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与突围

2021-11-03 01:44苏鹏举王海福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苏鹏举 王海福

摘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教师身份认同直接影响能否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扎根乡村、反哺乡村、奉献乡村的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队伍。本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社会走向、乡村教师政策支持导向和乡村教育现实发展需要的背景,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主要体现在自我身份、专业身份、文化身份和社会身份方面,其影响因素来源于政策制度、社会人际、学生家长和教师个人等方面。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制定、确立学校保障机制、提升社会支持力度、凝聚家校协同力量、激活个人内生能力等路径,突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身份危机;突围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7-0076-07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乡村教师支持政策措施,譬如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实施“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乡村全科教师计划”“卓越教师计划”等举措,尤其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建设意见》)等政策对乡村教师给予全方位、多层次特殊倾斜支持。令人可喜的是,现阶段乡村教师队伍无论在师资结构、学历层次,还是物质待遇、职称评定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乡村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无发展”现实窘境,乡土文化“陌生人”、乡土治理“逃离者”、乡土教育“技术人”、公共身份“遮蔽者”、专业身份“教书匠”已逐渐成为乡村教师实然生存状况真实写照,[1]我们不禁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境况?诚如有学者所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不再是简单的数量、质量和待遇问题,而是日益加深的身份认同危机。[2]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和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首先,厘清乡村教师自我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等困境表征;其次,从政策制度、社会人际、学生家长、教师个人等方面归因其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政策制度制定、学校保障机制、社会支持力度、家校协同力量和个人内生能力等途径,突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基础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背景

现阶段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背景主要基于传统与现代社会走向、乡村教师政策支持导向和乡村教育现实发展需要,具体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走向

客观来讲,教师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诚如一些学者所言,从“乡贤”教师,到新式学校教师,再到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都涉及身份认同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包括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3]具体而言,身份认同是乡村教师对“我是谁”的自我反思与体认,以及对“我存在”的价值意蕴的追问,是立足乡村教育场域和乡土文化空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具备的良好心理倾向和积极情感归属;职业认同是乡村教师对“我的价值何在”的反思,并对本职职业价值感知和认同;文化认同是乡村教师对“我将何去何从”的审思,并通过文化价值找到归属感。因此,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构成了乡村教师从事乡村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础。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转型和乡村教育文化资本多元化,乡村教师乡村知识分子身份出现危机,严重制约乡村儿童教育水平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来讲,随着乡村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传统社会“文化知识资本”占有者、乡村少年“教化者”、乡村公共事务“参与者”的乡村教师逐渐沦落为“知识资本”占有的“教书匠”、乡村少年教化的“专业人”、乡村事务参与的“局外人”“旁观者”。[4]

(二)乡村教师政策支持导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稳定和扩大乡村教师规模、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和物质保障、加强乡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成效,乡村教育质量进而得到显著提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教育脱贫计划实施,以及在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不仅需要承担传授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乡村儿童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任务,还要扮演乡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同时也要肩负着振兴乡村教育、完成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也就是说,新时代乡村教师需凸显其专业使命和公共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乡村教师身份角色重塑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尤其是2020年《建设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其主要目标旨在,为乡村教育振兴和实现乡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鄉村教师队伍。以上相关政策措施颁布与实施,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提供了政策价值导向。

(三)乡村教育现实发展需要

客观而言,相对城市教育发展,乡村教育无论是囿于教育场域和有限教育发展可利用资源,还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生存现状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天然劣势,加之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背景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结构还存在老龄化状况、学科结构失衡、素质能力和职业素养明显不足、职业发展通道和平台相对偏窄、职业身份和社会身份认同出现冲突、综合教育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乡村教师职业获得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不高,出现“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无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此同时,乡村小规模学校大量存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堪忧,乡村教师生存条件相对艰苦,导致乡村教师长期处于“逃离”乡村和“坚守”乡村的边缘观望状态。基于此,重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并进一步纾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以期旨在契合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重视和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进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实现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内涵阐释

