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普宜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2021-11-05 12:05张七道肖长源李致伟刘西峰
地质与勘探 2021年5期
关键词:铅锌矿水系沉积物

张七道,肖长源,李致伟,刘西峰

(1.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云南昆明 65011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

0 引言

黔北普宜地区(以下简称研究区)位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地区,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矿集区毗邻,该矿集区是我国主要的铅、锌、银、锗矿产地之一,主要有麒麟厂、天宝山、杉树林等400多个铅锌矿矿床及矿点(张长青,2005)。前人对该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分布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张长青,2005;金中国,2008;成晨等,2019;宋丹辉等,2020),但针对该区水系沉积物的研究工作甚少。研究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据1∶20万威信幅区域地质调查①和1∶25万毕节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②总结,研究区有铅锌、硫铁、煤、铝土矿、高岭土等矿产(图1b)。前人针对研究区的矿产资源潜力做过综合评价及找矿工作,在研究区圈定了大吉场Ⅰ级Pb、Zn异常区(编号19)和普宜Ⅰ级Pb、Zn异常区(编号16)两个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①,指出在研究区的小吉场及播扎附近铅锌矿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王常微等,2018)。但受山高谷深、森林茂密等因素影响,该区地质找矿勘查工作成效不显著,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也不够深入具体。

水系沉积物测量能有效获取成矿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夏祥标和郑来林,2009;李玉芹等,2011;赵武强等,2014;尹国良等,2017;张国宾等,2017;翁望飞等,2018,2020),提供难识别矿、隐伏和半隐伏矿的矿源信息(罗先熔等,2007;成秋明,2011;杨少平等,2011;袁桂琴等,2012),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陆顺富等,2014;宋贺民等,2014;刘邦定等,2015;祝大伟等,2017;孙社良等,2018),是地质找矿中高效的地球化学勘查手段(朱建华,2007;王学求,2013;张江华等,2013)。研究区为典型的高原山地地形,属中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海拔最大高差1564 m,地形切割强烈,岩石风化中等,沟谷发育,比较适合开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本文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基础上,对研究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类型和异常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规律总结,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地层、构造及矿床之间的关系,阐明地球化学异常的控制因素,用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对地球化学异常的成矿信息进行识别,优选了成矿远景区,并对F、Li异常结合地氟病高发区进行了分析阐述。

1 区域地质背景

图1 普宜地区区域地质简图(据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17修改)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the Puyi area(modified from Guizho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2017)1-遂宁组;2-沙溪庙组;3-自流井组;4-二桥组;5-杨柳井组;6-关岭组;7-嘉陵江组;8-夜郎组;9-长兴组;10-龙潭组;11-茅口组;12-栖霞组;13-梁山组;14-韩家店组;15-石牛栏组;16-龙马溪组;17-五峰组;18-宝塔组;19-十字铺组;20-湄潭组;21-红花园组;22-桐梓组;23-娄山关组;24-高台组;25-清虚洞组;26-金顶山组;27-明心寺组;28-地质界线;29-断层;30-地名;31-煤;32-铁矿;33-砂岩铜矿;34-铅锌矿;35-硫铁矿;36-高岭土;37-黏土矿;38-铝土矿;39-三级构造单元界线;40-四级构造单元界线;41-研究区1-Suining Formation;2-Shaximiao Formation;3-Ziliujing Formation;4-Eeqiao Formation;5-Yangliujing Formation;6-Guanlin Formation;7-Jialingjiang Formation;8-Yelang Formation;9-Changxing Formation;10-Longtan Formation;11-Maokou Formation;12-Qixia Formation;13-Liangshan Formation;14-Hanjiadian Formation;15-Shiniulan Formation;16-Longmaxi Formation;17-Wufeng Formation;18-Baota Formation;19-Shizipu Formation;20-Meitan Formation;21-Honghuayuan Formation;22-Tongzi Formation;23-Loushanguan Formation;24-Gaotai Formation;25-Qingxudong Formation;26-Jindingshan Formation;27-Mingxinsi Formation;28-strataigrapic boundary;29-fault;30-place name;31-coal;32-iron ore;33-sandstone copper mine;34-lead-zinc mine;35-pyrite;36-kaolin;37-clay ore;38-bauxite ore;39-third-order structural unit boundary;40-fourth-order structural unit boundary;41-study area

