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仅20 万年

2021-11-11 21:23
中外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奥陶纪冰盖古生物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4 亿多年前地球史上出现的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 万年之间。这一成果,为人类精确研究大灭绝的成因和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 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 亿多年前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第一次。这次大灭绝重创了海洋生态系统,导致当时85%的海洋生物物种灭绝。科学界普遍认为,此次生物大灭绝与冰川作用有关,但其持续时间、过程和具体发生机制等,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科研团队历时8 年探索,在我国云南永善县发现一个连续完整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这段地层完整保留了首次生物大灭绝期间的化石沉积物记录,研究人员对其中保存的化石进行研究,并对岩层进行精确定年,最终发现,奥陶纪末的这次大灭绝,发生在4.431 亿年前到4.429 亿年前的20 万年间。

“20 万年在地质历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这一时期形成了大规模冰盖,总规模达到1.5 亿立方千米,是今天地球南极和北极冰盖总和的6 倍以上。当时,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 至150 米,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此项研究主要组织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詹仁斌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固体地球科学》上。

猜你喜欢
奥陶纪冰盖古生物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浅谈提升重庆奥陶纪经营管理的对策
原角龙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塔西南坳陷奥陶纪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
全球奥陶系底界的“金钉子”问题及我国特马豆克阶(Tremadocian)的划分与对比
南极洲冰盖不减反增
我的古生物博物馆之行
古生物博物馆的红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