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教学的路径

2021-11-04 07:06李蓉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视域思政英语教学

李蓉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要求英语教师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与道德素养培养。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贯彻下,英语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先行转变教学观念,而后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用发挥为导向,积极做好课程教学改革,以此为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以及学生的学习价值实现奠定基础。

一、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

(一)利于英语课程教育价值实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开始强调融合思政教育内容,着眼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但是,如若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就会因为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而使整合教学实效不显,课程教学依然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式”讲授,忽视对学生在人文方面与精神方面的教导启发。因此,英语教师重视“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入与运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改革英语教学,细化的将思政内容渗透在英语课堂,使其能够与英语教学内容结合一体,就可以通过对英语教材的思政元素挖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无形提高。即,首先,英语教材本就蕴含大量的英语文化与英语三观方面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挖掘与整合对学生进行思政渗透,就可以初步发挥英语知识思政教育价值。其次,英语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渗透课程思政内容,也可以即时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三观。

(二)利于思政教育价值实现

在学科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本就是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尤其是放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背景,学生惯用互联网,依赖互联网,十分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不良思想的直接间接影响,而导致学下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大。如果学校在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仍一味使用单一化的思政教育手段,不从根本上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就必然无法保障思政教育价值的实际实现。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心理、思想发展等,有计划、有针对的选择性融入思政相关元素。以此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并为英语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合理培养学生素质,最终作用于思政教育价值的融合实现。

(三)英语教育与课程思政相互促进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将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科学整合,可以借助思政理念于英语教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使学生人文素质实效提升。同时,基于基本的英语知识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语法、修辞等,多角度、多方式的思考所学英语内容,深化探究。所以,英语教师以激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兴趣为目标,强调思政教育与知识教学的相互促进,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好奇点”,通过对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利用,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三观。只有这样,英语教师不再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以生为本”的创新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正确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如:英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主题游戏教学法等,借助先进教学方法应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现阶段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

基于母语文化环境熏陶,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普遍不扎实。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英语教师在教导学生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先将教学目标设置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促使学生通过专业技能提升,如:听力能力提升,口语能力提升,阅读能力提升等,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成绩反馈掌握自己学习效果。然而,这样做就使得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几乎不会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泾渭分明”的认为思政教育应由专门的思政教师负责教导。加之,本就时间有限、空间有限的英语课堂,还教学任务繁多,英语教师即使有心落实“课程思政”,也只能优先教授重难点英语知识,略加加融合思政元素。久而久之,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思政意识淡薄,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以教授学生技能知识为主,表面化完成整合教育。

(二)现有教材难以满足课程思政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分析现阶段英语教学的教学不足不难发现,其中一个会影响英语课程思政渗透的就是,现有英语教材内容在根本上就存在一定的“思政”需要难以满足弊端。具体表现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并未在使用教材中明确提出。特别是与课程思政紧密相关的“立德树人”教育观、服务课程思政编写宗旨等皆未被明确。为此,这些英语教材虽然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能为学生展示一定的西方文化、西方人文、西方风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文化。但是,由于“课程思政”内容占比较少,因而,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就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例如,能够反映中国文化与中国技术发展的内容占比较少,对于中国英雄人物、中国文学名著等的涉及也相对较少。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教学内容方面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加强英语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英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既包含基本教材知识,也包含隐性文化意识启导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细化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让学生更客观的看待西方文化,完成中西方文化比较学习。

1.灵活融合社会热点、国家时事

基于英语教材的语言素材知识,进行社会热点与国家时事的相关内容筛选教学,可以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先产生情感共鸣,而后强化英语语言知识内化。例如,以常见的“time”一词为主题,英语教师通过相关时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建话题导入,使用图片、视频、相关报道材料等,为学生展示中国速度,就可以调动学生讨论兴趣。通过生活化的口语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什么品质?为什么这个工程放在别的国家就一定做不到?你是如何看待中国环境?这些话题都既充满思考、交流空间,又能体现英语课程与思政融合,借助简易关键词便让学生深受鼓舞。

2.渗透中国文化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传播方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要想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就需要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持续深研英语教材,挖掘教材每个章节都有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内容,从中提取具体元素,而后统一整合、配置,通过网络资源补充科学深化。例如,利用b 站、VOA 网站、China daily 等语料素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将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合教导。以“中国刺绣、中国书法、中国功夫”等为例,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既趣味化学习英语技能,又最大限度文化认同、文化归属。进而产生深一步探究欲望,自然而然拉近自身与文化距离,借助中国文化素材丰富自身,建立自信。

3.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还可以通过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英语课程教学的方式实现,影响学生价值追求。例如,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涵,英语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democracy、freedom、integrity、justice 等基本内容,与需教学的“living in harmony”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从文章内容逐步过渡至核心主义价值观内容讲授,从中西方对比角度,引发学生文化思考,让学生用更加公平、宽阔的视线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不再轻易的被西方文化暗示、引导。除此以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细化导入相关拓展学习活动,从分析、探究的角度,引导学生梳理、学习。以英语教师以“公平”为主题设置辩论题为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材实效推动学生的思政教育,让学生不再一听到“思政”就认为其与自身的英语学习并无关联,也不再将其视作刻板、晦涩的理论知识,而是可以生活化、具象化的整合应用,切实提高自身是非辨别能力,构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家观。

(二)教学设计方面

当然,除了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渗透教学外,在“课程思政”优化设计上,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思政引领--制订目标--设计活动”的具体操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化思政。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英语教师分析并尊重英语教材的知识特点,将其与所教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心理进行“匹配”,有效明确教学专题。其次,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灵活设置思政教育目标,以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为要,让学生在学习并使用英语知识时,使用比较的、开放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后,立足学生需求,以“以生为本”为原则,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应设计“听、读、写、译”综合训练活动,巧妙的将思政元素穿插其中,以此实现课程思政价值。例如,在教学“ways of learning”一课,英语教师从文中提取可以过渡思政教育的关键词:Chinese style,让学生以该词为重点解读文章,理解文章。不但可以让学生阅读交流、口语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碰撞,视野开阔。

(三)教师方面

英语教师是可以影响“课程思政”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创新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自身先具备优秀思政觉悟,而后再将英语视作语言工具学科,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中西方文化冲突探讨活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辨别文化、认识文化,运用社会主义客观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此,学校必须发挥组织作用,为英语教师安排定期思政培训,邀请一些思政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影响英语教师队伍教学思想转变。

(四)教材方面

结合上文所述,我们了解到一部分英语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上,就已经一定程度的弱化了中国文化,导致西方文化元素渗透比例过大,学生易于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降低对中国文化的实际认同。为此,在英语教材的内容选择以及比例编排上,编写人员就应该有意识的注重中国文化比例调整,多引入一些能反映中国社会主义以及中国文化的语言素材,潜移默化的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例如,在教材中加入一些介绍中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等的具体实例,通过真实情节为课程思政价值实现提供材料。这样,学生既能从情感视角引发共鸣,还能激活强大的民族复兴使命感,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内铸自身中国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不仅仅是一句改革口号,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持续性实践塑造。为此,为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英语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教书”“育人”结合一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立德树人”教育观为导向,引领学生通过灵活的课堂知识学习,形成健康个人三观,培养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视域思政英语教学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