关于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内涵的阐释,我们需要从认同、身份认同、教师身份认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等五方面分别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旨在全面厘清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首先,认同是指将个人与他人分辨出来的个人和社会特征。认同分为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相对应的则是个体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5]其次,身份认同是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即个体对“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不断追问。[6]再次,教师身份认同,包括教师个人身份认同和专业身份认同,具体而言,个人身份是通过认同我们遇到的各种不同社会关系相联系的观点、职务和信念而获得的。教师个人身份认同涉及对“我是谁”“我属于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适合它”等问题的思考。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指教师对其职业所应持有的一套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的认同,从而对其职业规范的遵从现象。[7]最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包括乡村教师对“我是谁”的理解和他人特别是乡村民众对乡村教师的认识两个方面。一方面,乡村教师要自觉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教师和乡村教师要自觉意识到自己是“村中人”,是乡村共同体(亦可称作村社)的一员。另一方面,乡村民众要承认乡村教师的“教师”身份和乡村民众要承认乡村教师的“村民”身份。[8]此外,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包括自我意义层面的认同危机和群体归属层面的认同危机。具体而言,自我认同危机指乡村教师对“我是谁”“我将要成为谁”的发问,使得“成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变得有些迷离和艰涩;群体认同危机是指乡村教师所面临着“我为什么属于这个群体”的合法性判断,在保持个性自我和成为他人期待的“样子”之间不断调和折中。[9]

基于此,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内涵应包含三层意蕴:第一,基于乡村教师自身角度,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人基于自身学识、经验反思和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对照社会规范和专业伦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即体现为教师个人对自身主观认识和理解。第二,基于乡村教师所属乡村教育场域,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乡村学校的同事、领导、学生以及家长对乡村教师的看法,从而给予乡村教师职业、社会、文化等所属情感和价值意义,即体现为他者对教师个人的客观认识。第三,基于乡村教师所属社会组织,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社會组织群体对乡村教师的认可、接纳程度,主要体现为乡村教师个体与所属社会组织基于价值理念、体验感知、行为方式等方面是否保持一致,其衡量指标为乡村教师的归属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指数。质言之,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应包括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和他者对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具体而言,自我身份认同主要指乡村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生活工作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自主体悟;他者对自我身份认同是社会成员通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形象、时代价值等方面给予的心理倾向和主客观评价。

三、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价值意蕴

诚如前述,教师身份认同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乡村教师身份认问题,对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乡村教育现代化以及实现乡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具体时代价值意蕴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对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而言,乡村教育发展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所在,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依然是热点话题。新时代背景下审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着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教育精准扶贫计划”落到实处,从而助推乡村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其次,对乡村学校内涵发展而言,为乡村学校赋权增能,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内涵式发展水平,打造特色、优质、高效和生态化乡村品牌学校,挖掘乡村教育独特发展优势,建设数以万计的新时代“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助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再次,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而言,纾解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存在的“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无发展”的现实困境,尤其化解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优化乡村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旨在为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有发展”的乡村师资队伍提供基础支持。最后,对乡村儿童全面发展而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助力乡村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尤其可以关注到乡村特殊儿童教育、学习和生活,同时能和乡民、家长融为一体,成为家校合作的“本地人”和“参与者”,而非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儿童教育的“旁观者”和“异乡人”。此外,对于乡村社会发展而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立足“为农”服务的角色,以文化人身份介入乡村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社会功能和公共责任。[10]

四、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实现困境

据调查,我国乡村教师对自身的阶层认同度、工作满意度、经济地位的认同度均比较低,来自社会的职业认同度也不高,[11]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和教育实践经验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主要体现在自我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乡村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困境

在减压减负教育改革背景下,目前乡村教师工作压力仍然过大,过多不必要繁琐的检查导致乡村教师应接不暇,因此,投入教学上的精力和时间随之减少。随着“读书无用论”观念在城镇化和经济化背景下愈演愈烈,乡村教师自我价值感、存在感和意义感被遮蔽,出现大量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处于“逃离”的边缘。另外,乡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乡村校长管理方式、理念等保守化,评价考核机制和程序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乡村教师自我效能感不强、归属感和获得感缺失,长期以往必然导致职业倦怠和自我身份认同模糊,逐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定位,时常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

