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效果分析

2021-11-08 10:09
医药前沿 2021年29期
关键词:移植手术翼状胬肉

李 丽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的疾病,也是受外在刺激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该病伴随有角膜受损,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可有结膜纤维血管组织侵入,严重可覆盖瞳孔区角膜,从而影响患者的视力[1]。手术为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中出血多,角膜愈合时间比较长,也有一定的复发率,且术后可伴有眼红痛、眼痒、异物感等不适反应,影响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2]。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为一种新颖软组织去除方法,在术中用射频消融切割胬肉增生纤维血管组织可以同步进行快速切割与止血,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角膜创面平整[3]。本文具体探讨了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对患者角膜愈合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12 月在本院诊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共42 例(42 眼),纳入标准:符合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侵入角膜2.5 ~5 mm;年龄20 ~70 岁,同意进行择期手术治疗,术后能配合定期复查者;所有患者签名知情同意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单眼发病。排除标准:既往有眼外伤或眼部手术史;既往有青光眼病史;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脏器损伤者;合并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或无法配合定期复查者。

在42 例患者中,男25 例,女17 例;左眼20 例,右眼22例;平均年龄(59.75±3.81)岁;平均体重指数(22.34±2.54)kg/m2;最佳矫正视力(4.65±0.01);平均病程(5.14±0.62)年;平均眼压(15.26±3.09)mmHg;角膜散光度(0.48±0.04)D。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21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改良组:给予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术前对患者进行角膜OCT 检查,观察翼状胬肉头颈部与巩膜、角膜的粘连程度,标识疏松区,利用一次性改良双极等离子手术电极(MC304)切开疏松区,从角膜剥离翼状胬肉头颈部至体部,再消融切割切除翼状胬肉的头颈部及体部,及时换止血档封闭巩膜创面出血点。取下方带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覆盖鼻侧翼状胬肉切除区巩膜创面,并与球结膜连续缝合固定于巩膜表面。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所有患者术后1 d 与术后3 d 的角膜愈合情况,角膜愈合判断标准为: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1 ~2 d,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无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角膜部位相干光断层扫描信号回声与周围组织信号一致,结膜下液腔不可见。(2)所有患者在术前1 d 与术后3 d采用EM-1000 型角膜内皮镜进行角膜内皮分析,测定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每个数值都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5.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 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角膜愈合情况对比

改良组术后1 d 与术后3 d 的角膜愈合率为95.24%和10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80.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愈合情况对比[n(%)]

2.2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对比

改良组与对照组术后3 d 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都与术前1 d 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细胞密度变化对比[( ± s),个/mm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细胞密度变化对比[( ± s),个/mm2]

组别 例数 术前1 d 术后3 d改良组 21 2 576.55±200.45 2 536.45±193.59对照组 21 2 578.10±189.14 2 506.34±201.45 t 0.026 0.494 P>0.05 >0.05

3.讨论

翼状胬肉多发病于中老年人,该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与生活行为等有关,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引起翼状胬肉的主要原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局部泪液异常、Ⅰ型变态反应也为重要的病因。翼状胬肉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可引起角膜散光,病情严重时可妨碍眼球运动[4]。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成熟,操作过程也比较简单,但是术后角膜切削厚度不易控制,围手术期的出血比较多,且在术后也容易出现复发[5]。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手术的术野暴露清楚,可快速发挥止血作用,且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患者术后无明显炎症反应,患者疼痛轻。本研究显示改良组术后1 d 与术后3 d 的角膜愈合率为95.24%和10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80.95%(P<0.05),表明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手术能促进角膜愈合。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复发率可达到30.0%左右,为此临床上多进行了创新应用,包括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移或羊膜移植术、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可帮助减少复发,但是很多患者术后由于手术创面角膜上皮缺损,角膜神经末梢神经暴露,患者术后恢复一直存在一定困难[6]。角膜内皮细胞是维持正常角膜功能的基本条件,但角膜内皮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通过邻近细胞的移行和扩张来进行代偿进行修复[7]。任何眼部手术都对于角膜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翼状胬肉切除术可打断细胞间的连接而继发细胞丧失,也可造成的胶质细胞的变化,从而影响角膜散光度[8]。并且翼状胬肉切除术可造成垂直轴的曲率半径变小与屈光力增大,可使角膜逆规性散光增加[9]。本研究显示改良组与对照组术后3 d 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都与术前1 d 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影响,从而有利于维持角膜功能。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进行长期随访,没有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前节OCT 引导下的改良等离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能促进患者的角膜愈合,术中等离子释放的热量对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影响,能减少术中出血,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移植手术翼状胬肉
肝脏移植手术是万能的吗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美容店推出络腮大胡移植手术圆你铁汉梦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英电子眼移植手术首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