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唐氏筛查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1-11 01:40
医药前沿 2021年28期
关键词:唐氏产前检查高风险

刘 岩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有先天愚型之称,是指多出1条21号染色体,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疾病。唐氏综合征不仅会引起胎儿出现缺陷,出现脏器发育不全、生长发育障碍、智能落后、畸形等表现,同时胎儿流产率较高,占60%左右,严重影响我国人口质量,带来巨大的家庭及社会负担[1]。唐氏综合征属于先天性发育缺陷,无法利用药物改善症状,通常其发生与母体有关,高龄孕妇、卵子老化发生风险较大,且与烟酒刺激、用药、辐射等有关,还与人口水平相关,发生率发达国家明显低于落后国家、城市人群低于农村。开展唐氏筛查产前诊断,及时发现异常胎儿,及早终止妊娠,对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50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中期孕妇作为对象,评估唐氏筛查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50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中期孕妇(孕15~22+6周)。根据唐氏筛查结果分组为低风险组(445例)、与高风险组(55例)。低风险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0.56±4.25)岁,孕周15~22周,平均(18.56±2.31)周。高风险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28±4.56)岁,孕周15~21周,平均(18.28±2.2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孕妇均接受孕中期唐氏筛查;②针对高龄孕妇、不良孕史、高风险筛查者在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羊水穿刺检查;③未接受羊水穿刺检查者加强随访。排除标准:①孕妇存在认识缺陷、精神障碍者;②孕妇发现重大脏器病变者;③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

1.2 方法

唐氏筛查:采集孕妇空腹静脉血3 mL,经离心处理(转速3 500 r/min、时间10 min),获取血清,在零下20 ℃冰箱内保存,需确保获取样本装载试管完好,未发生污染、溶血现象。利用PE1420D时间分辨仪测定血清样本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游离雌三醇(uE3)含量,并采取配套风险评估软件,参考孕妇年龄、孕周、体重、末期月经等综合评估,最后获取评估风险值。

正常标准:AFP 0.41~2.49 MOM之间判定为正常;HCG 0.26~2.49 MOM之间判定为正常;uE30.5~2判定为正常。

对筛查高风险者、高龄孕妇、不良孕史者在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深一步探查,开展羊水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最终取得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1)对筛查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相比较:分别有胎儿死亡、流产、早产、先天性疾病等。(2)比较分析筛查高风险组的孕妇,不同妊娠结局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低风险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例)

2.2 高风险组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相关指标比较

高风险组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清β-HCG、AFP、uE3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高风险组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高风险组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β-HCG/(IU•L-1) AFP/(μg•L-1) uE3/(ng•L-1)正常妊娠 46 1.58±0.56 1.22±0.68 1.06±0.39不良妊娠 9 2.36±1.17 1.85±0.84 1.59±1.32 t 3.119 2.446 2.322 P 0.003 0.017 0.241

3.讨论

在社会经济水平及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升下,优生优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唐氏筛查成为产前检查的重要项目。唐氏综合征作为一种染色体疾病,是指第21对染色体多出一条,正常者为一对。唐氏综合征孕妇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的风险极高,胎儿存活率低,存活患儿存在明显的生理缺陷及意识障碍等表现,例如,出现眼距宽、唇裂、头围小、四肢畸形、马蹄内翻等,而意识障碍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疾病、口吃,智能落后等方面。存在缺陷的患儿喂养困难、免疫力差,容易受到疾病、感染侵袭,存活率低,进而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2]。

研究证实,唐氏综合征是母体染色体异常而造成,目前尚无治疗的方法,但利用产前检查将唐氏综合征胎儿筛查出来,实施终止妊娠,可控制及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3-4]。具体方法为:在孕最佳孕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开展离心处理后利用化学发光仪测定AFP、HCG、uE3,并结合孕妇孕周、体质量,利用配套风险评估软件获取风险值,预测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或神经缺陷。唐氏筛查具有操作便捷、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且经济性强,故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5-6]。

AFP是一种胎儿特异性球蛋白,可起到对糖蛋白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避免母体排斥胎儿,通常正常孕妇孕中期AFP水平会明显提升,在孕21周逐渐降低,该指标含量过低是对胎儿脏器异常发育的有效反映[7-8]。B-HCG为唐筛的重要指标,患有唐氏综合征者HCG值会明显升高,影响胎盘血流灌注,进一步引起早产、死胎等[9]。本文结果:低风险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87%)较高风险组(16.36%)低(P<0.05);高风险组孕妇中中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清β-HCG、AFP、uE3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原因是,受到胎儿肾上腺皮质发育的影响母体身体各指标出现变化,不良结局胎儿发育不良,引起母体β-HCG、AFP、uE3水平出现变化[10]。

综上所述,开展唐氏筛查是一种可行的产前无创检查手段,从中掌握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预测妊娠结局,及时将异常胎儿检出,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实现优生优育的国策。

猜你喜欢
唐氏产前检查高风险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睿岐喘咳灵治疗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证经验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