(二)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困境

诚如容中逵在《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一书中所言,当前我国教师身份认同日益步入迷失化状态,具体表征为传统“师表”日益丑化、传统“师职”日益弱化、传统“师法”日益矮化。[12]伴随着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依然囿于迷失化状态,有学者认为,现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控制和推进现代化、城市化为目的,乡村教师的专业化过程被引入一场几乎没有终点的追赶城市教师的“文化苦旅”,[13]导致乡村教师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式微、教书育人职责淡化、在乡村从教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向城化”严重。换而言之,乡村教师没有基于乡村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未能挖掘乡村教育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盲目追赶城市的教育节奏和忽视乡村教育价值,容易导致乡村教育处于“空中楼阁”的处境,[14]导致乡土教育角色认知模糊、晋升渠道受限、专业发展后劲不足和自身专业素养长期受到“诟病”,以上现实窘境必然导致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出现迷茫与无助。

(三)乡村教师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中国传统乡村教师被称乡土社会中的“道之代表、礼之化身、德之典范”。[13]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乡村社会结构和乡土文化形态逐渐转型,加之乡村教师专业化身份和“国家干部”身份的确立,现代乡村教师逐渐远离乡村社区和乡村生产生活,逐渐沦落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边缘人”和“技术人”、乡村教育教学的“教书匠”、乡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逃离者”、乡土文化资本共建共享共治的“缺失者”,在此情况之下,乡村教师昔日的“最有文化、最有地位、最有声望”“新乡贤”角色出现危机,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出现“危机感”和“空虚感”,导致其文化身份和公共责任“悬浮”在乡村教育场域之上。久而久之,乡村教师最终选择加入了“逃离”乡村的时代洪流之中,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精神家园,逐渐沦落为乡土文化传承和乡村儿童教育的“无根者”和“漂泊者”。

(四)乡村教师社会身份认同困境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代表,有其公共属性和专业属性双重性质。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基于自身少有的独特文化资本,扮演着乡村新乡贤的角色和时代使命,历来被认为是知识、文化的引领者,而学生是未来的“文化人”“有出息的人”,他们在村民心目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是村民心目中的梦想和希望。[10]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建立,乡村教师已经成为“国家干部”身份,从而被政府从乡土社会的空间中隔离开来,[13]进而使“半农半公”的身份周遭解构,逐渐“悬浮”于乡土之上,成为所谓的“公家人”。另外,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专业“规训”的影响下,乡村教师逐渐沦落为乡村教育发展的“异乡人”和“旁观者”,导致公共身份式微,遮蔽了其承担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同时乡村教师也逐渐失去了昔日乡土文化地位和威望,无论在职业声望还是传统乡贤形象和价值都处于劣势,加之社会尊重偏低以及非城非乡和半农半城多元化角色,传统“乡村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塌陷和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形象的“污名化”等现实因素影响,必然使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身份认同出现危机。

五、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归因分析

基于文献梳理可知,影响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涉及国家和政策认可、社会和人际认可以及自我认可。[15]基于此,笔者从政策制度和社会人际、学生家长和自我发展等方面深度剖析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影响因素,旨在为解决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对策提出提供参考。