区内褶皱轴向主要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以北东向为主要构造线方向,主要褶皱有太极厂向斜①、合麻沟向斜②、冲脉-总基背斜③等,总体构成北东向背向斜相间的侏罗山式褶皱构造样式。其中冲脉-总基背斜核部总体沿小吉场镇-播扎镇一带分布,轴向大体呈北东向(50°~60°)展布,区内背斜两翼、背斜轴线及核部均被断层破坏,仅局部保存完整,两翼倾角较缓,核部岩层产状近水平。断裂以北东向压扭性为主,主要分布于背斜核部及两翼,全区规模性断裂主要有阿市断裂F1、小花木坳断裂F2、普宜断裂F3、播扎断裂F4、长石断裂F5和菱角塘断裂F6(图2)。

图2 研究区构造简图Fig.2 Structural sketch of the Puyi area1-上三叠统-侏罗系;2-下二叠统-上三叠统;3-寒武系-志留系;4-寒武系-奥陶系;5-背斜;6-向斜;7-倒转向斜;8-断层;9-地质界线;10-断层编号;11-褶皱编号;12-铅锌矿点1-Upper Triassic-Jurassic;2-Lower Permian-Upper Triassic;3-Cambrian-Silurian;4-Cambrian-Ordovician;5-anticline;6-syncline;7-reverse syncline;8-fault;9-strataigrapic boundary;10-fault number;11-fold number;12-lead-zinc mine

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主要布置在二级水系中和一级水系口,采样位置选择在利于沉积地段,如水流由急变缓处、季节性流水河道底部,河道拐弯内侧、转石背后等。样品介质主要为淤泥及粉砂等,沿水系上下20~30 m范围内在设计采样点附近进行多点取样混合组合成一个样品。在植被覆盖较严重地段,采样时下挖至只有冲积物部位或在明显流水线层位采集样品,避开富含有机质的腐质层。在河边阶地或河漫滩采样时,避开了人工搬运物、河岸崩塌物及其它干扰覆盖物。用木锤加工样品,过60目尼龙筛,用对角线折叠法混匀、缩分成两份,正样不小于150 g,副样重量不小于100 g,装入塑封袋中,外套纸样袋标注图幅代号、图幅名称、样号、加工编号、样重。本次工作共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941件,其中重复样40件,平均密度为4.47个/km2。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元素包括Ag、Co、Cr、Cu、F、Fe、Nb、Ni、Pb、Ti、V、Zn、Li、La、Y等元素。样品加工至200目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Co、Cd、Cu、V,采用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Fe、Ti、Cr、Ni、Zn、Nb、Pb,采用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分析Ag,氟离子计分析F。采用内部和外部质量监控相结合的测试分析质量监控方法,样品报出率在96%以上,密码抽查合格率均在97%以上,标准样的合格率在99%以上,异常抽查合格率均在95%以上,外部测试分析质量监控合格率均达94%以上。综上所述,分析测试结果准确,满足分析质量要求。

2.2 地球化学参数

2.3 元素离散特征

数据处理前后的离散程度主要由水系沉积物样品中各元素原始数据的变异系数(CV1)(薛水根,1979;刘劲松等,2016)和背景数据的变异系数(CV2)(张运强等,2015)所体现,背景拟合处理时的离散值削平程度用CV1/CV2表示。从变异系数离散程度图解(张国宾等,2017)中可以看出(图3),研究区内Pb、Zn、Ag元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提示高强度数据较多,且分布不均匀,成矿较为有利;而V、Cu、Ti、Cr、Ni、Fe、Co、Nb、La、Y等元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CV1/CV2比值处于1附近,成矿前景一般;Li变异系数为1.04,较其他元素偏大,但变异系数比为1.13,但其高值点较多,说明有一定的成矿潜力。

