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疫情”蔓延与高校舆情应急治理体系建构研究1

2021-11-10 08:59樊红潮龙屏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樊红潮 龙屏风

摘要:“信息疫情”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相伴产生的社会现象,它对社会稳定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各高校需结合办学实际,做好“信息疫情”有效防控,严防“信息疫情”向校园蔓延,并在科学认识和把握“信息疫情”生成、蔓延、防控和治理规律的基础上,在各环节有效应对,如构筑校园网络空间的“防护网”、织密舆情信息搜集的“监测网”、扩大多方协同发力的“联动网”,建立健全校园舆情应急治理体系,坚定维护高校网络空间治理的安全稳定和谐局面。

关键词:“信息疫情”;高校舆情;应急治理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召开的研究会上,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直译过来为“信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信息疫情’是在传染病疫情背景下,包括谣言、小道消息在内的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社交媒体、互联网以及其他通信技术快速传播的现象,导致人们难以发现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和可以依靠的指导,并妨碍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信息疫情’最直观的后果,是引发公众非理性的恐惧心理,甚至是大规模的社会恐慌,并最终对社会稳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另一战场的预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2]。因此,各高校单位当主动自觉结合办学实际,做好“信息疫情”有效防控,严防“信息疫情”向校园蔓延,并在与“信息疫情”的斗争中建立健全校园舆情应急治理体系。

一、“信息疫情”蔓延:网络舆情监测的密集区

实践证明,“信息疫情”蔓延,会加大线下疫情防控工作难度,甚至会撕裂在世界范围内的抗疫共识,加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作为高校,当承担社会主体责任,守好教育阵地,对“信息疫情”密集进行网络舆情监测,这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识破美国“甩锅”闹剧的政治把戏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为推脱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一些政客多次大搞溯源工具化、病毒污名化、疫情政治化,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政治闹剧。如,2020年3月30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但是,美国却不顾科学依据、颠倒是非,继续炒作“实验室泄露论”,叫嚣病毒发源地是中国,甚至拉拢、联合一些国家与组织,不断抹黑中国。从美国散布“中国病毒论”,到要求在中国展开第二次新冠病毒溯源调查等,均是将“疫情政治化”的直接体现。从全球视野来看,这是“信息疫情”中最大的“毒害”,如果任其发展,造成的恶果甚至会超过新冠病毒本身对全球发展带来的破坏力。因此,高校当密切关注相关局势,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正确甄辨,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谣言的正确态度,这既有利于用好中国抗疫的生动教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又有利于在与“信息疫情”斗争过程中,引导学生识破“美式甩锅”闹剧的政治把戏,并向学生渗透培养总体国家安全观。

(二)帮助学生群体做好自我防护与积极心理调适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学生群体安全,是疫情背景下各高校的重要职责。这既需要引导学生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严格践行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也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消极情绪,克服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因素影响,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自媒體时代,手机日益成为多数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配置或需求”,一旦学生接触并无法辨别“信息疫情”,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转发后,极易造成学生群体的集体发酵,为校园线下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和工作负担。因为这些谣言或小道信息的传播,会引起本校及其它高校学生均会产生紧张、怀疑、害怕等消极情绪,加之学生群体数量庞大,有可能会导致“信息疫情”加速传播。因此,对高校而言,遏制“信息疫情”蔓延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帮助学生做好自我防护与积极心理调适的现实需求,更是避免“网络舆情堰塞湖”现象发生的政治要求。

(三)净化网络环境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局面

大学校园的开放、包容、多元等特点,在疫情背景下,也让“信息疫情”蔓延有了可乘之机。如通过学生社交平台或交际圈,散布封村、封城等虚假防疫信息,引起学生不必要的恐慌与焦虑。尽管高校对校园专用网络与信息监测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完善,但是,净化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校园敏感词语监测等工作,仍面临各种困难与现实挑战。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会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谐的局面造成威胁。因此,高校既要守好线下阵地,全力防范新冠病毒传入校园,又要重视网上阵地的抢占,识别、破坏、打击“信息疫情”在校园内的传播路径与方式,及时澄清客观事实,让谣言、小道消息等来源不明或无从依据的网络信息“无处可藏”、“无处可逃”。这对于净化优化高校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空间至关必要且十分有益。

二、“信息疫情”防控:舆情管控引导的被动区

在高校疫情防控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遏制“信息疫情”在校园的蔓延,已经得到重视并应对。但是,受网络监测信息范围有限、舆情反馈上报较为滞后、主体媒介素养仍需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高校在“信息疫情”防控中仍相对具有被动性。

(一)网络监测信息范围有限

主要表现在:一是使用平台方面。当代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平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既有微信、QQ、微博等相对普遍使用的平台,也有到梦空间、Keep、哔哩哔哩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相对个性化平台。而且,这些平台使用的用户数据,高校没有权限进行信息监测。二是信息渠道方面。学生群体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介的官方报道仍相对关注较少,对学校宣传部、学生处等官方媒体平台发布的疫情防控通知要求,存在未认真阅读或不重视情况,加之一些自媒体为了提高阅读量和转发数,采用“标题党”的做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或兴趣关注点,博取学生眼球,抢占了一些高校监测的信息空间与资源。

(二)舆情反馈上报较为滞后

高校在舆情信息收集方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相对还不够成熟,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群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这些途径反馈的舆情信息一般都存在相对滞后性。例如,透过媒体镜头,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感动了许多当代大学生,也激励他们想有一些机会或平台从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这就让“‘中国志愿者协会’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谣言,在部分高校学生群体中开始传播,当学生干部反馈给学校辅导员及有关部门,最终核实并无“中国志愿者协会”这一机构后,这一谣言已经在部分学生的微信群或朋友圈中不断转发,这就为及早识破谣言、减少传播,以及避免学生盲目参与或受到欺骗造成了阻碍,错失了最佳时机。