一方面,政策制度和社会人际因素。首先,在政策制度因素方面,一是现有教育支持政策基于统一化模式和标准,未能照顾到部分乡村教师特殊群体;二是相关教育政策制度落实到基层学校,其执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尤其在乡村教师编制、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各县、各区教育主管部门都存在明显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乡村教师职业生存保障机制存在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其次,在社会人际因素方面,一是“经济之上”的现代化社会价值导向和网络媒体的“污名化”报道成为制约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二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乡村教师“知识分子代言人”角色逐漸失去昔日风采,在社会外界和乡民看来,乡村教师常常代表“落后”、“无出息”的“代言人”,其“缺理性化”和“片面化”的外界的认知和理解,导致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文化地位塌陷;三是社会公益机构和团体对于乡村教师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新时代乡村教师新模范、新标杆和新故事缺乏宣传渠道和平台;四是乡村教师缺乏外界交流学习的通道和机会,严重制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五是学校很少关注和满足乡村教师情感需要和个人发展诉求,导致乡村教师缺乏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和个人发展因素。首先,在学生家长因素方面,家校合作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家长对于乡村教师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强和工作成就不认可,导致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受挫,此外,师生关系、家长和教师关系之间不和谐同时也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出现危机的关键因素。其次,在个人发展因素方面。个人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和成就动机意识不强,自我学习力缺失和教学成败归因存在偏差,个人实践性知识缺乏和自我反思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此外,受乡村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同质化”,以及课程设置和继续教育内容选择“去乡土”,导致乡村教师乡土教育情怀缺失、乡土教育理念落实、乡土教育知识缺乏、跨学科和复式教学能力不强等,在基于乡土教育空间场域和乡村儿童特殊属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导致乡村教师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出现冲突,必然制约个人专业化发展水平。

六、新时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突围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提出解决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对策与建议,仅靠单方面力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从政策制定、社会支持、学校保障、家长理解、个人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凝聚力量和智慧,协同创新精准发力。

(一)完善政策制度制定

现阶段,我国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未能改变乡村教师政策“外热内冷”现实状况。基于此,我们认为应从政策方面出发,切实为乡村教师赋权增能,在住房保障、职称评定、学历提升、待遇保障和职业地位方面向一线乡村教师倾斜,提升乡村教师自我获得感、职业荣誉感、社会成就感和文化归属感。首先,增加乡村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名额和机会,落实“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同时,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生活补助、学历晋升、评优评先等向乡村一线乡村教师倾斜。其次,完善乡村教师城乡交流互换机制,建立县域内轮岗走教师资补充新机制,定期派选城市和乡村优秀教师互换挂职锻炼学习,盘活县域内优质师资力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县管校聘”新模式。再次,建立乡村教师荣誉表彰制度,为长期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宣传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形象。此外,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乡村教师长期两地分居的现实问题。

(二)建立学校保障机制

2018年《改革意见》要求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政治、社会、职业等地位,吸引优秀人才积极从教、扎根从教。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贯彻和落实相关教育政策意见精神,学校确立相关支持保障机制已迫在眉睫。首先,建立乡村青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工作室、工作坊,开展以老带新“双导师制”,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发展理念,转变校长领导方式,切实维护教师个人发展自主权和认可教师个人劳动成果,为乡村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晋升通道和展示平台,开展城乡教师交流置换发展模式,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循环教师学习共同体盘活县域内师资力量。其次,引导乡村教师积极参加乡村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使乡村教师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再次,建立“以人为本”的考核评价奖励制度,摒弃“唯分数”“唯论文”理念,把提升乡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质量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创建宽松、愉悦、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氛围,优化乡村教师育人环境。最后,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方面,广纳征求乡村教师个人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乡村教师自身合法权益,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人”,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尤其在学校软件和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乡村教师生存发展精神和物质环境,促使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和舒心从教。此外,压缩不必要的应付检查繁琐工作量,切实为乡村教师减负、减压,使乡村教师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开展乡村教育教学活动。

(三)提升社会支持力度

2020年《建设意见》指出,“关心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优化在乡村建功立业的制度和人文环境。”因此,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内化自身发展动力。首先,通过影视作品、网络以及媒体公众平台积极宣传“四好老师”“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新形象、新典型和新模范,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新风尚。其次,引导社会公益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力量关心和支持乡村教育发展事业,关注乡村教师生存现状,关怀乡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最后,积极引导乡村教师参与乡村社会实践和新农村建设,重塑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建言献策。简言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政策演进可知,现阶段关于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上将围绕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身份认同来提供支持服务。