表1 普宜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图3 普宜地区元素变异系数离散程度图解Fig.3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n the Puyi area

2.4 多元统计分析

对15种元素的原始检测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后用R聚类分析可知(图4),当距离系数取8时可将元素聚为3类:①V、Cr、Nb、Ti、Fe、Cu、Ni、Co、La;②Pb、Zn、Ag;③Li和F。从成矿元素相关系数矩阵表中可看出(表2),这3类组合组内元素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在研究区内较相似。

所有样品的原始分析数据用Zscore方法标准化处理后利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阳正煕等,2008;李玉光等,2014)。得到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分析结果,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33865.497,KMO检验值为0.836,在自由度为105的条件下,概率P值为0,说明本次研究数据作因子分析比较适合(时艳香等,2004;戴慧敏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以特征值大于1.0为标准提取公因子,共提取3个公因子(表3)。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9.825%,显示大部分信息可以被这3个公共因子所解释,分析的结果可靠。方差贡献率最大的因子为F1,变量元素有V、Cu、Ti、Cr、Ni、Fe、Co、Nb、La和Y,以亲铁及稀有稀散元素为主。F2因子的元素组合为Pb、Zn和Ag,以亲硫元素为主,多与构造岩浆热液有关,F3 因子的元素为Li和F。

表2 普宜地区水系沉积物成矿元素相关系数矩阵

图4 普宜地区水系沉积物成矿元素聚类分析谱系Fig.4 R-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n the Puyi area

表3 普宜地区正交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

3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1 单元素异常特征

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外、中、内带边界分别由异常下限的1、2、4倍确定(图5)。Pb、Zn和Ag元素异常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图5a~c),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及褶皱核部,呈北东向展布。异常浓聚中心主要集中分布于小吉场、播扎、普宜和坪水村附近。

小吉场Pb、Zn和Ag元素异常处于冲脉-总基背斜核部位置,沿播扎断裂及阿市断裂带分布,呈闭合的不规则椭圆状,Pb元素异常有2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1820.00×10-6。Zn为多点内带异常,浓集中心最大值为2832.00×10-6。Ag为单点内带异常,浓集中心的极大值为2.06×10-6。在浓集中心发现了小吉场铅锌矿化点,为矿致异常,Pb、Zn异常值较高,面积大,具有寻找铅锌矿的潜力。

播扎Pb、Zn和Ag元素异常处于普宜断裂及播扎断裂带附近,展布于冲脉-总基背斜核部位置。Pb异常有2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726.00×10-6。Zn异常也有2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1066.00×10-6。Ag元素极大值为0.32×10-6。在浓集中心发现了小木拉铅锌矿化点,为矿致异常,具有较高Pb、Zn异常值,是寻找铅锌矿的有利地段。

普宜Pb、Zn和Ag元素异常位沿普宜断裂带北东乡展布。Pb异常有1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274.00×10-6。Zn异常有1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623.00×10-6。Ag异常有2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0.30×10-6。在浓集中心发现了野那下沟铅锌矿化点,为矿致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图5 普宜地区单元素异常剖析图Fig.5 Single element anomalies profiles in the Puyi area1-上三叠统-侏罗系;2-下二叠统-上三叠统;3-寒武系-志留系;4-寒武系-奥陶系;5-背斜;6-向斜;7-倒转向斜;8-断层;9-地质界线;10-断层编号;11-褶皱编号;12-铅锌矿点;13-外带;14-中带;15-内带 1-Upper Triassic-Jurassic;2-Lower Permian-Upper Triassic;3-Cambrian-Silurian;4-Cambrian-Ordovician;5-anticline;6-syncline;7-reverse syncline;8-fault;9-stratigraphic boundary;10-fault number;11-fold number;12-lead-zinc mine;13-outer zone;14-middle zone;15-inner zone

