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

2021-11-10 08:11张洁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

张洁

[摘 要]实践活动有主题要求,所以学科教学要建立主体意识。教师从主题对接主体、实验渗透实践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够带来丰富的教学助力。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对接性学习,这样能够快速建立学习成长点,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0-0071-02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有对接和渗透意识,围绕主题整合活动内容,针对主体设定活动程序,结合实验创新活动形式,对接实践达成活动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生活有更多的融合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接设计和组织,可以生成更多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体验认知。如主题对接主体,体现教学理念的创新;实验对接实践,体现教学过程的创新。学生有生活认知基础,教师做好对接处理,能够形成全新的教学面貌。

一、围绕主题整合活动内容

教师围绕主题整合活动内容,训练目标更有针对性,能使学生顺利进入活动之中,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更为深刻。因此,教师要有整合意识,对一些活动主题内容做梳理和归结处理,并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增加一些调查、探究、访问、交流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制作实验、实地观察等活动中形成学习认知。同时,活动有鲜明的主题,围绕主题推出更多的活动内容,学生喜闻乐见,训练效果值得期待。

如教学山东科技版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五年级上册《怎样进行考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考察活动进行讨论,学生反馈热烈。教师深入学生之中,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出示一些思考问题:“你们准备考察什么内容?到哪里去考察?考察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考察要准备什么材料和工具?”问题提出后,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个性化建议,逐渐形成明晰的考察方案。教师继续引导:“考察需要记錄,需要设计考察表,这样才能为考察做好准备。”学生再次进入讨论环节,对考察表的内容进行交流,很快形成共识,从考察地点、考察目的、考察记录、考察结论、考察建议等方面进行设定。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归结,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课堂交流活动有鲜明的主题,虽然学生没有进行实践实地考察,但从准备工作讨论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依然很丰富。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需要体现鲜明的主题,教师围绕这个内容做活动组织,能确保活动顺利展开。

二、针对主体设定活动程序

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实践活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出发,对其综合能力做出科学分析,针对性地整合活动内容,设定合理的活动程序,确保学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在互动交流中建立学科能力。学生对生活化实践活动有选择性,对实践活动过程也有趋同性,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以便对活动程序做出科学设计,让学生自然启动学习思维,充满热情地展开实践操作。

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度分析,找到活动设计的切入点,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实践活动顺利启动。如教学《问卷的设计》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出活动布设:“自由成立合作小组,研究问卷调查方案的设计,即针对小学生手机应用情况做调查问卷,最后参与集体展示评选活动。”学生对评选之类的活动有参与热情,自主成立合作团队,反应热烈。教师对学生的研讨情况及时提示,确保设计活动顺利展开。经过互动交流,学生完成问卷调查方案的设计。在展示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做专业点评,以赋分的形式进行定性评价。学生的方案设计大多符合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卷首、导语、问题四个部分,问卷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种类型,且问卷调查内容设计成选择、判断等题型,这样便于操作和统计。

上述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做调查问卷设计,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权利。学生积极响应,调动效果更为突出,教师及时跟进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

三、结合实验创新活动形式

学生对实验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要在实验操作形式上做一些创新改进,对接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在生活认知支配下展开实践探索。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丰富的实验内容,实践方式众多,教师结合学生心理做推演设计,势必能形成更强大的心理冲击,让学生主动展开学习体验。实验与生活对接,学生感觉更为亲切自然,接受起来更为顺畅。

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后,其感知体验会更为深刻,所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为学生推送更多的操作性任务,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如教学《果蔬雕刻》时,学生对果蔬比较熟悉,但对雕刻没有太多体验。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合适的果蔬,如南瓜、萝卜、冬瓜、西瓜等,参与雕刻活动。为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热情,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观察与思考问题:“这些果蔬雕刻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进入观察阶段,教师从技术的角度做介绍,要求学生展开模仿操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操作环节,学生先观看教师的示范,然后进行个性探索。教师要求学生先雕刻一些简单的图案,或者一些汉字,学生逐渐找到操作的感觉。

上述教学,教师给学生提供现场观察的机会,从技术角度做出引导,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学生有了操作兴趣,逐渐找到灵感,无疑能够形成更多的助推力量,促使学生自然建立生活实践意识,在探索中形成学科能力。

四、对接实践达成活动目标

实验本身就带有实践意味,实践操作也有实验的内容,如何将二者融合处理,教师需要做出更多的教学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带有实践属性,教师在对接生活时,要给学生准备更多手工操作、实地观察、社会调查、材料搜集、实验验证的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实践,自然进行实践活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探究和组织,使学生的学习训练呈现高效性。

学生对生活实践活动有较强的敏感性,教师对接学生生活认知基础进行活动设计,学生反馈会更为强烈。如教学《我是小小发明家》时,教师给学生留下课外实践发明任务:“深入生活中,对身边的事物做细致观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拼一拼‘缩一缩‘扩一扩‘连一连等方式,找到发明的思维切点,并尝试做实践发明,将发明探索过程记录下来,参与课堂交互活动。”学生对生活实践发明有更高的期待,自然能够顺利进入操作状态。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对学生的发明进行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方面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的实践发明成果不断诞生。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生活实践发明活动任务,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学生大多会潜心研究身边的事物,从发明创造的角度展开创意思考和探索,不管发明结果如何,其探索过程都是具有学习价值的。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