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刍议

2021-11-03 03:48蔡江帆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

蔡江帆

[摘    要]思政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同时承担着政治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多重任务。鉴于当前教学中呈现的理论学习难度大、内容设计头重脚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从拓展教师理论视野、运用“互联网+”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活灵活现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让学生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关键词]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0-0103-03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

一、思政专业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在思政专业授课过程中,把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探索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后疫情时代变迁,全球化及全球治理格局、中国在全球经济社会治理格局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的考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这些都需要体现并融入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之中,促使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思政专业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才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确保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思政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确保系统性、专业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经济学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思政专业中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而设计的,是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正确把握和懂得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点。真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核心内容,深入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特点和历史规律[1],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自觉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因此,思政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既是政治經济学学科理论的重要传授内容,也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撑,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抓手,更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之后开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之后开设,使学生首先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学生提供的最宝贵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是一切思维方式的根基,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原则,确立看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立场。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方法、态度和立场,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正确看待和理性认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明确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和脉络,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历史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思政专业这三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性课程的开设,是一脉相承的。政治经济学在几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总的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知识点密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分布密集,覆盖内容范围大,知识之间的联系环环相扣,对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且政治经济学理论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经济学专业素养,而思政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经济学学科领域的专业积淀。再加上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部分理论在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对教师把握理论前沿和时代前沿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些教师难以适应,容易在课堂教授中顾此失彼:要么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面面俱到而变成照本宣科,教学过程难以鲜活有力;要么过于关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个事例的阐释,而难以吃透理论,难以做到理论对实际问题的深入阐释,而忽视了理论的整体性,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片面性理解,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容易因为知识点的过于密集,难以吃透教材,尤其是对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解,很容易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的片面性,而仅仅将对资本主义的认知局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知识掌握过程中知识理论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和解释能力,而丧失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产生空洞化、过时论、教条化等方面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设计上容易头重脚轻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设计上分为商品经济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囊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中商品经济基本理论部分在中学时期有过相应的学习基础,资本主义部分资本和剩余价值、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教学和学习难度较大。社会主义部分对教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较高,一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鉴于对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无法结合实际讲深吃透,容易忽视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对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呈现出相应的不足,而较为注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中,又容易过于专注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知识点,忽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对经济全球化最新进程及其逆全球化问题呈现理论深度与实践特点把握不够,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一些教师缺乏对中国在当前全球治理格局变迁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认知,尤其是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格局、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方面的时代命题缺少宏观的认知。总体上,容易使整体教学内容设计上头重脚轻,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中国化理论最新优秀成果。

(三)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启发与反思

鉴于一些高校在教学实践改革进程中,对于慕课、翻转课堂等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了解的缺乏,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方法上仍偏重于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份讲稿、一个幻灯片、一套试卷”相结合的传统平面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因为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量的庞大,而更加注重自身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思政专业课堂授课中多采用两到三个班的大合堂授课,班里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全方位照顾到授课对象。一些学生在上课时容易抛锚,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多样化的互动,使学生无法真正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鉴于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上述特点,当前高校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迫切需要在教学模式上深化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开拓教师的理论视野,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真正实现互动式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进一步开拓教师的理论视野

课堂教学是对高校学生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否能有效发挥,又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视野。要深入转变思政专业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头重脚轻的思维模式,就必须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平台,促使教师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一是更多地关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内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巨变中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以及西方学者的理论阐释;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应对方式以及出现的问题,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多样性、实质、危机、矛盾等问题。[2]二是深入了解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在国内国际社会为此付出的实际行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拓展理论视野,[3]提升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互動中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境界[4]。从而在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优秀成果,通过案例说理,将理论与实践成果紧密结合,运用到教学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二)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慕课、SPOC等网络学习平台和课程建设资源,利用雨课堂、钉钉、微信、QQ等网络软件程序和平台,采用视频、音频、PPT、文本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学习内容,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内容学习的引导,[5]使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实践。线上可以穿插视频教学、竞猜答题、关键词云等方式,开展头脑风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线下可以用讨论式、参与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6]同时要注意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论性、创新性。在课堂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理论文献研习,促使学生学经典、懂经典、用经典。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既要有课程内容课件的准备,也要有课堂中基础知识习题、问答、思考题的准备,还要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反思和深入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问题解答,实现课上课下的多元沟通。这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方式,需要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同时发生变革,要采用考勤、网络答题、课堂课下提问、课堂学习的反应和接受水平、实践应用能力、期末测试水平等全方位的考核方式,真正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实现让学生要学习、要读书、主动发问、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学习。

(三)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培育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要通过由教师主导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培养其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没有批判思维,就不会有创新思维。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更加注重“双向式”的教学互动沟通模式的建构,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以及知识的把握和理论应用能力,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答疑解惑,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注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7]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的引导,进一步将政治经济学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和育人效果。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人类社会描绘出一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图景。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创立之初到不断发展以至中国化的进程中,都明确展示了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偏重单方面知识传授的不足,在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对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的要求,将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现实问题来掌握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学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达成通过课程开设实现专业知识的积淀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清娥.普通本科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9-90.

[2]郎春雷.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J].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2020(7):122

[3]龚晓莺,蔡豪,康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27):158-159.

[4]郭旭红,武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9(11):72.

[5]王琼,夏学平,欧阳功林.“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138.

[6]旷爱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13):120.

[7]李晓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现代交际,2020(20):49.

(责任编辑: 杜家和)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述评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劳动与劳动者的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