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探索与路径分析

2021-11-09 01:43孟凡锐
公关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孟凡锐

摘要:革命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表现在积极认知的导向作用、积极情绪情感的激发作用、积极意志的锻造作用和厚植创新素养的推动作用。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立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其次要融入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拓展革命文化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第三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助力革命文化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微传播”;最后要结合文艺传承文化,发挥革命题材文艺精品的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功能。

关键词:革命文化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 价值探索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革命文化教育,新时代拓展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基因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渠道亦呼唤革命文化教育。

一、革命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

革命文化也称红色文化或者党史文化,国内学者们在使用时名称不同,但基本含义没有实质性的分歧。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艰巨任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亟需革命文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考虑文化习惯及文化对心理的影响作用,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丰富、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与技术,探索真正诞生于中国文化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革命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食粮,大学生通过革命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升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心理健康素养。

二、革命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探析

(一)积极认知的导向作用

心理健康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正确了解自己,立足于现在,朝向未来,渴望在生活中的挑战和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积极认知能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因此,培养积极的认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理想与信仰是典型的积极心理认知,对人的行为模式具有导向、维持和激励作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敢闯新路、百折不挠”的井冈山精神、“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苏区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等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原动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极为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革命榜样的力量吸引、感化、塑造大学生,会让受教育者见贤思齐,思想上受到震撼、情感上受到感染。能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文化的感染,在情不自禁中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进而保持进取心态、坚定理想信念。

(二)积极情绪情感的激发作用

积极情绪情感具有认知驱动功能、意志提升功能、信念固化功能、行为激活功能。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情绪情感元素,如红军长征中面对减员、敌军的围堵、险峻的地势、恶劣的气候以及医药的缺乏等诸多困难下积极乐观、保持斗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群众实践中所具有的自我坚持、自我激励、不屈不挠的革命自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内化革命仁人志士在物质极度匮乏、环境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积极健康情感,进而充实心理资本和完善人格力量,为人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积极意志的锻造作用

培养大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敢于接受机遇和挑战,意志坚定、不怕挫折的积极意志品质是育人工作的题中之义。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都始终积极迎接各种挑战,彰显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作风和坚定意志。“苏区精神”“延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风貌的生动概括;伟大的“长征精神”凸显出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以“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等为代表的新型革命精神样态亦彰显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意志。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用好革命文化中的意志锻造元素,用乐观、勇敢、坚韧等积极人格特质,引导大学生科学对待人生挫折,保持积极情绪、乐观心态以及强大心理资本以抗衡困难,提高意志水平。

(四)厚植创新素养的推动作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素养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成分之一。革命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开拓创新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者,透过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首先便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邓稼先、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开展独立自主的科学创新探索,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亦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的一种新的诠释。革命文化所蕴含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锻造、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革命文化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立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

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作为革命文化表现形态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革命遗存打造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优质供给。在教学目标上,着眼铸魂育人,用心理健康教育课激活革命文化内蕴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密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模式上,挖掘能够彰显革命文化的思想点,将优良革命传统、优质红色基因等精神养分浸润在课程教学各环节之中,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在教学设计上,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革命文化间的关联性,发掘革命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切入点,使心理健康教育与革命文化教育深度衔接、相互支撑,形成协同效应。在教学手段上,灵活运用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互动体验、讨论辨析、游戏参与、角色演示、小品实践等教学手段,融革命文化教育入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氛围营造积极向上,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在耳濡目染下增加情感体验,实现培养健康心理的目的。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