(三)主体媒介素养仍需提高

有效应对“信息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高校不断提高学生主体的媒介素养,确保学生在网络信息甄别中存在疑虑时,能够主动向老师或有关部门求证,并及时得到正确解答。例如,无锡江阴学生疫苗接种现场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后,被部分人标以“中学生打疫苗出事了”等标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转发,并对疫苗质量产生疑虑,也造成高校部分学生对继续打新冠疫苗产生犹豫心理或观望心态,但这些学生并没有主动求证或求助,而是选择了自我判断消化,或征求同学朋友的看法。再如,有学生在假期安排了出行旅游计划,为了尽快拿到核算检测结果,竟然在微信群里相信只要额外付费就能实现“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快速出核酸检测結果”等信息。可见,部分大学生在辨别“信息疫情”时仍不够理性,易于被误导。

三、“信息疫情”治理:建构应对体系的守护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信息疫情”更加复杂多变,这倒逼高校必须在与“信息疫情”的斗争中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补齐短板。科学认识并准确把握“信息疫情”生成、蔓延、防控和治理规律,并从相应环节有效应对,可构建完善高校舆情应急治理体系。

(一)构筑校园网络空间的“防护网”

构建高校校园网络空间的防护网,主要是指从优化、净化网络空间层面,在生成环节中,尽可能避免“信息疫情”传入校园,提高抵御能力。具体要求:一是要增强校园网络空间的用户黏性。尽管微信、微博等平台在高校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体,但是,高校自身开辟的网络空间场域不容忽视,必须在增加底气增加信心中完善建设,发挥应有的网络管理责任与效益。例如,近几年,易班作为大学生线上网络活动社区平台,逐渐活跃在各高校校园。易班与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团委等部门的信息与服务整合,能够留住或扩大大学生用户群体,而且各高校本土化建设的个性功能,增加了用户黏性。更为关键的是,易班用户必须是各高校审核后方可使用,且用户数据可控,用户主体可查,这就让易班网络空间成为高校网络空间中的绿色安全场域,切实提高对“信息疫情”的免疫能力。二是要不断提高学生主体的媒介素养。“信息疫情”传播的主体是人,所以必须提高网络主体的媒介素养。高校当清醒认识到,面对舆情危机,“删除”“劝导”等方式不但不利于舆情导向,反而有可能助推舆情发酵。因此,必须从严从实常态化推进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提升。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网络群体“主客观”加工之后,我们在网络中看到的“真像”并不等于“真相”,应当警惕避免“网络蝴蝶效应”的发生。[3]

(二)织密舆情信息搜集的“监测网”

织密舆情信息搜集的监测网,主要是指在“信息疫情”传播环节,提高监测能力,及时反馈上报,争取尽早处置赢得导向主动权。一是要分层设置细化监测主体。要构建学校—部门—教师—学生分层监测体制机制,确保职责明确,对话机制畅通。同时,也应细化监测主体,如统一招聘和培训一批学生信息员,以学生宿舍楼栋,或学生宿舍楼层,或学生班级,或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细化监测主体与网络空间区域。二是要顺应形势扩宽监测视域。要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化活跃的平台与社区,培训引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隐性”加入其中,定期或不定期查阅相关情况,提高线上信息监测搜集能力。三是要关注辟谣平台提高监测判断能力。例如,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由微博联合公安部推出的全国辟谣平台,等等,高校当定期关注并查看所发布帖子中所指的谣言,提高对“信息疫情”的甄别判断能力。

(三)扩大多方协同发力的“联动网”

扩大多方协同发力的联动网,主要是指在“信息疫情”防控和治理过程中,开阔治理格局,凝聚防控力量,多方联动、协同发力,增强高校对“信息疫情”的免疫能力。一方面,校内各部门各主体需联动发力。例如,教师要带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轻易相信微信群等发布的图片、视频内容,并动态关注官方辟谣平台的信息,利用课堂或课间休息机会,引导学生对“信息疫情”加以理性认知和批判;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可借鉴和使用“避免网络诈骗”等已有的教育宣传经验与做法,提高学生警惕“信息疫情”危害的意识。另一方面,校内校外也需加强沟通联动合作。政府、社会、家庭,也需要加入到联动应对的行动中来,发挥相应的功能,作出应有的贡献。如学生接触到“信息疫情”中的有害信息或不良言论,家长要以平等的网络主体身份,进行适当劝导,并尽可能告知学校老师或有关部门,避免扩大传播范围;政府要组织公安部门等,整治网络环境,提高“信息疫情”发布源头追查能力,加大打击力度,规范网络空间秩序;社会各企业或各媒体单位,要及时补充缺位,增强责任意识,可将过滤筛查的“信息疫情”数据与内容,及时反馈给高校,以便提前做好预警或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徐剑、钱烨夫:“信息疫情”的定义、传播与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0):121-134.

[2]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24(001).

[3]潘中祥:“网络疫情”防控与“网络疫苗”培育体系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1(46):21-27.

[4]郑智斌,周丽:社交媒体中“信息疫情”及强治理实践[J].传播观察,2020(09):30-35.

[5]杨超:新时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理路与化解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9(06):118-112.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20GXSZ17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20XMK10);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2020d15)

作者简介:

1.樊红潮(1990—),男,陕西大荔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龙屏风( 1976-) ,女,湖南长沙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