坪水Pb、Zn和Ag元素异常位于菱角塘断裂和播扎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带中。Pb异常有1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214.00×10-6。Zn为单点内带异常,浓集中心最大值为1050.00×10-6。Ag异常最大值为0.32×10-6。该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可作为寻找铅锌矿的有利靶区。

Cu、Ti、Fe、Cr、Co、Ni、V、Nb、La和Y单元素异常基本一致,都沿P-T地层分布,受地层背景值控制(图5d~m)。Cu元素异常为多点中带异常,异常值较低,Ti元素异常有两个浓聚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35443.00×10-6。Fe元素主要异常均为外带异常与Cr、Co、Ni、V元素异常套合较好。Nb元素异常有多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最大值为128.00×10-6。La元素异常多为中带异常,浓集中心最大值为172.00×10-6。Y元素异常总体较为分散,规模较小,均为外带异常。这几个异常推测与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及中统龙潭组(P2l)地层有关。

3.2 组合异常特征

根据表3可得到研究区3个因子所代表的3种元素组合类型及其因子得分分布图(图6)。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单元素异常的基础上,根据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异常性质、组合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结合已知矿点成矿作用类型,对3个因子分区特征进行讨论分析。

从荷载系数所指示的元素组合来,F1因子方差贡献率为49.609%,为Fe-Co-V-Cu-Ti-Cr-Ni-Nb-La-Y组合,因子得分异常图(图6a)显示,其因子得分的分布区主要位于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及中统龙潭组(P2l)地层附近,沿地层呈带状分布,受地层控制作用较明显。

F2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7.248%,为Pb-Zn-Ag组合。图6b为因子F2的得分异常图,从图中可看出,因子F2的高值得分区域主要分布在冲脉-总基背斜核部、合麻沟向斜、普宜断层及播扎断裂附近,受构造控制作用较明显。Pb、Zn、Ag为与热液有关的中低温元素,反映了特定的地质构造活动。异常带内发现小吉场铅锌矿点、小木拉铅锌矿点和野那下沟铅锌矿点。因此,该异常区可寻找与构造热液相关的Pb、Zn、Ag等矿产资源,具有进一步找矿潜力。

图6 普宜地区水系沉积物成矿元素因子得分异常图Fig.6 Anomaly maps of metallogenic element factor scores of stream sediments in the Puyi areaa-F1因子(Fe-Co-V-Cu-Ti-Cr-Ni-Nb-La-Y组合);b-F2因子(Pb-Zn-Ag组合);c-F3因子(Li-F组合);1-上三叠统-侏罗系;2-下二叠统-上三叠统;3-寒武系-志留系;4-寒武系-奥陶系;5-背斜;6-向斜;7-倒转向斜;8-断层;9-地质界线;10-断层编号;11-褶皱编号;12-铅锌矿点a-F1 factor (Fe-Co-V-Cu-Ti-Cr-Ni-Nb-La-Y combination);b-F2 factor (Pb-Zn-Ag combination);c-F3 factor (Li-F combination);1-Upper Triassic -Jurassic;2-Lower Permian -Upper Triassic;3-Cambrian-Silurian;4-Cambrian-Ordovician;5-anticline;6-syncline;7-reverse syncline;8-fault;9-stratigraphic boundary;10-fault number;11-fold number;12-lead-zinc ore spot

