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11-12 06:18唐棱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唐棱棱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教育也备受重视,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健全完整的人已成为教育家、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心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国外通识教育理念开始逐步引起各个高校的重视。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英文译名为“general education”,其理念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高等教育重要内容之一。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人们对通识教育展开越来越多地讨论和研究。学者们感慨于现代大学的分科太过精细专门、知识割裂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出培养学生能认识不同的学科、能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能独立思考,最终培养出完整完全的人的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一百多年的实践改革中,通识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如今,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由专业课、通识课、自选课三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的平均比率达到35%以上。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我国大学对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起步虽晚,但近三十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迅速,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民族地方高校中,缺乏同类院校的改革经验的借鉴,通识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也容易流于形式,较难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二、民族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通识教育理念、价值认知不足

经过笔者调查,在民族地方高校中,85%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通识教育,不清楚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价值是什么,对待开设的通识课程也只是作为修满学分的普通选修课来对待。学生学习态度马虎,不认真听课,有的甚至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或者完成别的学习任务,很难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识课的授课老师,不清楚通识教育的内涵,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价值意义认识不清晰。授课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价值的认知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授课的内容、方式和授课的热情。

(二)课程设置杂乱,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在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中,一般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校在设置课程时,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会开设较多的通识课程。这些课程设置多而杂,缺乏系统性,缺乏明确的课程总目标,从而导致课程的划分以及单一课程设置欠缺科学性和目的性。这一点在公共选修课中体现尤为明显。公共必修课是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而设置,公共选修课由学校自主设定。一般情况下,公共选修课多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开设或是教师根据个人的专长开设,常常忽略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开设缺乏体系,忽略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及对专业技能以外的人文教育。

(三)缺乏具有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课程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互为补充,才是丰富、完整的文化体系。民族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往往不够重视,在通识课程的开设中关于民族地方文化的课程寥寥无几。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在今年一学期开设的五十多门公共选修课中只有《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一门是涉及到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的,可见一斑。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授课模式以老师讲为主是通识课堂的普遍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的课堂,学生被填鸭式地教学,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为是针对非专业的学生授课,部分教师对通识课程重视度不够,也没有花很多心思准备授课内容,导致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全面,教学手段单一,单纯地讲授,缺乏丰富地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通识教育激励机制的缺失

民族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普遍缺乏激励机制。对通识课缺乏政策方面的照顾和优势,比如评职称、工资待遇这一块,通识课程的上课报酬跟上其他课程待遇一样,上通识课又占用晚上老师休息的时间上课,所以老师们在申报和教授通识课时,缺乏积极性。通识课的学分比较低,学生选一门选修课一般一到两个学分,学生们选课积极性也不高。

通过上述民族地方高校存在问题的分析,参照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做得好的方面,提出以下策略。

三、民族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向师生普及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引起重视

针对师生对通识教育理念、价值认知不足的现象,民族地方院校需要向师生做宣传和普及工作。诸多的授课老师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意义、价值并不十分明晰,常常误把“通识”作为通用的、常用的一般知识看待,“通识”指的是融会贯通的知识,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贯通。“通识教育的要义之一是求通,目的是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比较广博的知识体系,不是肤浅的、彼此孤立的碎片化知识,强调的是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不但要追求一门课程各章节之间的通、不同课程之间的通,而且要追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传授融会贯通的知识,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完整、全面的发展。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指出,通识教育的宗旨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应具备四种能力,即“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通识教育重在“育”而不在“教”,注重人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育。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划分,它给学生提供的选择是多样的。学生们通过自主、多样的选择,得到自由、丰富的成长。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方式,能减少并防止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既是“大学精神”(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课程实现方式,也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二)明确通识课程设置目标,依据课程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哈佛大学对通识课程的定义是“一种综合传统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载体和主渠道。教育目标和价值的有效实现有赖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显得至关重要。张寿松先生指出:“不同的大学应该根据其本身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确定通识教育的大目标,然后依据大目标来确定通识教育应涉及的学科领域,由此来选择所需开设的课程及其目标。”民族地方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便于通识课程的开展,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通识教育总目标,在此目标下开设课程。

(三)开展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课程

在我们国家汉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少数民族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但与汉文化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互补,才是中华民族完整的文化体系。民族地方高校在开设课程时应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开设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发扬、传承,与汉文化互为补充、发展。所在地为贵州黔南州的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可以充分的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建立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比如水书的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四)教学模式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

老师主讲、单一的教学模式,普遍地存在于通识教育课堂当中,学生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图片和相关音乐,适当地增加分小组讨论学习、户外实践操作等学习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等方面做相关知识点地拓展,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师待遇,适当增加通识课程的学分

民族地方通识教育的教师待遇普遍不高,和其他常规课程报酬持平,但是通识课占用教师晚上的休息时间,所以教师上课积极性普遍不高,提高上课报酬是提高教师授课积极性的一个可行办法。地方院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除了增加报酬,在评职称方面也可以适当加分。在学生学习方面,适当地增加通识课程的学分,可以引起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结语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建设起步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完整成熟的体系,吸取国内外高校做得优异的地方,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通识课,在探索中前进,通识教育的发展成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