师会存在重演唱课,轻欣赏课的现象。讲欣赏课也存在一些固定模式;演唱歌曲的主题;聆听音乐,讲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等。使整个欣赏教学的的欣赏流于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美的渗透。更无从谈起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目的,让学生能够带有感情色彩地揭示了事物的审美特征和规律,从而使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发生预期的变化。

为了高效的完成演唱音乐主题的目的,教师大都采用一句一句教唱的方式。这样过教材的学习状态,学生没有竞争,有声无心的跟唱,效果可想而知。在课例中,老师先让学生用一分种的时间自行认清楚下句的音高和节奏,并用激励措施和课堂巡视来督促学生有效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心程度更多,接下来的演唱,老师要求学生手划拍,嘴做口型,不出声的无声演唱来配合老师演双簧,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通过首脑多动的模式来进行音高的训练。这样的游戏方式,让学生用心、用手、用耳去感受这句的音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整个过程牵着走,让这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有效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通过课上和课下的学生提问统计来看,比起“填鸭”式教学,学生用脑更多,思考更多,效果更好。

三、建立知识阶梯,给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可能。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即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除了吸引注意外,还需要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面对音乐素养不高,音乐课时较少的现实状况,如何来让学生获得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呢?课例中,老师的问题是:《黄河船夫曲》依次使用什么乐器演奏?想要完成这个问题需要对《黄河船夫曲》的曲调和乐器的名称和音色都有所了解。课例中教师在上一环节已经解决了黄河船夫曲第一句的曲调问题。交响乐队的乐器甚多,音色也较为复杂,如果不讲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解决不了这个具体的问题,无法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个问题也就成为无效问题。为此,教师通过对比记忆,串联类比音色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单簧管和双簧管这个问题,通过吹嘴这个特征来帮助学生区分;小号的音色向王子一样阳光明亮,长笛的音色像公主一下温婉柔和,短笛则像小鸟一样吟唱围绕在公主身边,而圆号的声音则像一个身材魁梧的将军,厚重有力。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对乐器和音色都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对于音色也有极高的好奇。接着同学的整个聆听过程都是一个捕捉和“解惑”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去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对于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让音乐课堂成为美的享受。

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很宽泛,老师需要于是俱进去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点,在学生接触的各种知识中去找到能力点与教材中相匹配的点来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流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学兴趣与动力。

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方面,教师首先应该摆正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性的根据大单元备课的原则,整合教材的内容,通过乐器,情感,乐曲等,用主题、主线等方式让学生有条理的接受和记忆。

在欣赏课中,要求教师的音乐储备和能力非常高,需要对整个教材的解读、掌握的程度,对上课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课例《御风万里》的B乐段中,不僅教师要对《黄河船夫曲》的曲调了熟于心,也许对其中的穿插的藏族《襄玛》、哈萨克族《哈萨克民歌》、内蒙古乐曲《嘎达梅林》都非常熟悉,在课例中,能够背唱其曲调的教师整个课堂的流程非常顺畅,学生能够独立的去感受其曲调,对其插部的音乐欣赏更直观,而教师能够用舞蹈伴随《襄玛》起舞时,这个课堂的注意力,就再次被教师的技能点燃。“背教材”和“备教材”的能力对音乐老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教师的情感带入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整个音乐的情感内核。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更需要以音乐为载体去感受美,二次创造美,表达美的过程。

文献参考

[1]张亚娟.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之我见[J].素质教育,2013,(3).106.

[2]施敏慧.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以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0,(8):75-76.

[3]王薇楓.体验、创造—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01)11-13

猜你喜欢
欣赏课课例音色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课例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