(四)凝聚家校协同力量

家校沟通合作能力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关键素养和必备品格。2020年《建设意见》指出,“注重加强与家长交流沟通,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基于此,凝聚家校协同力量重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至关重要。首先,家长需要积极支持乡村教师工作,认可乡村教师教学成就,认可乡村教师时代价值意蕴。其次,家长主动参与乡村学校发展,通过建立家校委员会,确立家校合作共同体,只有加强与乡民和家长有效沟通与合作,同时把自己视为真正的“乡里人”,才能够切实了解乡里的人、事、物,甘愿长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与乡村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16]最后,家长需要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并与乡村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乡村儿童教育工作,为乡村教育提质增能和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五)激活个人内生能力

对于乡村教师而言,内生能力是指在缺少外力帮助和扶持的前提下,个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成长、自主发展的能力。[16]首先,树立乡村教育自信心,挖掘自身专业发展潜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习力和思考力,为其专业持续发展增加后劲力量。其次,认同自身职业发展时代价值,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和构建角色与身份意义,除了扮演传统教师传道受业解惑角色,还要扮演儿童学习的指导者、儿童成长的引导者以及家校合作的组织者等新角色。再次,主动学习乡土文化知识和传承乡土传统文化基因,厚植深厚乡土教育情怀、树立现代教育师生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最后,重塑“新乡贤”角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和肩负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挖掘和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编写乡土文化教材,开展乡村儿童劳动教育活动,视乡村教育振兴事业作为毕生所追求的志业和理想信念。

总之,身份认同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关涉到自我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基于乡村振兴和教育脱贫攻坚,加之社会转型和乡村教育改革时代背景,重新审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只有把握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表征,剖析其困境的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突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有益对策,才能助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新时代乡村卓越教师队伍,从而为实现乡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苏鹏举,王海福.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式微与重塑[J].中国成人教育,2021(3):76-80.

[2]容中逵.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迷失下的乡村教师——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J].教育学报,2009(5):83-88.

[3]欧阳修俊.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回顾与新时代发展取向[J].教师教育学报,2021(1):46-57.

[4]牛震乾.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边界”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8(2):79-83.

[5]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518.

[6]张宪军,赵毅.简明中外文論辞典[M].四川: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2015:401.

[7]李先军.绩效工资与师德建设[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35.

[8]李义胜,廖军和.论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以GH镇XS村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9(1):73-78.

[9]李茂森.教師身份认同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

[10]张济洲.“乡野”与“庙堂”之间——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89-190.

[11]李金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1(11):34-38.

[12]容中逵.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87-197.

[13]陈华仔,黄双柳.“磨盘”中的乡村教师自我的丢失[J].上海教育科研,2013(11):21-24.

[14]苏鹏举,王海福.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J].继续教育研究,2021(2):123.

[15]叶菊艳.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4(6):86-92.

[16]吴云鹏.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81-89.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theruralteacherteamhasbecomethenecessarymeaningtorealizethefairandqualitydevelopmentofbasiceducation,andtheidentityofteachersdirectlyaffectswhetheritcancreateaneweraofoutstandingruralteacherswholovethecountry,takerootinthecountry,feedbackthecountry,andcontributetothecountry.Thisresearchisbasedonthebackgroundoftraditionalandmodernsocialtrends,policysupportforruralteachers,andtheactualdevelopmentneedsofruraleducation.Theidentitydilemmaofruralteachersintheneweraismainlyreflectedinself-identity,professionalidentity,culturalidentityandsocialidentity.ThesourceofitsinfluencingfactorsIntermsofpolicysystem,social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parentsofstudentsandindividualteachers,etc.Byimprovingtheformulationofpoliciesandsystems,establishingaschoolsecuritymechanism,enhancingsocialsupport,consolidatinghome-schoolcoordination,andactivatingpersonaldrivingforces,itbreaksthroughthedilemmaofruralteachersidentity.

Keywords:Ruraleducation;ruralteachers;identity;identitycrisis;breakthroughpath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