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让阅读之花竞相绽放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2021-11-04 07: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西游记读书

潘 弘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江苏·常熟 215500)

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心中播撒这颗读书的种子呢?如何让这颗读书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呢?那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以兴趣为起点,以快乐为过程,以收获为站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1 快乐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快乐读书吧”体现了快乐地读书这一理念,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精心设计导读课,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1.1 关注目录,趣味猜测

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推荐一本新书,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面对一本新书的新封面、新目录、新人物、新情节,学生一定觉得很新奇,那么,教师就能相机让学生先观察再预测,这样可以很快地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古典名著和学生平时读的一些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学生开始读前,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一点。比如,在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导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目录:先读读它的目录,说说它和以前读过的书的目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一下就能发现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回目对仗工整有趣;再读目录,找到熟悉的故事人物的名字,学生很快能找“孙行者”“唐三藏”“观世音”等,引人遐想;三读目录,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回目的名称,发挥想象,猜猜这一回会发生什么精彩有趣的故事。通过三读目录,既引导学生发现古典名著的一些特点,又引导学生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精选片段,吸引目光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在导读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有趣的片段与学生一起精读,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走进故事中去,走进人物中去。比如《齐天大圣闹天宫》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千变万化,十分精彩。又如《三打白骨精》里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唐僧三次赶走孙悟空,悟空三次不愿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学生被此吸引住,就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1.3 自定计划,比拼执行

“快乐读书吧”应该是师生共读,在一段时间里,老师陪伴学生一起阅读一本书。在共读之前,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量身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如学生可以自制“阅读计划单”“阅读记录单”等,老师可以和学生互相督促,游戏比拼,看谁坚持得久,看谁速度快等,激起学生的兴趣。

2 不拘一格,提高阅读能力

2.1 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整个故事中,人物、时间、地点错综复杂,学生读的时候如果不搞清楚顺序,定会觉得像一团乱麻。因此,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信息,理清思路。如,梳理唐僧师徒西行路线,让学生把他们经过的地点找出来,画一画甚至贴一贴,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西行之路的长远、艰难,让学生明白正是这些地方串联起了《西游记》这曲折生动、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让学生知道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整本书的内容,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此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梳理人物的特点或情节,制作思维导图,化繁为简。

2.2 跳着来读,保持阅读热情

《西游记》是古典名著小说,语言文字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有着很大区别。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还会碰到许多难理解的地方。这时候,如果同学猜测不出意思来也不用反复琢磨,把它跳过去,继续往下读,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如文中的“有诗为证,诗曰”较难理解,学生就可以跳过不读,以最快的速度,取其精华,选择自己理解的情节。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又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不会被“拦路虎”拦住,停滞不前,丧失信心。

2.3 对比阅读,品味语言魅力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更多的是在与文字交朋友。原著《西游记》与青少版《西游记》各有千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分别出示从原著和青少版《西游记》中摘录的沙和尚的外貌描写:“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清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河当中钻出一个妖怪,样子十分凶恶,一头火一样的红发蓬松着,两只眼睛又圆又亮,脖子上戴着九个骷髅,手里还拿着一柄宝杖。”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原著语言的对仗工整,充满音韵美,青少版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精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去发现,去比较,去思考,去碰撞,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4 读写结合,提高运用能力

在阅读中,读与写是无法分割的。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推进单”,学生根据阅读单的要求,每阅读1-2个回目进行圈画批注。如在《八戒娶亲遭戏弄》中,学生圈画了这样一句话:“娘,你们不要以貌取人。我那师父虽然长得俊秀,但不能干活。我虽然长得丑,但也有些本事,不仅干活勤快,还能呼风唤雨呢。”“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亲生父母,我同意就行。”学生在旁作了这样的批注:“猪八戒可真是贪财又好色,看到美女就走不动路,不想去西天取经了,他的语言听起来真是令人发笑啊!”学生把自己对人物真实的感受写了出来,这正是他们个性化阅读、快乐阅读的体现。

仿写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仿写,让学生的阅读不再是浅显的、表面的,而是一种有用的阅读。如,当发现学生的摘录中有许多精彩的环境描写时,老师创编情境:“师徒四人继续西行,这天,又路过一座高山。只见( )。原来这就是黑风岭,黑风岭上有只千年虎妖,专吃人肉。”引导学生也进行环境描写,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3 你来我往,分享阅读乐趣

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后续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展示中获得更深入的阅读体验,感受阅读成果带来的喜悦,充实精神世界。如,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小小故事家”小组学生可以选择《西游记》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情节来讲故事,可以“添油加醋”,可以用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来讲,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西游人物我来说”小组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人物名片”,画上精美的人物图像,配上独特的文字介绍;“演员请就位”小组学生上台表演之前准备好的课本剧,表演前可以不报出故事的题目,演完后让同学们猜一猜演的是哪一个情节;“我摘我摘我摘摘摘”小组同学展示自己摘录的精彩语段和同学们分享学习;“活学活用”小组学生自己创编情境,创编故事,引人入胜;“我的座右铭”小组学生把阅读的感受汇成一句激励自我的名言警句,制作成书签,与其他同学共勉……每个小组竞相展示阅读成果,绽放阅读之花,五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当然,阅读之后交流展示的形式还有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行选择,让阅读之花开得更自由、更茂盛、更鲜艳!

4 拓展延伸,培养阅读习惯

从一本书的阅读迁移到更多名著的阅读,引导学生继续在课外运用阅读方法阅读古典名著。在《西游记》的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推荐其它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封神演义》等,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典名著,让阅读的土地处处盛开鲜艳的花朵。

总之,“快乐读书吧”作为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钥匙,它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潜心研究、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的花种,让阅读之花竞相开放,让他们在自主阅读、快乐阅读、终身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西游记读书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我爱读书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