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11-03 09:11唐爱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唐爱萍

【摘要】历史课程教学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加之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化特点,导致学生在初期接触历史学习期间缺乏较强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改进历史教学效果,利用多元化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使學生对历史学习拥有正确的态度,进而达到较强的历史教学效果。本文就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提出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

引言:初中历史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文科性质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动向,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情况,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流露的信息不敏感,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或是教学内容单调,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兴致不高,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有效运用问题情境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当涉及一些历史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质疑心理,在具体的问题设置时,教师要让问题情境化,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背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内容时,老师展示了辛亥革命和袁世凯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描述一下:第一幅图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幅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各指的是什么?结合你学习过的语文教材内容,谈一下辛亥革命之后引发了中国百姓思想怎样的变化。在这些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激活,产生了交流学习的欲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学生在初期接触历史学习期间,对乏味的历史知识学习兴趣并不强,教师要适当结合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工作,使学生结合趣味化情境学习并掌握历史知识,继而达到较强的历史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唐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教学。玄奘西行可以结合《西游记》为情境创设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对外交往活跃的根本原因在于唐朝的先进和繁荣对周围国家的强大吸引力,同时在针对本科开展的趣味性情境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理解盛唐时期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趣味化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

二、运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不需要像小学生那样由教师一步步带着学习。教师如果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效果会更佳。但是,对于初中来说,有时难以从书本上找出章节的重难点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知识。比如,在教学“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半坡遗址居住地的特点是什么?”“河姆渡人的房屋是什么建筑?为什么这样建造?”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这些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首先自主思考问题,然后互相交流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激发思维活力。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专心致志,在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将以往的被动性灌输转变为当前的主动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更好的感悟与理解历史知识。而若想达成上述目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一方面教师应将学生科学的划分为几个小组,并确保各个小组之中优等生和落后生之间能够处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之中,以促进全体学生积极投入至小组合作探究之中,并保证学生的探究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向各个小组提出问题,让小组成员之间以收集资料、彼此探讨的形式,更为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结束小组探讨之后,教师还应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组的探讨结果在课堂之中展现出来,最后再由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之中更为积极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述《辛丑条约》以及《马关条约》时,就应让学生之间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加以学习。对此,教师不可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此方面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积极探析关于上述不平等条约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我国当时的国情等,这样学生能够在思考与探讨的过程之中充分意识到奋发强国的积极价值,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利于实现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历史教学中缺乏实践元素是目前教学中的弊端,学生对久远的历史知识理解效果不理想的主要成因便是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情境为背景。对此,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将相关历史时期的角色身份进行分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更加身临其境,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多多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学生可以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感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阶段的知识内容,将其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综合来看,从根本上达到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的,是大势所趋,是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任务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多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历史教学任务的改革是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作出改变。

参考文献

[1]郭园园.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策略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3):52-53.

[2]黄新春.关于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0(14):48-49.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