但从地下水氟的含量及氟在地下水中分布规律看,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含氟量均低于0.5 mg/L,均属于低氟水(李先机,1982;孙殿军等,2003;谢兴能等,2010),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通过饮水摄取的氟较低,饮用地下水不是氟病的致因。研究区F与Li元素相关系数为0.91,为显著正相关关系,F、Li异常套合也较好,最可能的氟化物为LiF,F、Li均为小原子,离子半径很小且较接近,晶格能较大,LiF离子键结合较牢固,难溶于水,因而地质环境中含量较高的Li使得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时入渗通道介质中的氟化物不易被溶解,造成地下水氟含量较低。氟病区锂的含量高,而锂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使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下降(魏赞道,1995),影响生物代谢功能。

4 成矿异常的识别

在勘查地球化学领域中,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成矿信息、识别和提取地球化学异常,为客观合理地解释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依据(Cheng,2007;成秋明等,2009;Zuo et al.,2009;成秋明,2011)。估算和绘制奇异性指数分布图有利于强化深部源引起的地球化学异常(成秋明,2011)。从非线性理论角度来讲,成矿过程是一种奇异性地质事件,奇异性是指在很小的时空范围内发生巨大能量的释放或巨量物质的堆积(成秋明等,2009)。当奇异性指数α<2时,可认为该区受到成矿作用引起了元素的局部富集,元素密度随分布范围的缩小而增大;当奇异性指数α≈2时,可认为该区受到的成矿作用影响不显著,此时元素密度基本不随分布范围的缩小而变化;当奇异性指数α>2时,可认为该区受到成矿作用引起了元素的局部贫化,元素密度随分布范围的缩小而缩小(成秋明,2007)。

前文研究表明,该区Pb、Zn、Ag的变异系数较大,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受褶皱和断裂构造的控制,显示了较好的成矿潜力。为提取与成矿相关的地球化学异常,本文利用多重分形奇异性理论分析方法对这三种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局部奇异性分析,用GeoDAS软件绘制了研究区Pb(图7a)、Zn(图7b)、Ag(图7c)元素局部奇异性指数分布图(Cheng,2000,2012;成秋明,2011)。从图7可以看出,奇异性指数α<2的元素异常浓集区与研究区内已知铅锌矿点的分布范围具有较强的空间关系,说明a<2可以反映化探元素含量异常,是寻找铅锌矿的有利靶区。与上述Pb、Zn、Ag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相比,可以明显地发现,分形奇异性分析方法可以突出局部异常,有效抑制了高背景异常,确定的异常浓聚中心更加清晰,特征更明显,能够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

图7 Pb、Zn、Ag元素局部奇异性指数分布图Fig.7 Singularity index distribution of Pb,Zn and Ag elements1-上三叠统-侏罗系;2-下二叠统-上三叠统;3-寒武系-志留系;4-寒武系-奥陶系;5-背斜;6-向斜;7-倒转向斜;8-断层;9-地质界线;10-断层编号;11-褶皱编号;12-铅锌矿点1-Upper Triassic-Jurassic;2-Lower Permian-Upper Triassic;3-Cambrian-Silurian;4-Cambrian-Ordovician;5-anticline;6-syncline;7-reverse syncline;8-fault;9-stratigraphic boundary;10-fault number;11-fold number;12-lead-zinc mine

5 找矿远景区划分

基于Pb、Zn、Ag异常结果及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提取的异常区,结合研究区地质及已知铅锌矿点的分布情况,在区内圈定了规模较大、找矿潜力良好的4个铅锌矿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小吉场铅锌矿找矿远景区(Ⅰ)、播扎铅锌矿找矿远景区(Ⅱ)、普宜铅锌矿找矿远景区(Ⅲ)及坪水铅锌矿找矿远景区(Ⅳ)(图8)。

图8 研究区找矿远景区圈定Fig.8 Delineation of prospective areas for ore prospecting in the study area1-上三叠统-侏罗系;2-下二叠统-上三叠统;3-寒武系-志留系;4-寒武系-奥陶系;5-背斜;6-向斜;7-倒转向斜;8-断层;9-地质界线;10-断层编号;11-褶皱编号;12-铅锌矿点;13-远景区及编号1-Upper Triassic-Jurassic;2-Lower Permian-Upper Triassic;3-Cambrian-Silurian;4-Cambrian-Ordovician;5-anticline;6-syncline;7-reverse syncline;8-fault;9-stratigraphic boundary;10-fault number;11-fold number;12-lead-zinc mine;13-prospective area and number

