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题材绘画中的语言及审美表达

2021-11-04 21:23朱政东
美术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老城区

朱政东

【摘要】老城区充满了历史人文的沉重积淀,是人们精神怀旧的寄托,承载着世代亲情追叙的温情回忆和挥之不去的乡愁,更能体现市井阶层的真实处境,从另一个侧面照见社会的现实性。本文从情感性、构成性、肌理性三个方面对以老城区为题材的绘画形式语言进行了具体的探索,论证了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要素和视觉审美体验,启发我们去感受老城区不同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老城区;审美趣味;形式语言;架上绘画

老城区是笔者一直在关注的一个题材。当下城市中有许多这样的区域:小巷、旧楼房和杂货铺。这里的环境较为复杂,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建筑都具有浓重的时代特征,甚至这些建筑曾作为某个时代的元素符号出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年代感,以老城区为题材进行创作,传递了创作者对这类旧楼房的特殊感情,使绘画作品传达出一种怀旧情结。历史上不同的艺术家所表现城市风景的形式手法和审美趣味是截然不同的,所呈现出的作品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对于绘画而言,形式语言和审美传达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纵观西方美术史,有很多对城市风景绘画展开研究的艺术家。虽然都是描绘城市风景,但所表现的绘画语言和传达的审美感受各有特色,他们或是以线为主进行创作,或是注重画面中的氛围营造,或是传递内在精神情感,每位艺术家所观察的艺术视角都具有各个时期独特的社会时代性。对于当下老城区题材的创作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老城区在不同绘画语言中的呈现

形式语言是指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方式。它是构成一幅作品的重要原则部分,是衡量一件作品艺术价值的尺度。康定斯基曾言:“色彩与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老城区题材亦是如此,不同绘画语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有差异的,每一类型的表现手法在同一类题材中形成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情感性方式

情感性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孤独的、忧郁的或是热情洋溢的,每一类情感表达方式都与画家的个人经历、生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情感性的方式传达景物更能使观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用情感性方式表现老城区,以具象表现客观地描绘对象,通过画面气氛体现画家特有的个人情感,利用营造的场景氛围构造整个环境,让画面具有一种个人叙述的情感宣泄。以法国画家莫里斯·郁特里罗的作品《巴黎街道》为例,画家通过孤独的个人情感方式来表现老城区的风景。运用色彩低沉的气氛表现场景,通过勾勒黑线条的形式衬托冰冷的楼房窗户,路灯的闪烁照耀着微弱的灯光,行人若隐若现地走在街巷的远方,更能加强画面中的孤独气质,体现了老城街景的孤独意味。这种孤独的情感是画家在作品中的情感抒发,也是画家自身的情感表达,用绘画中最常见的再现客观景物的方式,传达情感的宣泄。

(二)构成性方式

构成性的方式有多种类别,如黑白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点线面构成等。每一种构成形式所呈现的绘画语言都有所不同。黑白构成强调大的黑白灰关系,因为黑白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点线面的构成通过绘画中最基本的点、线、面的元素符号来组织画面,使画面呈现的绘画形式语言具有律动性和节奏感。不同的构成方式所呈现的表现效果都有不同的形式美。当下比较热门的表现老城区风景的方式通常注重形式构成和主观意味的表达,多用物象本身的元素符号以构成性的方式来表现老城区,观念和图式性强,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如法国画家贝尔那·毕费的作品《圣城》(图1),能让观者感觉到黑线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他主观地运用黑线条大胆地刻画老城建筑,从现实的老街景中提炼出线条符号,个性分明,线的构成感使画面极具张力,又带有一份音符的律动感。因其具有独特的线条构成意识,让线的表现力带有强有力的痕迹感,让线的力量感發挥得淋漓尽致。

(三)肌理性方式

肌理性方式的呈现和直接画法有所不同,前者需利用不同的媒介材料结合营造一种特殊的材质属性效果,重点强调材料的肌理所呈现的画面质感,具有偶然性和丰富性,所带来的肌理通常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在作画初期,先在油画布或是木板上做一层底,这层底子需各种综合媒介性材料结合,等干燥后再进行创作,这种肌理性的绘画语言呈现在老城区的题材尤为合适,加之肌理本身的属性使景物具有一种象征意味。例如德国画家基弗的作品《房子》(图2),运用综合性材料来表现老楼房,多种层次的肌理堆积,让楼房具有一种宏大的史诗感,并赋予了景物在材料肌理的独特语言,具有象征性及生命的永恒感。

