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出土美食

2021-11-12 01:48杨忠明
中外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物油酒器酒香

□ 杨忠明

20 世纪50 年代,福建出土了煎盐器具,显示公元前5000~3000年的古人已经在煮海水取盐。盐能调出鲜味,古汉字“盐”由“臣(官吏)”“人(工人)”“卤(卤水)”“皿(煮盐的器皿)”四个部分组成,含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上海浦东有的地名如新场、大团、六灶、三灶、盐仓、咸塘港、东仓桥等都与制盐有关。

1960 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画像石上有豆腐作坊。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之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叫“膏”。脂较硬,膏较软,古人用的植物油有杏仁油、柰实油、麻油,《千字文》里的“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告诉我们古人的饮食取向。

1972 年,考古人员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颜色发黑、钙化得坚硬如石的饺子及一个直径19.5 厘米的馕。馕出土时碎为12 块,土黄色,已经脱水干化。这个在馕坑中烤出的馕,原料为小麦粉,和现在新疆人日常所吃的馕完全一样。

1974 年,江苏句容县“宝宝墩”发现了距今2800 年前的西周平民古墓,墓里出土的一陶罐已石化的鸡蛋曾让专家兴奋不已。这证明,此时期普通百姓已开始养鸡了,平民也能吃得上鸡蛋。

1999 年,考古专家在湖南沅陵县虎溪山2000 多年前的汉墓里发现美食竹简,其中烹肉食的方子多达148 条,详细记载了菜肴的烹制过程。记录的肉食原材料有马、牛、羊、鹿、犬、鱼、鹊、鸡、雁、鹦等。关于植物的有葵、茈、糯米、黍等,调味品有盐、酒、肉酱汁、菽酱汁、姜、木兰、茱萸、醯酸等。

2002 年,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 年前用小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面条,倒扣于一只红陶碗里。

2003 年,陕西西安市发现了一座古墓葬,出土了两件高78 厘米的西汉铜钟(“钟”字古做“锺”,酒器),盖口生漆密封。专家清理时发现,其中之一外壁处有液体渗漏,散发出淡淡的酒香,把钟盖打开,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经鉴定,这26 千克美酒已封存了2000 多年,考古学专家说,“古酒中含有十几种奇特的物质至今无法破译。”2015 年西安地区发现金代墓葬,出土的梅瓶的口还是封着的,里面有酒,从液体的样本来看比较清澈。2003 年和2012年,考古人员分别在西安市北郊和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出土了西汉和西周时期装有酒水的酒器,密闭性依然较好。

2010 年,西安一座战国秦墓里曾出土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还浸着数根肉骨头,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盛有疑似“酒”的青铜锺。联想到宁夏中卫汉墓曾出土了几串肉串、烧烤炉等物,不禁莞尔于古人“喝汤、饮酒、吃肉”亦“一个都不能少”。

2015 年,河南一处工地挖出了三粒疑似宋朝的古莲子,大小如花生,外表呈黑褐色,手感光滑坚硬。古莲子打开之后肉呈白色,中间一丝绿色,和现在的莲子基本一样。

猜你喜欢
动物油酒器酒香
苗家米酒香
一切都源于酒香扑鼻的灵感
动物油跟植物油哪个更健康?
银离子色谱柱用于食用油成分分析的研究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穿越时空的酒香
唐代酒器“双鱼榼”
长亭外,十里酒香
B4RM4N智能调酒器
动物油与植物油的凝固变化对植物油的鉴别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