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03 02:13邱子滨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乡村振兴问题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就是农业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之策。因此,本文对我国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出推進乡村振兴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问题;解决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农业发展问题,而且必须将农业问题放在社会发展的主要位置。所以我国出台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努力。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一定要注意,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保障农村社会也会充满活力。

1.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1.1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

21世纪以来,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增产,近年来连续6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但伴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库存量也在增长,近三年每年进口达到1亿吨。究其原因,是我国粮食生产价格过高的问题,从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和美国农产品的进口价格对比来看,这些年来我国的几大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及棉花的市场销售价格要明显高于以美国粮食为主要的这种进口粮食的价格,所以国内许多粮食加工企业就只吃进口粮,而不吃国产粮,随着进口粮食进入市场,国产粮食就不得不进入库存,出现所谓的“洋粮”入市,国粮入库的现象。

1.2农业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方式以小农经营为主,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比,有着非常突出的弱势性,小农经营存在于农业生产的附加值比较小的生产环节,且利润最薄风险最高,小农经营使得大型农机无法使用,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农业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使生产成本偏高,不利于科技推广和创新,甚至出现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的问题。

1.3农村社会治理失序

乡村治理是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而目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这么四个方面:一是乡镇政权的悬浮化,由于乡镇的财权、事权、人事权力都在很大程度上上收,乡镇没有能力治理乡村同时还要承担着发展经济的任务,有很多乡镇政权每年要跟上级政府签订几十份的责任书,疲于应付各种类型的考核,同时人员编制又非常有限,以至于没有精力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二是村民自治逐渐虚置化,在村一级纳入行政序列之后,工资改为由财政支付,村干部也领到了工资,但是这种领到工资的同时使得它的行政属性逐渐增强,自治属性逐渐弱化。三是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来说,普遍面临着空壳化的问题,在当前全国58万个行政村中,有三分之二的行政村没有任何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手中无米,唤鸡不灵,手中没有钱,那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村级政权就失去了治理乡村的物质手段。

1.4基层党建意识薄弱

想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动,并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和技术上一定的支持,但是最关键的建设群体还应是基层干部。因为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需要有能力较强的领导者,只有领导者的方向正确,才能加快项目的建设。并且领导者的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发展。所以乡村振兴任务也不例外,必须提升村干部的建设意识,将乡村振兴任务落实到每位领导者的工作中。可见,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是通过能力较强的领导班子的努力实现的,相反一个村子如果没有发展,就是缺少“领头羊”的角色,并且村干部没有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的村干部整体的工作状态都是不积极的,并且他们接受的振兴知识和技术都十分片面,导致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就无法引领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一方面村干部没有较强的影响力,会出现下达指令,却没有人执行的现象,所以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难度。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城市打工,导致村里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所以他们缺少乡村振兴意识,村干部很难做到一呼百应。而且村干部的待遇相对较低,不能吸引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而村干部的主要候选人群就是村中的老年人。由此可见村干部的整体文化得到不提升,对于一些国家作出的新政策也不能进行领会,导致乡村振兴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可行性对策

2.1农业发展导向由增产转变为提质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而且成本增长速度也过快,而中国农产品成本过高更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的成本结构。农产品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物质和服务费用三大块。我国农产品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比高,物质和服务费用占比低,而人工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每亩土地上所包含的劳动力数量过多,所以要想提高中国农业的基础竞争力,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综合性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农民村社共同体是未来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的一种可行的路劲,以土地合作为核心,实际上仍然是解决服务规模化,来代替土地细碎化的问题,这才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除了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之外,还有一条途径就是提升小农户的发展能力,通过打造家庭农场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小农户的发展能力。当前中国有一百多万个规模在两百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普遍具有适度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坚持农业的家庭生产经营,降低监督成本的优势,同时家庭农场主与土地之间,又有天然的依存关系,保持了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3提升乡村治理组织化程度

提升乡村治理组织化,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壮大村党组织的经济实力,要把村党组织建立在集体经济组织之上,使集体经济组织、村党组织实力化,手中有这种物质资源去搞各种公共建设,提供农村的公共服务才有底气。其次是要探索在行政村以下的合理的乡村自治单元,在农村每一个行政村下面都有不同的自然村,而每一个自然村又可以划分若干个基本单元,例如新疆正在实行的双联户治理模式,就是有十几户农户组成一个双联户单位,要是基于行政村的鄉村治理,很可能在农户之间难以达成协商一致,因此可以探索把基本的治理单元从行政村下移到小的自治单元的模式。第三是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文化生活本来就是农村中最容易产生共识、形成合作的一种领域,投入小,成效大,在乡村分化,人口大量外流的情况下,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对这种精神文化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因此把他们发动起来,通过他们,以他们为载体来开展乡村文化的合作活动,有助于乡村治理组织化程度的提升。

2.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能顺利的进行,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将农村领导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确保村干部能真正的发挥出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设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和人员管理政策,进而吸引更多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并设置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政策,使得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为创新乡村建设作出细致的规划设想,带领乡村走向致富,并且在外务工的人群也能回到家乡,共同为建设家乡作出贡献。

3.结语

由全文可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是社会发展的要重要问题了,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使得多姿多彩的农村文化得以传扬,使得优秀的乡村文明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成林.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J].长白学刊,2019,(1).16-22.doi:.

[2]肖敏淇.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空巢”难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4).55-57.

[3]陈许.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9):34-35.

作者简介:邱子滨(1987.3-),男,甘肃省武威市,新疆奇台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乡村振兴问题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