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有效开展的策略

2021-11-01 08:10王慧彬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体育训练小学阶段

王慧彬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成为各地区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学课余体育的训练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在课余时间开展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已经成为学校及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将从提高小学生体育训练的几个方式出发,逐步对课余时间体育训练进行策划,从而逐步提高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阶段;课余时间;体育训练;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初步接受文化知识学习的阶段,此时学生对于一切的外界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种新课标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小学生课余进行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鉴于此,各个地区的小学必须逐步完善整个教学计划,保证合理的选择教学所需的材料,不再仅注重主科的学习,关注体育实践环节所需,才能够真正让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有效地展开,从而成为促进小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

一、制定完善的体育训练计划,积极推动计划的实施

虽然素质教育提高了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发展课余体育训练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逐步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制定出长远的发展目标以及端正态度,才能够对有效开展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制定计划的总体方向必须要体现出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以及培养,在开展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小学生始终作为训练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有充分的体育课堂参与意识,才能够逐步激发起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制定体育训练的计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实际体能,针对高、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且合理的训练计划,且整个训练模式需要具备科学性,教师需要在保证小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实现对小学生多元化的培养过程,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教师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时,必须要注意因材施教,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训练,避免由于不正当的训练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如果想要了解小学生真实的身体机能,则需要利用相应的田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器官的正常发育,只有了解了學生的真实身体机能之后才能够逐步展开训练。除此之外,在制定长远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保证课余体育训练能够长久稳定的开展。

二、合理选择教材,保证认知正确

由于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的内容、方式具有多样性,部分训练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相应的器材帮助。因此,为了能够让课余体育训练获取更好的效果,则必须保证选材的合理性,还要根据小学生实际的生理所需选择恰当的体育器械。符合小学神身体构造的体育器械能够加持整个训练活动的有效性,还能够加强小学生对于器械的兴趣,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训练效果,此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意外事故,从而减少体育训练过程中产生的伤害。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进行韵律绳操练习时,所选择的材料可以是纤维制的材料,此种材料的绳子的质地相对较为柔软,且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够适应较大强度的训练活动,在小学生进行摆动、环绕等动作时,能够加强其稳定性。与此同时,在进行足球训练活动时,必须要保证场地选择的合理性,才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锻炼身体素质,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在进行训练活动时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开展相应的训练活动时,教师可以多选择在草地上进行肢体训练以及活动,柔软的草地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锻炼了效果。

如果想要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学生自我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家长对该项工作给予正确的认识。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家长也深受此种理念的影响,致使大部分的教师、家长都将教学的重点放于学生的知识教育方面,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致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于重视“模式化”的学习,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也难以与教师、家长形成统一的认知变化,从而难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训练活动。

三、加强实践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实践环节的帮助,实践环节能够属于帮助体育训练全面开展的关键,体育教师必须抓住课堂的机会,积极开展更多的实践训练活动。第一,教师必须优化课余体育训练的各种方式方法。虽然传统方式下的课余体育训练能够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但是如果仅仅采用此种方式开展体育训练任务,则很容易误导学生体育训练的真实含义,甚至会打消小学生对于体育训练项目的积极性,造成其主观能动性的降低。因此,教师务必需要对此方面具有清晰的认知,从而转变以往的任务模式,让原有的模式转变为类似游戏训练的模式,从而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训练活动,保证小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发掘学生的跑步潜力,也可以通过贴大饼的游戏来进行跑步训练,此类方式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参与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第二,体育教师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活动时,务必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差异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帮助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力,避免学生因为对比产生心理压力。第三,可以适当的开展实践评价,评价环节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部分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予以肯定,从而形成一种鼓舞,为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仅由知识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提高学习素养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此种情况,小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完善的计划、合理的选择体育器材,从而优化实践的各个环节,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训练质量,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孝英.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13):79.

[2]汤健.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8):12.

[3]曹恩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J].体育风尚,2021(01):143-144.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体育训练小学阶段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炒股成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