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2021-11-02 14:29马永超刘迎迎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卓越全科处方

马永超,刘迎迎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而作为健康重要守门人的医生依然匮乏,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另外,我国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严重影响全民健康,也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归根结底源于我国基层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经过规培的合格全科医生,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1]。针对当前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于2010年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下大力气狠抓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教育部、卫计委等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再次强调构建“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并提出树立大健康理念,促进“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学教育积极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化医教协同。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院校陆续扩招,不断降低升学门槛,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亦随之不断增加[2]。而目前,一方面全科医生仍不足,另一方面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相对过剩,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这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响应国家号召,我校在省内进行“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对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创新与突破,探索新的“2+1+2”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5年分阶段全程规范化的全科医生培训,将学校、规培基地、社区医院纳入学生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三方优势资源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培养质量,使其具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弥补全科医生的不足,并促进医学生就业。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为确保此项教学改革工作有序进行,以学校为办学主体,构建由学校、政府、社区及医院参与的多元主体、多要素管理体系,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对接“精准定位、精准培养、精准诊断与持续改进”4个维度的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实施行业参与的多元教学与管理模式,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见图1)。

图1 完善的管理体系

2 制订“2+1+2”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订“2+1+2”人才培养方案。“2+1+2”人才培养是5年全程设计、分阶段实施。前“2”:即前2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全科医学基础课)打好专业基础;“1”:即第3学年,学生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和社区医院学习临床专业课(包括诊断学中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相关知识、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内容)并进行临床见习;后“2”:即最后2学年,学生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分医院临床科室轮转和社区实践两个阶段。在轮转期间,主要参加临床三级科室、相关科室的诊疗工作,训练临床实践技能,与此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社区实践要求学生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见图2)。

图2 拟开展的“2+1+2”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方案

3 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需求,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标准,在核心课程中增设社区康复、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等课程,构建“身体素质提高班+项目化教学+体育俱乐部”三位一体课程模式;教授学生有关运动和健康饮食的知识,树立无病防病的健康意识。

4 修订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最新考试大纲,结合岗位实际能力需求及全科医生“诊疗、疾病预防、保健、疾病康复、计划生育、健康宣教”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总结归纳重点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立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体现实用性、指导性,同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临床各专业课疾病治疗授课中,加强“膳食处方”和“运动处方”具体知识的讲授,并将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医学生诊疗、保健、预防、康复等全方位、全过程健康服务的能力,学会开医疗处方、运动处方、膳食处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产教融合,优化教学过程

依托社区医院及综合性医院实施临床教学,加强对临床带教教师的遴选与管理。根据考核结果对各规培基地带教质量进行综合评议,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2”卓越班专业课程教学、临床见习、实训、实习等教学任务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并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各专业培训。同时把思政教育,医德培养,“三个习惯、三张处方”人才培养内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理论课教学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承担,实训、见习教学由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主治医师承担。专业课各系统讲授最多不得超过3名教师。教师授课前须通过试讲,试讲合格后,教师提前3个月签订教学任务书,且教师中途一般不得更换。

6 校院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豫健集团模拟医院加强临床医学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仿真手术室、动物手术室、产房、妇儿实训室、诊疗实训室的实训条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和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面向社会承担医疗服务的同时,作为学校“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临床教学基地,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7 加强过程考核,施行“1+2+n”课程考核模式

在学校及医院学习的全过程,加强过程管理,施行“1+2+n”过程考核模式,“1”即1次课程期末考试,“2”为2次课程阶段性考试,“n”为n种形式的过程考核。该项课程考核改革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规培基地不定期进行出科考试、综合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既有助于学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又能全面激发其学习动力。

8 编写融“三个习惯、三张处方”及思政教育于一体的校本教材

与行业、医院深度合作,共同编写适应大健康理念,渗透健康教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疗处方、运动处方、膳食处方”相关内容的校本特色教材并制作配套的教学课件;使教材内容既紧扣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充分体现基层医疗岗位需要,又具有专业性、政治性与人文性。

9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专业课教师激励机制,教科研课题立项优先,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津贴等。

通过高薪聘请、集中培训、国内外学习等方式,引进及培养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实施以老带新、师带徒等方式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综上所述,“2+1+2”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立足于当前全科医生队伍匮乏的岗位需求,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探索有效途径,既不造成对人力物力的浪费,又缩短了转岗培训时间,还极大地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医学生毕业后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承担起“健康守门员”的职责,缓解医疗体系的巨大压力,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卓越全科处方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人间处方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卓越之梦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