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精神传承

2021-11-10 01:42
羽毛球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羽毛球队男队团队精神

汤杯决赛那晚,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虽然中国队最终0比3败给了印尼队,结果有些遗憾,但场上几位年轻队员奋力拼争以及场边一眾女将卖力呐喊的场景却令我动容,不禁回想起了2004年汤杯决赛那晚的情景。时隔17年的两场决赛,尽管结局不同,但中国队呈现出来的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却是一脉相承。

2004年的那场汤杯决赛,当时的中国队同样是由林丹、鲍春来、蔡赟、傅海峰、郑波、桑洋以及陈郁等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担纲主力,肩负着为中国队夺回失去十二载的汤杯的重任,而中国女队在汤杯决赛的前一晚刚刚成功卫冕了尤伯杯。

与丹麦队争夺汤杯的较量展开后,林丹为中国队打响头炮,蔡赟/傅海峰则在一双失利。随后,二单鲍春来上阵迎战丹麦名将乔纳森。比赛的过程起伏跌宕,至今仍记得一向清秀温和的小鲍在关键时刻竟然双眼充血,杀气四溢。经过三局苦战,小鲍为中国队拿下至关重要的这一分。随后,大受鼓舞的桑洋/郑波超水平发挥,一举拿下二双,中国队终于夺回汤杯。

当男队在场上拼杀的时候,女队的姑娘们在看台上全情投入地呐喊助威,很多人把嗓子都喊哑了。夺杯那一刻,男队的小伙子们冲进场地尽情庆祝,看台上的姑娘们亦相互拥抱,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犹记得龚睿那当时说的“看男队夺汤杯,比我们自己夺得尤杯还激动呀”。

那一年的汤尤杯赛,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不仅尽收双杯,更显现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羽毛球队一路向上,直至巅峰。17年后的今年10月,在丹麦奥胡斯的汤尤杯赛场上,同样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再现了当年那一幕幕激荡人心的画面。受疫情的影响,世界羽联史无前例地将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这三个顶级团体大赛安排在同一年的一个月时间内连续举办,加上之前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2021年下半年赛事的密集程度令人咋舌。尤其9月末至10月末,苏杯、汤尤杯三大赛几乎是无缝衔接,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体力精力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中国队的队员,在出征三大杯赛前还参加了国内为期两周的全运会,疲劳程度更胜于其他队伍。

拖着疲惫的身躯,顶着冲击冠军的压力,在谌龙、“雅思”等名将缺席的情况下,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踏上了征战“魔鬼赛程”之旅。从苏杯到汤尤杯,一众缺少大赛经验的年轻人将自己的潜能彻底激发出来,接连为我们带来惊喜。卫冕苏杯、重夺尤杯、汤杯夺银,这份成绩单足够振奋,足够骄傲。

尤为可贵的是,在此次艰辛的欧洲之行中,中国队的年轻一代将前辈们留下的团结拼搏的光荣传统真正发扬光大。尤杯决赛中,贾一凡和陈清晨苦战117分钟、拼尽最后一丝气力赢得胜利、最后累倒在地的那一幕令人感动到落泪;汤杯决赛中,“00”后小将李诗沣在大比分0比2时出战,仍可以顶住重压,从强大的对手手中抢得一局,足以证明国羽年轻人的勇于担当。每一场团体比赛,场上的队员尽全力释放,场下的队员不遗余力地呐喊加油,这样的场景足以让人相信这支队伍具有超强的凝聚力。

中国羽毛球队历来是一支团结拼搏的坚强团队,尤其在团体大战中,其所表现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更强。这样的团队精神正是支撑中国队数十年来迈过重重难关、始终保持优秀的根基,纵然时代在变、人员在变,团队的精神始终未变。这一次,又一代年轻人将这份团队精神极好地传承下来,虽然他们现在的实力还有待提升,但只要将这份团队精神融于血液,他们的未来真的可以期待。

猜你喜欢
中国羽毛球队男队团队精神
《国羽归国开始第四次隔离,“全勤员”贾一凡盼管住嘴》
第24金!陈雨菲羽毛球女单夺冠
浙江男队:闷声发大财
关于低调
编者的话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真人CS PK战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