冲脉-总基背斜、阿市断层及普宜断层一带分布有显著的Pb、Zn、Ag异常,显示这些褶皱、断裂构造具有一定的导矿能力。在Ⅰ、Ⅱ、Ⅲ号远景区内均已发现铅锌多金属矿(化)点,矿化主要有铅锌矿化、黄铁矿化及少量黄铜矿化,蚀变有白云石化及方解石化,碳酸盐化越强的地段矿化越强,矿化沿方解石脉发育(图9),为热液充填型矿产。综上可知,这4个远景区具有较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异常受北东南西向构造控制,具备寻找Pb、Zn、Ag多金属矿的前景。

6 结论

(1)研究区内Pb、Zn元素离散程度较强、异常高值点较多、变异系数较高,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

(2)Pb、Zn、Ag组合异常套合好,多富集于断层、褶皱核部等构造部位,方解石化、碳酸盐化越强矿化越强,与低温构造热液型成矿作用相关;Fe、Co、V、Cu、Ti、Cr、Ni、Nb、La、Y异常套合较好,主要分布于梁山组(P1l)及龙潭组(P2l)地层内,与沉积成矿作用及风化淋滤型成矿作用相关。

图9 小木拉铅锌矿点矿石照片Fig.9 Ore photos of Xiaomula lead zinc ore spotGn-方铅矿;Sp-闪锌矿;Cal-方解石Gn-galena;Sp-sphalerite;Cal-calcite

(3)普宜地区共优选出4个铅锌矿找矿远景区,分别为小吉场铅锌矿找矿远景区、播扎铅锌矿找矿远景区、普宜铅锌矿找矿远景区及坪水铅锌矿找矿远景区。

(4)普宜地区F元素的背景值较高,圈定的F异常浓聚中心为地氟病高发区。F与Li元素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氟病区锂的含量高,地质环境中含量较高的Li对地下水中氟的浓聚迁移可能有抑制作用。

[注 释]

①贵州地质区调大队一分队.1989.1∶20万威信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②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4.1∶25万毕节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R].

③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研究所.2006.2005年全省地氟病调查报告[R].

[附中文参考文献]

安冬,段荣祥,黎平,王述全.1997.贵州省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地理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24-26.

成晨,韩润生,王雷,肖宪国,何志威,李波,周暄翎.2019.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J].地质力学学报,25(1):90-104.

成秋明,赵鹏大,陈建国,夏庆霖,陈志军,张生元,徐德义,谢淑云,王文磊.2009.奇异性理论在个旧锡铜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成矿弱信息提取和复合信息分解[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4(2):232-242.

成秋明.2007.成矿过程奇异性与矿产预测定量化的新理论与新方法[J].地学前缘,14(5):44-53.

成秋明.2011.地质异常的奇异性度量与隐伏源致矿异常识别[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6(2):307-316.

迟清华,鄢明才.2007.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98-135.

戴慧敏,鲍庆中,宫传东,尤洪亮,孙中任,闫国磊,金鑫.2010.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应用研究[J].现代地质,24(2):245-251.

贵阳医学院.1986.地方性氟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7.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17.中国区域地质志贵州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939-941.

金中国.2008.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109.

李先机.1982.贵州地方性氟中毒的地质特征及其流行区预测[J].地球与环境,(12):53-56.

李玉光,杜宏巍,黄永生.2014.SPSS19.0统计分析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07-327.

李玉芹,沈恒丽,王学贞.2011.都兰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矿物学报,31(3):615-620.