二、老城区绘画题材的审美表达

审美表达是指人类对社会与自然所形成的一种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的自我传达。老城区绘画题材所呈现的审美表达方式众多,有历史感、人文怀旧、梦幻感等,所传达的审美趣味各有差异,有客观地呈现对象,也有主观来传达的审美趣味。不同的审美倾向所传达的观念形成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一)斑驳老旧的历史感

老城区的景物固有的岁月印迹给人以斑驳的历史感。老城区的环境格局复杂,与现代城市井然有序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格外突兀,但老城区蕴藏着旧时代的记忆,楼房的外墙、窗户窗花等本身具有一种年代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冲刷,这些景物也呈现了老旧的斑驳痕迹,体现出时代的历史感。在席勒的作品《克鲁矛小镇的新月》(图3)中,他以几何图形来提炼城镇楼房屋顶和墙面的造型,不规则的图像形式让观者产生一种韵律的节奏感。浓郁的色彩以及挤压出的黑线条让整个画面具有一种斑驳老旧的历史感,弧形视角俯视城镇,房屋的窗户和左边晾晒的衣服都刻画得十分精细,使整体的画面具有某个年代特有的风情。以点线面的形式构成和明亮浓郁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平日里很常见的生活场景,画面描绘的情景如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童趣,画面的肌理效果让整个画面显得丰富而又厚重,具浓郁的历史气息。

(二)景物中的人文怀旧

景物中的人文怀旧,更多的是对地域文化、环境生活的一种追忆,在其独特的人文环境背景下,传达一种人文怀旧情绪。通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体现当地的人文精神,它可以是诗意性的人文怀旧,也可以是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相比其他题材,老城区题材创作能更好地突显人文情怀和怀旧记忆。以英国画家约翰·布拉特比的作品《城市花园里的婴儿》为例,他在作品中描绘英国老城区中常见的生活场景,红砖青瓦突显了地域文化,密密麻麻的红砖和绿色的草地衬托着熟睡在婴儿车上晒太阳的小婴儿,红墙后面母亲在默默地关注着她的宝贝,让人感受到儿时的那份关怀,仿佛像是童年里的某个瞬间。在老城区这个题材中加入人物场景,更能体现老城区里温情的故事,富有情感的表达让观者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怀旧情结,也突显了画家的对这类题材的审美情趣。

(三)情景的回忆和梦幻感

回忆和梦幻感的审美倾向是艺术家对个人的经历、生活背景所产生的记忆碎片的表达,他们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景物在脑海中进行回忆和提炼,主观地表达自己对某个场景的怀念,营造出回忆感和梦幻感。通常此类创作的画面中会有两个以上的空间纬度,也许是天马行空,也许是某个记忆中的场景,甚至是一个梦境或是莫名其妙的某个时空,时而虚幻,时而客观现实。当代英国画家彼得·多伊格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绘画的魔术师,他的作品《雅克建造的房子》(图4)以虚构和现实的并存著称,把自己脑海中的幻想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画布中重组建构,其结合既真实又充满虚无的意味,画面形式和内在的情感充满着戏剧般的冲突。以三个空间来构成整个画面,像是大千世界的变化无常。中景以现实的房子做背景,所描绘的景物把观众带入一种特定的梦境中。作品的下方仿佛是作者脑海中的记忆碎片,以艺术化符号来表现房屋的砖块,不负“绘画魔术师”之称。他在画面中以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一个自己内心的独白。凭借着记忆让整个画面就如同身处一部虚构的电影,视觉效果独特,传达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充满着魔幻现实感。

结语

在中西方绘画中,有诸多画家以老城区为表现题材进行创作,由于绘画形式语言的不同,所形成的视觉审美也存在着差异,其所表达的观念和诉说的故事也各有不同。本文对老城区题材绘画的形式语言和审美体验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从情感性方式、构成性方式、肌理性方式三个方面归纳不同形式语言在老城区题材作品中的表现,并从斑驳老旧的历史感、景物中的人文怀旧情节、情景的回忆和梦幻感三方面论述了老城区题材绘画传达的不同审美感受。

总而言之,从传统绘画的具象表现,到当代艺术的观念表达,每件独特的艺术作品都由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人经历所造就,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有属性。笔者对老城区题材的关注,更多的是试图在新时代背景下突出一种社会现实。老城区是一个特殊物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强化景物,呈现创作者的内在精神情感,从而找到另一种思绪的表达途径。老城区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个具有反思现实意义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岩,罗丹.表现主义绘画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荣.埃贡·席勒的风景画研究[D].江苏大学,2014.

[3]郝恬.英国当代画家彼得·多伊格的绘画[D].中南民族大学,2015.

[4]吕澎.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老城区
日出老城
十里灯火璀璨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