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阈下高校校友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1-11-03 03:25庞春妍宿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建高校

庞春妍 宿建

[摘    要]校友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校差异性、情感粘黏性和示范引导性等特征,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助推力之一。校友文化必须与党建工作相辅相成,才能保证對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充分激励。学生的校友意识培养阶段、校友文化接受阶段、校友文化传承阶段和教职工校友文化建设及学校校友会建设等环节都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覆盖范畴,可以构建全方位的党建体系。

[关键词]党建;高校;校友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0-0066-02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政府、社会和校友这三种主要支持力量里,校友是最具情感力量的支持方,是学校的最佳名片,它既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学校发展方向和未来影响力的着力点。多维度培育校友文化,使校友文化能够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向前发展,在高校党建中发挥其独特的示范性作用,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新途径之一。

一、校友文化的特征

校友文化的产生几乎同步于校园文化,是一种表现在精神意识形态方面的群体文化,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校友文化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浓郁的母校特色性。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理念,即使在大融合大发展的今天也没有任何两所高校的自我定位和学科设置方面完全相同。这就使得每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多年延续下来的管理模式都存在差异,产生了各自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味道”。随着高校发展成长起来的一届届校友,经过母校的特色“味道”潜移默化的熏陶,已具有一系列共同基因——相同的校园、相同的知识传承、相同的管理特点、相同的校园活动,甚至相同的教室和相同的老师。校友的相同基因使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更多相似性,一所高校校园内外的校友文化也就有了浓郁的母校特色性。

第二,强烈的情感粘黏性。在情感认知方面,校友文化显示出比其他文化更强烈的粘黏性。校友文化的形成基于共同地理空间的地缘性、共同师承的师缘性和共同学科特点的学缘性。不同时间入学或毕业的校友都对母校的校园生活、学习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大学时代,一个人开始完全脱离家庭进入新的群体生活,瞬间开始的独立和自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使人愉悦、兴奋,而人对青春时代的特殊回忆也非常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这种以母校为中心的情感共鸣可以使校友间迅速粘黏,快速拉近心理距离。

第三,鲜明的示范导向性。校友可以被看作是一所高校的名片,校友的成长故事、成功事例通过各种方式流传在一届届新生中,像一面面旗帜吸引他们的目光,也是促使他们选择这所高校的理由之一。成功校友在行业、职业上的选择及发展道路具有无形但强大的力量,激励和吸引着后来人,会对在校生产生巨大影响,这显示出校友文化鲜明的示范性和导向作用。

二、党建视阈下高校校友文化建设的路径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意味着党建也要覆盖高校校园文化的每个角落,包括校友文化。发展健康积极的校友文化,既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指引,也要将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校友文化中。

(一)学生校友文化建设

校友文化将伴随学生从入学开始的整个成长时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校友文化要建设的内容也不同,体现出的党建工作特点也不同。

1.校友意识培养阶段

一般发生在大一学生刚入学、对大学生活进行认识的时期。大学是人生新起点,也是学生第一次以独立个体的方式走入新生活,这一时期的特殊设计很容易植入新生心中,能唤起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和对大学生活的渴望。

一份有特点的入学通知书会给学生留下多年难忘的印象。新生入学后,可通过热烈的新生报到式、各种迎新纳新活动、校友迎新讲话、见面会、参观校史馆、参观图书馆等使大一学生建立初步的校友意识。在高校传统的迎新、帮扶、开启困难学生绿色通道活动中,学生将不断感受学校荣誉,感受来自国家、老师、学长的爱和关怀,传递的是正能量,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阳光和雨露,建立起的是成人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2.校友文化接受阶段

经过对大学的初步认识阶段后,学生将开始参与学校的各种实践教育活动,成为生机勃勃的大学生活的主动参与者。这一阶段,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个体融入集体意识不断增强。

教师传道授业的过程也是向他们输入学校办学方向的过程,是输入校友共同成长基因的校友文化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一传一接的过程既完成了专业知识的迁移,也完成了文化的交接。

大学的育人功能在思政课程教学上体现更为明显。思政课程能帮助学生继承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既有成果,也能促使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原有思想交融,形成对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家国、人与母校的新认识。把优秀校友事迹、校友对母校的捐赠和实际支持等案例纳入授课过程中,将对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形成励志文化、感恩文化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的高校通过校友讲坛、讲座、座谈、校友课堂、设立校友导师等形式让校友回归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一方面提升学生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以第一视角增强校友认同感。

