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运用路径研究

2021-11-03 03:25田蕾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田蕾

[摘    要]“和合”思想具有三个核心范畴,即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日,“和合”思想对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充分挖掘“和合”思想的基本内涵,深入探究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路经,有利于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准。

[关键词]“和合”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0-0059-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和合”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包含的三个核心范畴,即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及人和社会的关系,为我们的精神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之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辨别能力、心理健康等问题受到了极大冲击,这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和合”思想中汲取智慧,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和合”思想的发展及其内涵

“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其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和”“合”二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曾出现,其中“和”的本义是吹奏类的乐器,引申为声音和谐;而“合”的原意是器皿闭合,引申為两物相合、彼此融洽。孔子的后人子思曾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将“和合”思想蕴含的和顺、和畅、和美等意义指数,由人类推及整个宇宙自然。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总结前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理念,使“和合”思想由人伦自然范畴走向意识形态层面。历宋代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理学家诠释,经明代王阳明、李贽等士大夫阐明,至明末清初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发挥,“和合”思想日臻成熟与完备。

时至今日,传统的“和合”思想已经具有了三个核心范畴,一是天人关系,二是人人关系,三是人和社会的关系。

首先,在天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强调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统一,要求人要尊重自然,并在此基础上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民胞物与”的思想观念,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了人所应担负的保护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自早期人类社会以鬼神发号施令维护社会秩序开始,统治阶层便逐渐开始垄断了与鬼神沟通的权利,逐渐实现了对普通民众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庄与世无争的思想、儒家“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的“中庸之道”、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都成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和合”思想也在此基础上逐渐塑造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即和而不同,共谋发展。

最后,在人和社会的关系方面。“合群济众”“和以共处”的思想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推崇的处事原则。当今社会要求个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结合起来,在融入集体中实现同社会的“和合”相处与共生。

综合以上对“和合”思想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合”思想具有了新的内涵,其在冲突与融合、流行与超越的基础之上,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具备了引领世界精神价值的能力,对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中遇到的问题,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和合”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闲散的大学生活,其在思想政治观念、社会价值观念、自律性、心理健康等方面会面临诸多问题,亟须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引。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特点

1.思想政治观念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自入学伊始,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提交入党申请书,政治敏锐性强,政治参与意识较为浓厚,每次党员大会都能看见刚入学新生的身影。在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对民主公平的追求中,当代大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但他们的行为方式,有时会同约定俗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相违背,展示出当代大学生思政政治观念不成熟的一面。其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性会引发大学生入党动机不正确、思想观念发生偏差等问题,不利于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当代大学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体系,其反对唯心主义和无神论,赞同集体主义原则,对社会现象有着基本正确的价值判断。但由于当代大学生阅历较少,有时在谋求个人发展过程中竭力追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念,盲目跟风,且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了错误的竞争观念和消费观念,道德上的知行脱节问题愈发严重,使得学生们的价值评判标准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

3.辨别新事物的能力较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有效的载体。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通过网络思政育人的途径,可以强化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其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互联网的复杂性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问题,由于当代大学生们自律性较差,加之互联网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专注度,容易使学生将自己的时间变得碎片化,影响学习效率。

4.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当代大学生大多在较为优渥的条件下成长、成才,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洗礼和磨炼,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些在常人看来较为轻微的打击,如果不及时疏导,都会给他们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采取较为极端的方式,给学校、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这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和合”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和合”思想,是中国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文化流派相互碰撞、互相渗透、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人文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质素,是独具东方智慧的哲学范畴和思维方式。“和合”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1.“和合”思想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唯有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合”思想中“和谐共生”的理念有利于立德树人育人任务的达成和实现,这种思想理念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同时,让当代大学生认到了作为一种社会人,在与世间万物相处过程中能够相互包容的重要性。

2.“和合”思想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和合”思想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者爱人”等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差异融合的大学生活中,同学校师生包容共处,培养当代大学生开放包容的世界格局和为人胸襟,进而实现“达己达人”“多元共生”的社会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当代大学生步履不停地在大学生活中稳步前进。

3.“和合”思想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辨别新事物的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突出且现实的任务是要学会提升自身辨别新事物的能力,这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律性和专注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合”思想中“优择劣汰”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社会判断有益无害,其会使学生们在关心社会热点和触碰科技前沿之时,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中,实现自我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全覆盖。

4.“和合”思想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和合”思想中所强调的“心灵和乐”“养心乐道”思想,意在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灵世界冲突的自我调适。通过构建心灵世界的调节机制,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当代大学生自我排解困惑和舒缓压力的能力,进而为学生成长、成才创建清净且和乐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人、育人的目的,推动“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和合”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基于“和合”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和合”思想,探究“和合”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路经,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准具有重要意义。

1.以“天人合一”为处事原则,制定规章制度,营造当代大学生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

高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合理设置,唯有同“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结合起来,才能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实现“和合”思想的广泛普及,为日后更好地运用“和合”思想,消除管理弊端,实现管理体制的优化提供可能。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品格,以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致中和”的原则推动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为当代大学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

2.以知行合一为思想引领,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践行者,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赓续丰富其教学内容,将“和合”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以课堂教学加课外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循序渐进地消除当代大学生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把握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在知行合一的“和合”思想的陶冶中,彰显出当代大学生的君子气质与君子智慧。

3.以“求同存异”为生活原则,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接受新事物

“和合”思想中的“求同存异”思想,是当代大学生正确接受新事物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该思想有利于淡化当代大学生的激进行为,引领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求同存异”思想的浸染,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改进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增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合”思想的积极性,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引导当代大学生将“求同存异”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该思想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之根本、处理事情之哲学,为其在明辨是非中把握自身言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以“中庸之道”为处世哲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范畴,“和合”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为途径。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在建立心理咨询室,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网络教育体系,避免心理教育的形式化,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得到普及,真正让学生受益。此外,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中庸之道”的处事原则引领当代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品格,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避免各类极端问题的出现。

“和合”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種方法论,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因此,唯有深入挖掘“和合”思想中有益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才能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准。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廖利明.和合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4):141-145.

[3]《郑语》,见《国语》卷十六,325.

[4]《中庸》,见《礼记》卷九,31.

[5]赵祖地,韩继伟.和合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06):83-87.

[6]祝春梅,宋治非.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和合”思想[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7):155-157.

[7]张立文.弘扬传统和合思想 建构现代和谐社会[J].人民论坛,2005(02):49-50.

[8]程亮明.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J].智库时代,2019(08):71+73.

[9]杨黎.和合之美[D].武汉大学,2015.

[10]刘金祥.“和合”思想的主要内涵与当下价值[N].黑龙江日报,2018-07-17(06).

[11]李国娟,邱杰,张桂华,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文汇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杜家和)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