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涛城镇畜禽养殖产业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1-11-03 15:21肖雅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养殖业现状

肖雅婷

摘 要:该文介绍了郎溪县涛城镇养殖业产业扶贫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养殖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围绕如何提升养殖业产业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殖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对策;郎溪县涛城镇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75-02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战略部署和精准脱贫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产业脱贫精准帮扶工作,近年来,郎溪县涛城镇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市县的号召,始终把坚持以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不少贫困户依托生猪、家禽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发展养殖业已经成为一条助力全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涛城镇自2015年以来,共实施到村农业产业(养殖业)扶贫项目22个、资金477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贫困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2015年全镇3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仅9.8万元,2019年增长到93.63万元,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均达到30万元以上。为提升贫困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涛城镇自2015年以来积极组织贫困户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截至2020年底,共培训指导贫困户2100余人次,使贫困户的种养殖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特色种养产业在助力贫困户脱贫,促进贫困户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畜禽养殖产业扶贫工作的成效。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基层一线参与畜禽养殖业产业扶贫的工作经历,围绕涛城镇养殖业产业扶贫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开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1 发展畜禽养殖产业促进脱贫的现状

涛城镇辖9个行政村其中3个贫困村,全镇贫困户529户,贫困人口1110人,以2020年为例,发展养殖业脱贫户83户,其中:生猪养殖户7户,蛋鸭养殖户28户,肉鸡养殖户17户,蛋鸡养殖户16户,肉羊养殖户10户,肉牛养殖5户。普遍以现有家庭自给自足和粗放式养殖方式为主,养殖规模小、数量少、产品结构单一,养殖技术较落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几乎没有,畜禽粪污污染较普遍。资金和技术短缺。贫困户大多利用自家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养殖畜禽、水产等,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养殖产业。以上户数统计依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修订印发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产业发展标准的通知》(皖农办函〔2019〕1111号)规定的标准,畜禽养殖:生猪存栏3头及以上;肉牛或奶牛存栏1头及以上;肉羊存栏6只及以上;蛋禽、肉禽存栏100羽及以上。

2 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 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政策宣传效果不够理想   部分贫困户认为发展养殖业不能很快收到收益,不愿发展。虽然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扶贫干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各项扶贫政策,但受限于大多数贫困户知识层次较低,造成对政策的理解不深不透,主动参与养殖扶贫的积极性不高,在引导鼓励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加之包户干部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走访慰问,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包保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2.2 贫困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 贫困户老弱病残居多,贫困人口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管理水平粗放,科技水平低,抵卸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家庭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成为主力,且多数既无技术、又无体力,市场信息不灵,脱贫信心不足,自主发展养殖业难以壮大。部分贫困户认为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效益不能保证,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部分贫困户精神动力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较为普通,自主生产经营能力较低。

2.3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 全镇新型经营主体大多数仍然处于成长阶段,缺少真正实力强、带动面广的主体。多数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抗风险能力差,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手段较为单一。

2.4 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普通存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真正高水平的农技专家人才更少,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不力,菜单式的技术服务难以落实。贫困户市场信息不灵,没有相应指导市场风险的信息平台,导致一些养殖大户产品滞销。如受新冠疫情影响,涛城镇曹天顺户养殖的肉鸡不能及时出栏,只好存栏饲养,导致成本增加。

3 对策建议

3.1 立足资源优势,认真做好规划编制 结合全镇各村实际分别制定特色种养产业扶贫发展规划,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在乡镇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选择可行性强的畜禽、水产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根据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资源、环境和养殖实际等情况,结合养殖特点,镇、村着眼打造适宜的养殖主打品种,成立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加快承包责任地的流转。

3.2 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养殖扶贫 建议乡镇及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整合资源优势,引导推进养殖业发展,從而形成“一镇一基地,一村一产业,一户一项目”的养殖业格局。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不盲目跟风,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要求,对贫困户量身定制养殖业帮扶计划,指导乡镇和村进行养殖模式调整,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辐射范围广、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养殖产业。以项目实施带动特色产业扶贫。依托之前建立畜禽养殖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确保项目实现实际绩效,切实增加贫困户、贫困村收入。促进畜禽养殖业贫困户脱贫,其中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巨大,建议大力发展“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根据养殖业发展特点和发展状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程度等,选择一批发展有基础、有带动能力的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特色养殖,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发展产业离不开经营主体,建议进一步加大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资金投入力度,在产业补贴、品牌建设、金融、保险等政策上持续发力,助推主体带动水平。

3.3 加强技术培训,推动“造血式”扶贫 进一步完善“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责任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乡镇及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专家通过上门培训、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方式,重点围绕畜禽养殖模式、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等多角度讲解,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能,增加贫困户的养殖信心。同时,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意愿,有针对性采取帮扶措施。同时建议组建特色种养业技术帮扶专家组,在全镇9个村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聘任18名以上产业发展指导员,为贫困村、非贫困村及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定期组织开展贫困户自种自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影响(如新冠肺炎、洪涝灾害等),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组织全县干部职工积极购买生态养殖畜禽及畜禽产品等扶贫产品。积极组织带贫主体参加合肥农展、上海农展等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我县扶贫产品,进一步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贫困户增收。

3.4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政策落地生根 对适宜养殖的贫困村,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发展具有涛城镇特色的畜禽养殖品种。为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避免因市场价格影响而导致贫困户更加贫困,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实行统购方式,回购贫困户滞销的养殖产品,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在大力扶贫贫困村畜禽种养业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了对非贫困村的扶持。建议今后到村项目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结合实施,所有村(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应该同等对待,统筹发展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3.5 做好舆论宣传,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扶贫机制 建议加大宣传引导,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提振群众精气神,避免福利陷阱。加大“内提外引”力度,培养一批养殖业脱贫致富带头人,吸收召回有知识、有干劲、愿意回乡创业的人才,激励带动贫困户自我发展。同时加大对回乡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落实好《关于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郎溪县畜禽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措施,把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作为加快产业升级和带贫减贫的有力抓手,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和信贷资金支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和市场引导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使全县农业产业主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养殖业现状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