人才的培养体现在多方面,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展示学校形象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舞台。大学生完成对大学的初步认识后,将或被动或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磨炼自己的精神素养。如果说课堂知识能帮助学生建立风骨,那么课外活动则是不断为他们注入的新鲜血液。从高校实际情况看,作为学生活动的领导者,无论是校级学生组织还是二级学院学生组织,大部分都由学生党员构成。特别是主要学生干部,全部是党员,这就保证了学生活动离不开党的纪律约束,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学校也要发挥主体作用,对邀请回来参加学术交流、经验分享和其他活动的校友,要先考察其离校后的思想政治轨迹,确保他们在思想上也能起到正确的引领和旗帜作用。

3.校友文化传承阶段

在鼓励社会化办学的大背景下,高校对校友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方案吸引校友重新关注母校。在校生每年都有机会与值年返校校友共处,能亲眼见到校友重返校园时的激动,见到校友捐建的校园景观、建筑,由校友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奖教金等实绩,这是用事实感受校友文化的最好时机。特别是当学生获校友奖助学金资助或获得校友企业实习、工作的机会后,对校友情谊和母校恩情必然有新的感悟。每年毕业季,高校通过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给毕业生送一份毕业纪念、邀请校友代表讲话,用仪式感再聚新校友对母校的依恋之情。一些高校还在毕业班级设立校友联络员,掌握校友进入社会后的事业发展脉络。有的高校还通过发放校友卡,给校友再次入校、借阅书籍、自习、食堂就餐等提供便利和实惠,保持校友与母校的血脉相通。这些举措都能使在校生和校友始终保有联系,也从客观上促进了校友文化的传承。

(二)教职工校友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中,常常忽略教职工校友文化建设。教职工的主动参与是保证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强化教职工校友文化建设也会提高学校整体校友工作水平,提高母校在校友心中的地位。

第一,树立人人皆校友、人人为校友理念。每一名教职工都是学校办学的参与者和奉献者,同时也是狭义校友概念的外延部分,是身在校园中的校友。有了自身是校友的意识,才会更珍惜校友身份。所有校友为学校发展和学校声誉带来的巨大影响将影响校园中的每个人的成长,包括每名教职员工。因此,为全体校友提供好的服务不仅仅是学校主要管理者和校友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所有教职工的责任。对校友咨询事宜实行首问负责制,能快速建立起校友对母校的信任,形成校友与母校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二,大力宣传模范老教职工事迹。老教职工已离开工作岗位,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友,其中德高望重的优秀代表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先进典型,应予以大力宣传,使教职工见贤思齐。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2019年,该校92岁高龄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君教授为全校党员讲了一堂《不忘初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70年》的特殊党课。他分享了加入共产党、参加工作、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的经历,诠释了一名老党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的事迹引发了全校党员大讨论,既激励了年轻党员不断奋斗、砥砺前行,也带动了普通教职工的爱校情怀,使非党员主动靠近了党组织。

(三)学校校友会建设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高校校友会(特指学校校友总会)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会团体组织,虽然均是独立法人机构,但事实上均由各高校管理者兼任法人,理事长、秘书长均为高校正式编制人员,其组织机构成员包括校友,但是大多为兼职,身份以党员居绝大多数。这些党员分别在各自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校友会秘书处机构多与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合署办公,接受高校党委统一管理。

校友会以联络和沟通校友、搭建校友与母校互动的平台和服务校友为主。通过建立校友网站、校友微信公众平台等数字化新载体和校友刊物、邮箱、信件等传统媒体相结合,及时发布母校讯息,宣传校友业绩,畅通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沟通渠道,使越来越多的校友关心母校,做到“身在校园外,心在校园中”。另一方面,通过支持地方校友会建设、拜访当地优秀校友、助力校友事业发展等工作,赢得校友的信赖,先谋大局,后谋发展。

在毕业生中开展毕业展、情留母校传递书香、认养树木、爱心捐赠等活动,都能培养新校友的爱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校友中不乏优秀的党建專职工作者,可以将他们的经验与学校党建工作者、地方校友会组织者进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也是促进校友党建工作的一种尝试。组织学生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让校友工作后备力量接受洗礼是提高校友工作党建水平的辅助力量。

参考文献:

[1]程军,李京肽,王舒涵.美国大学校友文化建设研究及其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5):8-19.

[2]乔洁琼,张超.“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高校校友文化培育CPI模式的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129-130.

[3]袁毓谦,李希.高校校友文化培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8):78-79.

[4]游可为,黄雅薇.高校校友文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19(4):49-51.

[5]杨飞.优秀校友资源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5):169-170.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党建高校
基于.NET的信息化党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