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融合
——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2021-11-04 07:06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思政考核专业

夏 菲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界观、人生价值,使各类课程与思政同向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是强调学生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爱国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湖北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

湖北工程学院出台了《湖北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明确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逐步打造“优秀课程——教师团队——研究项目——示范中心”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格局。一是对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系列,动员专业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各类思政教学的培训;二是把团队建设和项目研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口,近两年来,学校课程思政研究每年立项15 项,申报教育部课程思政项目1 项,示范中心1 个。三是围绕教师教学竞赛,着力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线上示范微课,号召全体教师们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为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奠定坚实的基础。2021 年4 月,学院组织了首届课程思政比赛,各教学学院认真组织参赛,老师们精心准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参赛的教师教学计划设计精巧,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圆融互嵌,通过比赛示范的方式,生动交流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四是加强配套资源支持。2021 年3 月,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开通《人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的试用,以“深挖思政教育资源素材,辅助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理念研发,辅助专业课教师完成思政教育备课,围绕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主要课程,从智能工具到备课资源,分为课程思政、备课资源、全景思政、“四史”学习、专题学习等几大版块辅助教师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二、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还比较欠缺,很多时候是为了思政而思政

作为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应从“经世治民”的学科角度出发,在传授给学生经济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有些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习惯了“填鸭式”教学,一味讲授课程理论知识,或者是反复讲、使劲教,没有通过“引领”的方式、也没有思政相互结合。无论是专业内容的教学效果还是“价值引领”都效果不佳。经济类专业理论的学习,要求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联系中国经济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专业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比较重视结果,缺乏过程考核,不能全面反馈学生的实践能力

经济类专业课程的考核,绝大多数是期末卷面考核,卷面成绩占到考试总评成绩的60%-70%,而30%的平时成绩中主要由考勤和平时作业构成。阶段性测试、调研报告、阅读文献、写课程论文、做交流分享这些可以和思政紧密结合的内容,大多属于过程考核,所占比重比较小。期末考核的题型也基本上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传统题型为主,考核的内容也大多都是教材和练习题中的,缺乏动态的结合经济现实的实践应用题、操作演示题。这就给很多学生一种“错觉”——平时学不学都无所谓、只有平时记得来上课、交两次作业、期末考试前突击背一背,差不多就能通过了。有些学生平时上课态度不端正、课下也不及时查漏补缺,就等着期末考试突击抱佛脚。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既不利于经济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不利于德育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思政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融合设计思路

从学院层面来说,一是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既要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在培养方案中注重强化政治经济理论基础;二是健全制度,将思想和价值引领纳入教学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构建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由学校的质评中心、校院级教学督导部门协助监督管理。要求专业教师在课程设计时,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把思政如何融入、怎样融入写入教案、尽量可视化地呈现,并纳入教学目标考核的内容。思政教学有特色、教学效果好的给予宣传和奖励,纳入目标考核的内容。三是加大思政建设的经费和资源投入,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对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的各类思政教学培训,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强调育人过程中的德智结合,育人先育德。专业教师的政治素质过硬,有着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才能有效地对学生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

教师是课程思政最关键的实施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专任教师要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并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嵌入式”、“案例式”教学,结合课程内容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经济类专业的不同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治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首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思政节点。例如讲授《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的论的继承、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对比较优势论的创新发展等值得借鉴。我国要怎样才能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垄断优势理论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有何启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学习关税的经济效应,可以结合美国2019 年发起的对中国出口的货物征收歧视性关税的例子,很直观地分析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并没有为自身带来多大的利益,让学生进一步清楚认识到美国的霸凌形象,增强了对我国政府反制措施的理解和信心。学习自由贸易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明确我国反对不平等交换、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结合思政启发学生,起到“价值引领”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跳出思维定式,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的“跳蚤效应”——跳蚤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把跳蚤放在一米高容器里并加上盖子,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跳蚤竟怎么跳也跳不到一米以上了;“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层层递进、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方法,也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可利用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教学混合进行,采用雨课堂学习通等多种多样的智慧教学方法,同时在课程考核中加重过程考核的比重和环节。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上课的时候不是“神游”或者做 “低头族”。要求学生课下观看中国大学慕课、优课联盟、智慧树等平台上优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视频和资料。观看优秀的记录片,增强民族自豪感;阅读相关文献,写心得体会或者课程小论文;可以在课前或者临近下课时利用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随机挑几名学生把阅读文献的心得分享出来,大家一起交流,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或观点做点评,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弥合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例如在《国际贸易》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课下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大国崛起》、《贸易战争》;阅读文献——《贸易打造的世界》:彭慕兰与托皮克在《世界贸易杂志》上写给读者的文章编集而成,用活泼轻松的口吻讲述全球贸易的来龙去脉:“巧克力是怎样从货币变成商品”、“天然橡胶的百年兴衰”、“科学农业在中国”,学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分享点也很多,可游刃有余地进行思政教学。

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大专业实践训练。对于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开展经济类专业思政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如在实践实训工作中要求学生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商务谈判中要有诚实包容的态度,求同存异。

猜你喜欢
思政考核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部分专业介绍
思政课“需求侧”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