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旱涝灾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2021-11-03 15:52朱帅朱玲刘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萧县治理对策成因

朱帅 朱玲 刘升

摘 要:该文根据萧县农业生产实际和旱涝灾害发生的现状及危害,特别是2018年、2020年2年涝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威胁,剖析了萧县旱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注重灌溉与排涝相结合、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旱涝灾害治理对策,以期为减少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旱涝灾害;成因;治理对策;萧县

中图分类号 S422;S4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155-02

萧县地处116°31′~117°12′E、33°56′~34°29′N,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北部,位居苏、鲁、豫、皖经济协作区的腹地,交通四通八达,农副产品丰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日照充足,温、光、水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雨量85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08.3h,无霜期210d,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被农业农村部划定为中强筋小麦优势产区、黄淮海夏玉米优势产区和高蛋白大豆主产区,系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县辖23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是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多年来,萧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不断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旱涝灾害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1 旱灾现状及成因

1.1 现状 萧县降雨相对集中,旱灾时有发生。根据气象资料分析,萧县旱涝灾害交替发生,近30年统计春旱发生6次,影响小麦春季生长,春播作物播期推迟;夏旱发生5次,影响夏玉米、大豆等在田作物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滑;秋冬季旱灾发生8次,影响小麦播种,导致播期推迟,特别是秋、冬、春3季连旱,给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萧县国土总面积1885km2,总耕地面积10.08万hm2,其中旱地10.06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9.7%。现有永堌、马庄小(1)型水库2座,倒流河、灌沟河、闸河、龙河、老岱河、新岱河、运河、萧濉新河、大沙河、湘西河、北湘西河、港河、申河、毛河、王引河、废黄河、利民沟、洪河、碱河、洪碱河共计20条排水河道,机井13298眼,其中管护机井12480眼。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9%。

1.2 成因 由于河道年久失修,蓄水能力下降,且浇灌渠道不畅,机井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利用系数较低。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科学灌溉意识淡薄,“靠天等雨”,只注重浇“救命水”,而忽视了浇“增产水”。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缺乏,制约了抗旱保丰收举措的落实。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意识、科学种田水平和适时科学灌溉意识等明显高于散户。但由于财政扶持奖励土地流转的力度不大,土地流转速度迟缓,土地集约经营规模化种植扩张速度较慢。

2 涝灾现状及成因

2.1 现状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侵袭,萧县降雨量年际间差异较大,且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7.4%,7—8月份是涝灾发生的主要时段[1]。近3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春涝发生2次,危害相对较轻,导致低温、多雨、寡照,影响春播作物播种与出苗;初夏涝发生5次,6年一遇,影响小麦收割、脱粒、晾晒;夏涝发生几率较大,30年间共发生8次;秋涝发生6次,导致农作物发生涝渍灾害。近5年来,涝灾发生次数明显增多。2018年受第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全县普降大暴雨,部分乡镇特大暴雨,8月18—19日不足24h降雨量超过300mm的乡镇7个,超过400mm的乡镇2个;4个水文站小时雨强超过100mm,突破了淮河以北国家水文站小时雨强极值,是萧县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短时降雨量最多的一年,是30年一遇的大灾之年。这次涝灾导致城市内涝、田间积水严重、农作物严重减产、低洼田块绝收,耐涝能力较弱的桃树大部分被淹死;设施栽培大棚蔬菜被水浸泡,受损严重;夏玉米由于连续浸泡在水中,根系无氧呼吸,导致窒息死亡,造成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因地势高低不等和排水功能不同,其他在田作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2020年正值夏玉米苗期,连续遭受3次大暴雨侵袭,导致在田农作物遭受严重涝渍,玉米幼苗发黄,生长迟缓。全县7.2万hm2夏玉米严重受灾,约0.4万hm2玉米基本绝收,给全县秋粮生产带来严重威胁[2]。暴雨导致县城东南山区乡镇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农作物被冲毁,养殖设施冲塌,畜禽被冲走或淹死。2021年春季多雨寡照,导致小麦发生严重渍害,小麦白粉病偏重发生。

2.2 成因 近年来,萧县涝灾发生及危害程度重于旱灾,因此必须增强水患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把因内涝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萧县有新汴河、故黄河、奎濉河三大水系,排水河道20条,但仅有部分河流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5年一遇,其余多数河道防洪标准仅为10年一遇、排涝标准3年一遇。一是由于上下游流水不畅,极易造成涝灾,尚有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水利工程超期服役、带病作业的现象。除现有国管的涵闸、水库、机电站状况良好外,乡镇的小水库、小涵闸等由于缺乏维修经费和专人管护,工程设备年久失修,不能充分发挥排涝功能。二是农田排水系统梗阻现象严重。部分村民水患意識淡薄,在河道沟渠上违规建筑、人为堵塞排水系统贯通。尤其是农民在河道上违规建房、填沟铺路,造成部分中小沟堵塞,严重影响泄洪与排涝。三是由于乡镇公路及村村通道路的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排涝排水系统规划,村村通、田间路等无地下涵管,破坏了原有的排水体系,造成田间内涝。四是农民惜地现象普遍,原有的田间沟、地头沟填埋造田,导致无法排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河堤复垦种植,降低了河堤的防蓄洪能力。五是近几年冬修水利均采用挖掘机进行修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治标不治本、治理不彻底、治理质量不高等问题,降低了河堤的防洪能力和河道的蓄洪能力。由此可见,排水系统不健全、排水系统梗阻是造成涝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萧县治理对策成因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华艺园林建设的萧县街头游园
安徽萧县通联站站长——刘云升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