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效果分析

2021-11-08 22:40王艳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失眠脑梗死

王艳艳

摘  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结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在针灸的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PSQI)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显著短于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此外,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针灸对于治疗脑梗死后失眠具有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正常入眠,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该干预措施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针灸治疗;脑梗死;失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16-03

目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疾病,其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相关研究统计显示,我国脑梗死死亡的患者人数为冠心病的3倍以上,该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重大因素[1]。脑梗死按照损伤面积可分普通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普通脑梗死危害性已经很高,而大面积脑梗死由于损伤面积较大其危险性更高,由于脑梗死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使其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并给予重视[2]。临床上治疗脑梗死时,首先通过判定患者的疾病类型,依据患者疾病特点以及自身体质为其制定适宜的治疗和护理计划,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垫定基础。本文研究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在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旨在分析心理护理结合針灸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39~75岁,平均年龄为(56.56±3.67)岁,其中男患者108例,女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为39~74岁,平均年龄为(58.87±3.71)岁;其中男患者57例,女患者43例。研究组中患者的年龄为39~75岁,平均年龄为(59.82±3.69)岁;其中男患者51例,女患者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征得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患者;②存在语言障碍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针灸治疗,首先选患者的感觉区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针刺速度,取患者身体的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例如选患者的双侧足三里、开四关、同侧阴阳陵泉等,捻针速度以200次/min,针刺治疗后留针30 min,1次/d。

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首先组建专门的脑梗死心理护理小组,由主治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心理咨询师组成,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合适有序的工作计划。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性地评估,采用SDS和SAS自评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对于存在负面情绪较严重的患者应当及时给予心理辅导,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放松心情,改善负面情绪,可以为患者安排适当的活动使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定期安排亲友见面会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丰富生活;其次,脑梗死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导致自身机体状态发生改变,再加上长期的疾病困扰,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存在长期卧床的情况,长期卧床会使患者机体感觉不适,这些因素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影响,部分脑梗死患者通常伴随睡眠障碍,这些恶性循环也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最后,督促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倾听患者的心声,尽可能使患者放松心情全身心投入到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工作中。

1.4  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PSQI)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PSQI评分主要评价患者近一个月的睡眠情况,量表中共有7个成分,每个成分评分0~3分,将所有成分得分加起来即为总分,最高分21分,最低分0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通过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技能水平,满分制,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以及不满意(69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或组内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或组内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平均入睡时间以及平均睡眠时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以及平均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以及平均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最难攻克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因素主要与患者大脑中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出现闭合有关,通常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一旦发作属于急性状态,对于其治疗也是长期慢性的过程,并且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通常脑梗死患者存在脑梗死后偏瘫的症状[4]。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早发现早治疗为主,早期积极的治疗以及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极大缓解病情,减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报道称[5],尽管给予早期的治疗,而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来说可能好会有相关后遗症的出现,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表現出意识完全存在障碍,甚至一些患者会出现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的症状。临床上在疾病发作早期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病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为斑块的出现会诱发血管栓塞发生,加重疾病的进程。

脑梗死后失眠在该类患者中为常见的现象,由于患者脑部的病变以及长期疾病的困难难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理以及心理造成影响,在多重作用下,患者会表现出睡眠障碍,而在临床上给予用药指导时配合一定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睡眠[6]。本次研究中,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以及平均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心理护理结合针灸对于治疗脑梗死后失眠具有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正常入眠,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该干预措施值得应用。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结合针灸对于治疗脑梗死后失眠,效果肯定,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丛丛,谢光霞,张俊利.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5):3909-3913.

[2]盂爱果,时秀华,李淑婷,等.脑超声治疗和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康复疗效的影响[Z].邢台市人民医院,2006.

[3]潘锋.《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2019》为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提供实用方法——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科主任徐运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9):1-3.

[4]刘雪梅.早期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3):66-67.

[5]张营,刘燕,杲萌.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239-2241.

[6]辛淑芬.个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7):227-228.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失眠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