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节俭观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1-11-12 06:18李书锦李箭飞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李书锦 李箭飞/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大学生节俭观是目前大学素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升,社会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难免都会沉醉于优越的物质生活而逐渐淡忘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主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素质品德如何对于我国社会风气的整体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勤俭节约不是一种口号,更不是在某些事情上做做样子,真正具备勤俭节约品质的人,能够在生活的各方面突显对物质基础的珍惜。很多大学生在谈到节俭观时都会有这样的惯性思维,认为节俭是在生活条件不好、我们的物质生活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应具备的品质,但是从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上来看,不论是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还是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都崇尚节俭,节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节省物质基础避免浪费,同时节俭的生活作风也能够不断锻炼人们的心性,由此可见,节俭绝非某些特定时间节点才应宣扬的品质,它是我国众多传统美德中值得我们永久坚守的正确价值观念,大学生是否具备节俭观,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处处体现节俭的生活特点,这对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培养大学生节俭观念,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节俭观现状分析为入手点,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进一步引出未来大学素质教育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节俭观培养工作。

一、当代大学生节俭观现状分析

其实当前大学生节俭观念缺失、生活中铺张浪费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学生校内外生活中来进行分析。首先,从当前大学生校内生活现状上来看,最显著的浪费情况体现在水电资源以及粮食浪费方面,洗漱、洗衣服、日常打扫等用水活动中,不重视定量用水,不重视控制用水量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同学甚至以学校自来水不收取水费作为浪费水资源的理由,这实在令人无法接受。而用电浪费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情况就是非必要情况下的教室及寝室照明,我们经常能够在天气晴朗、光照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看到很多教室或者寝室亮着灯,尤其是寝室,即使寝室用电在超出标准量后需要支付电费,同学们依旧不以为然,进一步突显了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我们在同学聚餐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铺张浪费的问题,作为大学生将社会宴请活动中的不良风气代入校园,没有考虑实际需求大量点购菜品,最后造成严重的食物浪费,这种情况都是非常常见的。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成年人,其校外消费观念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节俭观现状。当前很多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有较强的攀比心理,具大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比例逐年升高,这也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具有很大的攀比心理,在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等一系列高消费活动中,很多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攀比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节俭观念的缺失。

二、高校大学生节俭观念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层面原因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环境都比较优越,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而在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生活及消费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品质教育工作,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对孩子所进行的家庭教育往往少之又少,很多家长都想要通过优质的物质生活来弥补对孩子生活照料上的不足,但恰恰是这种行为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任何事都可以花钱解决的意识,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节俭观缺失的重要原因。另外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老师”其自身榜样没有做好也是导致孩子节俭观念缺失的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以身作则,自己在生活中就存在铺张浪费的情况,这样自然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二)社会层面原因

我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社会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口袋里的钱逐渐多了起来,自然就想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大学生在这样的多元化社会态势下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诱惑,对于大学生而言,不正确的道德观念正在侵蚀其纯洁的心灵,尤其是在大学生活中,学生脱离了家长的实际管控,在很多情况下会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严重影响,比如,大家都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那自己也要如此,其实不论是大学生还是普通群众,社会环境对于其心志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三)个体层面原因

从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因素上来看,大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其尚未经过社会的洗礼,心志方面尚不完全成熟,因此其大学学习生活中是非常容易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的。当前多数大学生本身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是非分辨能力,甚至认为自己当前能够享受到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理所应得的,把铺张浪费、跟风攀比等不良思维当做正常现象,这与当前大学生群体对辛苦劳动的认知程度偏低有绝对关系,很多大学生认为赚钱很容易,根本不能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而仅凭“张张嘴”拿到的生活费,在消费过程中自然不会过多考虑赚钱的辛苦,也就导致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养成节俭观念。

三、高校大学生节俭观培养对策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节俭观的重要措施

大学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实际行为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学生互相攀比也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某一件事,自己不想与其他人不同,而我们想要进一步强化节俭观的培养自然应该从节俭朴素的校园文化风气方面入手,应该将节俭朴素作为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来进行称颂,让同学们了解到怎样做是光荣的,而怎样做是羞耻的,要通过一系列社团特色活动来进一步烘托校园节俭风气,全校同学共同参与到节俭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来让学生们处在一个积极的生活环境之中。

(二)加强国情教育,认清当前实际情况

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主要还是因为其自身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同学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难想象我国社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并不是发达国家,我们很多地方的同胞仍然维持着较低的生活水平,因此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我国国情的教育工作,通过这样的教育手段来让学生们意识到节俭的重要性,通过强化相关方面的教育也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节俭的生活行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推进作用。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不了解食物产出过程的艰辛,浪费食物的情况就很难改变,不懂得劳动的辛苦,铺张浪费的消费观也很难改变,因此我们要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让同学们体会到劳动艰辛,目前来看最有效的社会活动就是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包括食堂兼职、校内商店兼职等,通过在一系列兼职岗位上的工作来了解劳动的艰辛,例如在食堂兼职,让学生体验清早起床就来到厨房热火朝天制作食物的艰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日常饮食生活中避免浪费食物。通过兼职来赚取报酬明白父母赚钱的艰辛,并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自身的消费观念,保持节俭理性的消费态度。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节俭观现状引出导致当前大学生节俭观缺失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的原因来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希望高校能够进一步强化节俭观的培养工作,共同推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