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五位一体的校园体育模式
——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为例

2021-11-04 07:21方云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课外体育课

方云龙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 400000)

1 总书记体育思想梳理

新时代体育思想是从世界和中国体育现状出发,代表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前进方向,更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2017年,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构建了崭新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意义重大。以总书记体育强国思想为指导,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

2 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阐述

2.1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大致演变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学习;第二阶段是文革时期,我国的学校体育目标极端政治化,学校体育主要为当时的劳动、军事、政治服务;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校体育目标将增强体质放在第一位,并逐步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终身体育、科学的锻炼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目标

2002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体育目标划分为五部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提出了崭新的四位一体目标体系。

3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生活基本状况及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校大一、大二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818名同学参与了调查。

3.1 人员构成基本情况描述

见表1。

表1

3.2 对体育运动的态度

喜欢体育运动的占41.32%,一般占50.73%,不喜欢占7.95%。可以看出,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不足一半,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还缺乏兴趣。

3.3 参与锻炼的基本情况

锻炼频率:每周3次以上者占9.54%,每周3次以下占90.46%;每次锻炼时长:30分钟以下者占52.81%,30分钟以上占47.19%。可以看出,学生运动频率严重偏低,每次运动的时长不足。根据“健康中国”公布的最佳运动指标,在一个星期之内,至少要运动3次,每次运动时间都要在30分钟以上。由此可见,我校9成学生达不到长期锻炼标准的指标要求。

3.4 运动习惯基本情况

锻炼时间段:晚上占73.35%,清晨占13.94,其他时间占12.71%;独自一人进行锻炼者占31.91%,与他人一起锻炼者占68.09%;锻炼项目:跑步占75.92%,篮球占29.95%,乒乓球占20.78%,羽毛球占54.03%,健身占13.2%,游泳占5.87%。

可以看出,7成多的学生喜欢晚上进行锻炼,接近7成的学生喜欢结伴进行锻炼,锻炼项目选择最多的是跑步和羽毛球,学生运动技能选择比较单一。

3.5 运动能力基本情况

熟练掌握运动技能:2项以上者占38.88%,1-2项占48.53%,0项占12.59%。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于运动技能掌握还不够。

3.6 锻炼的动机调查情况

为了锻炼身体者占80.2%,为了保持身材者占57.82%,为了放松身心者占65.28%,因为兴趣爱好占44.99%,因为他人带动占23.59%,受体育课影响占24.82%。可以看出,体育课对学生课外锻炼的引导作用不足。

3.7 影响运动的因素

场地设施占44.74%,没有时间占67.97%,没有兴趣占22.98%,缺乏运动技能占31.05%,没有同伴占24.45%。另外,对学校场地设施是否满意的调查中,满意的只有26.53%。由此可见,学生对学校场地设施的满意度偏低,场地设施和时间安排是影响学生运动的最大因素。

3.8 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

看书学习占39%,玩手机或上网占80.07%,睡觉占52.08%,外出游玩、逛街占50.24%。可以看出,学生课外时间安排不合理,说明学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的习惯很差。

4 构建“五位一体”体育生活模式建议

以总书记体育思想为指导,在对学校体育目标进行梳理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体育生活现状。构建出五个层次的体育生活模式,五种模式从易到难,目标从低到高。

4.1 模式A:体育课+课外自主锻炼

这个模式要发挥好体育课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巨大意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知识,树立运动安全意识,掌握运动损伤防护知识,使学生具备自主锻炼的能力。通过体育课的带动,使学生课后积极参与运动,打好一定的运动基础。

4.2 模式B:体育课+课外自主锻炼+学校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

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形成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同时积极参加全校性的乐跑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4.3 模式C:体育课+课外自主锻炼+学校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社团

在模式B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体育社团,在社团中提高自己的运动特长。

4.4 模式D:体育课+课外自主锻炼+学校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校内体育竞赛

在模式C的基础上,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运动特长后,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体育竞赛,如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等,通过竞赛大大提高自己的运动特长,不断进步。

4.5 模式E:体育课+课外自主锻炼+学校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校内体育竞赛+运动代表队

在模式D的基础上,运动特长突出的学生通过选拔进入学校运动队,代表学校外出比赛,这个阶段运动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通过大型的比赛,使运动水平大大提高。

这五种模式相互联系,形成“五位一体”的体育生活模式,使学生从大一入校后就可以找到对应的阶段,清晰的树立起体育目标。在不断达到更高的模式过程中,完成“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体育目标,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与习惯。

5 对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若干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出了学校学生体育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收集到了学生的大量建议,结合文献和思考,归纳若干建议。

5.1 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

首先是学校室内体育场地严重匮乏,阴雨天学生无法正常开展户外体育运动,体育课质量也大打折扣,校代表队训练也受很大影响。其次是羽毛球场地太少,从调查看出,有54.03%的学生课后选择羽毛球运动。最后,很多学生提出体育活动器材种类应更丰富,延长课外外借器材开放的时间。

5.2 加强师资建设,发挥体育课主阵地作用

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师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需要引进教师。体育课应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锻炼,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运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能力,切实成为学生运动发起和解决运动问题的“主阵地”。

5.3 搞活校内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开展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大大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面。体育竞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以赛促练、以赛促改,表彰优秀,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在竞赛中形成相互竞争、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局面,良好的品质。

5.4 构建“五位一体”的体育生活模式

通过体育生活模式的构建,有效的融合了体育课、课外锻炼、体育活动、体育社团、体育竞赛、运动代表队诸多元素,使学生有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方向,从而促进个人及学校体育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课外体育课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体育运动
体育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