刘邦定,陈新跃,罗小亚,谭仕敏,马小双.2015.湘南坪宝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J].地质与勘探,51(4):722-730.

刘劲松,邹先武,汤朝阳,崔森,夏杰,赵武强,金世超,龚银杰.2016.大巴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中国地质,43(1):249-260.

陆顺富,曾键年,李锦伟,智超,余冯力.2014.铜陵-池州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物探与化探,38(2):227-233.

罗先熔,文美兰,欧阳霏,唐甲光.2007.勘查地球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56-61.

时艳香,纪宏金,陆继龙,马力,段国正.2004.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因子分析方法与应用[J].地质与勘探,40(5):73-76.

宋丹辉,韩润生,王明志,张艳,周威.2020.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主要控矿断裂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J].地质力学学报,26(3):376-390.

宋贺民,张辉,顾松松,王占彬,李洪杰,许鲁宁.2014.新疆哈拉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通报,33(1):71-78.

孙殿军,孙玉富,张兆军,许弘凯,王振华.2003.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的考察报告[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2(2):168-168.

孙社良,冯增会,黄孝波,曾凡淼,张献河,牛建忠,朱昌杰,陈士海.2018.新疆汉水泉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物探与化探,42(6):1116-1124.

王常微,邓毅,邬晓芳,陈启飞.2018.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40.

王学求.2013.勘查地球化学80年来重大事件回顾[J].中国地质,40(1):322-330.

魏赞道.1995.氟与疾病和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4(1):49-52.

翁望飞,王德恩,王邦民,丁勇,王拥军.2020.安徽省祁门-黟县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物探与化探,44(1):1-12.

翁望飞,王德恩,王敏.2018.安徽省休宁-歙县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37(5):932-942.

夏祥标,郑来林.2009.普迟亚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物探与化探,33(6):626-629.

谢兴能,杨秀忠,杨胜元,张建江,赵宾.2010.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以黔中地氟病区地质环境调查为例[J].中国地质,37(3):696-703.

薛水根.1979.赣东北赣东区域化探重新扫面初步成果[J].物探与化探,(1):27-34.

杨少平,弓秋丽,文志刚,张华,孙忠军,朱立新,周国华,成杭新,王学求.2011.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85(11):1844-1877.

阳正煕,吴堑虹,彭直兴,严冰.2008.地学数据分析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27-142.

尹国良,梁科伟,杨福深,温丹,汪岩.2017.黑龙江省卫星-安全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物探与化探,41(3):402-409.

袁桂琴,杨少平,孙跃,石旭东,王英秀,李秀菊,陈丽娟.2012.隐伏金属矿勘查中物化探方法技术应用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34(6):631-639,619.

张长青,毛景文,吴锁平,李厚民,刘峰,郭保健,高德荣.2005.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3):336-348.

张长青.2005.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80.

张国宾,杨言辰,梁冰,韩世炯,禚喜准,袁学旭.2017.黑龙江东部完达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J].中国地质,44(3):588-603.

张慧,王常微,熊兴国,杨志勇,陈建书.2018.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23.

张江华,王葵颖,赵阿宁,陈华清,柯海玲,刘瑞平.2013.小秦岭金矿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特征研究[J].中国地质,40(2):602-611.

张运强,陈海燕,张立国,陈超,刘应龙,何娇月,康璇,张金龙,彭芊芃.2015.冀北新杖子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中国地质,42(6):1980-1988.

赵武强,崔森,邹先武,汤朝阳,夏杰,金世超.2014.湖南禾库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中国地质,41(2):638-647.

祝大伟,何玉燕,郝延海,王海军.2017.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赞坎铁矿外围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通报,36(10):1867-1873.

朱建华.2007.化探在辽宁大杨树沟钼矿发现中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地质,34(2):342-346.

猜你喜欢
铅锌矿水系沉积物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架沉积物源分析
渤海油田某FPSO污水舱沉积物的分散处理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全球十大铅锌矿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