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典藏在图书馆图书管理中的作用

2021-11-12 06:18杨雪梅川北医学院图书馆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杨雪梅/川北医学院图书馆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形式的书籍逐渐被人们接受,通过网络手段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内容,已成为人们最常见的知识获取途径。尽管电子书籍越来越盛行,但是其存在的弊端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其安全性。人们通过网络获取电子资源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相反,纸质书籍往往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人们对纸质书籍的需求量正在逐步下降,而现阶段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对纸质书籍的阅读,提倡对纸质书籍的每日阅读成为现阶段首要的宣传任务。尽管电子书籍成为大势所趋,仍然还是有一部分读者热衷于纸质书籍,而对典藏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为了适应广大阅读爱好者的实际需求,并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有效性和对纸质书籍的保护。

一、典藏的定义分析

典藏就是根据图书馆中设定的阅读室、浏览室、资料室以及管理室所规定的功能定义,以及其本身具备的藏书原则,将已经编码好的书籍进行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重要书籍的丢失和破损,有效实现对重要书籍的保护。针对出现破损情况的书籍,进行及时的修复。图书馆中的典藏工作,主要就是对现存的书籍进行保护,同时需要保证所存书籍的价值。图书馆图书管理人员秉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日常工作,避免因为自身问题造成的书籍资源损耗,切实保障书籍资源的完整性。

二、典藏在图书馆图书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一)有效实现图书资源的分配

在正常情况下,更高级别的图书馆在建立时所配备的管理设备和管理要求更高,在数量和运行范围上也更占优势。高级图书馆所配备的管理制度相对更加完善,有利于图书资源的分配和管理。针对一些重要的图书资源,制定更加完备的保护制度,避免图书资源的损耗和遗失,切实保障读者的个人阅读利益,有效避免资源的缺失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在书籍资源管控方面,可以方便图书馆管理员对馆内的各类书籍进行分类,实时了解馆内书籍的被阅读和销售情况,为下一步的书籍采购和书籍封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有效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和反馈

图书馆在开展图书典藏工作时,一般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反映真实的图书馆信息。例如,统计每月最受欢迎的图书类型与阅读数量,来分析读者的兴趣点,合理规划相关图书的收藏数量,以满足读者的正常阅读需求。图书馆典藏工作部门通过分析读者每日的阅读情况,精确的把握读者的阅读爱好和阅读习惯,制定相应的鼓励制度,引导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保证读者的阅读质量。同时,针对阅读数据的反应情况,可以为图书馆典藏部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参考依据,有效避免图书馆内部的盲目消费和采购,否则,图书馆内部储藏大量无关书籍,不仅会导致闲置情况的发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还会对图书馆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带来难度,不利于对图书资源的整理和分配。因此,图书馆相关的书籍采集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数据反馈,合理规划采集指标,力求以最小的书籍资源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

(三)有效实现及时清点的作用

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过程中,对现有书籍资源的盘点是一个繁重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在盘点过程中还要做必要的记录,针对外借未还的书籍,要有明确的记录,有效防止相关书籍的遗失;针对损坏或遗失的外借书籍,要有明确的获赔制度,切实保障图书馆自身利益。与此同时,在进行书籍的盘点过程中,针对一些冷门的、内容深奥的、长时间没有读者阅读的书籍,要采取必要的封存措施。针对一些已经遭到损坏的书籍,要及时进行修复;对于无法修复的书籍,采取必要的换新和清除措施;针对在统计数据中长期没有变动的书籍,也可以定期进行清除或封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在盘点书籍过后,采取清除或封存措施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既要保证图书馆自身利益,又要维护读者的个人阅读利益。在进行书籍封存或清除之前,将清除数据表公示于读者;对于已经封存但是读者想要借阅的书籍,图书馆要及时取出并交予读者,切实保障读者的阅读利益。

三、优化典藏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科学合理的典藏方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计算机应用也越发普遍存在于千家万户。因此,传统的书籍典藏已无法满足读者的日常阅读需求,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时,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熟悉当下所盛行的电子信息技术,开设电子阅读浏览室,将相应的典藏书籍进行一定的分类,并放置于电子阅读浏览室中。同时还要做好对电子书籍的备份和保存,避免电子资源的遗失,还要加强对电子阅读浏览室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了解电子阅读浏览室,引导读者通过电子阅读浏览室获取自身所需的书籍内容。

(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现阶段所存在的书籍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在开展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时难度大、连续工作时间久,极大程度上考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耐心和工作态度,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随着书籍越来越多,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增大,因此想要切实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仅是对现有书籍的盘点,还是对馆外书籍的采购以及对电子阅读浏览室的管理,都需要附带饱满的热情。在新型的阅读形式下,相关工作管理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图书馆加强对管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强化员工工作素养,切实保证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岗位相适应。

(三)实行典藏资源的动态调整,实现对典藏资源的动态规划

对典藏资料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是为了保证图书馆内部图书资源维持在一个借书与还书相平衡的状态,最大程度上保证图书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这就要求图书馆对馆内图书资源有良好的把控,针对损坏或遗失的图书资源,进行及时的修复或换新;对于已经封存但是又逐渐被读者接受的书籍,要及时采取开放手段,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同时,对于正在流行而馆内缺失的图书资源,图书馆要进行及时的采购;对于外借的书籍,要做好外借记录,定期提醒读者还书,使借书与还书维持在平衡的状态。

(四)完善相应的图书账目管理工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子书籍越发盛行,与之相应的纸质书籍不论是在出版数量还是价格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纸质书籍价格在逐渐降低。针对这一现状,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内图书管理账目工作的优化,对现阶段纸质书籍的数量和价格有充分的认知,针对不同价格的书籍进行明确的划分,针对价格低而又流行的书籍,要积极进行引进和采购;而对于价格高、阅读效果不好的书籍,要及时进行封存和消除;同时对于馆内现存书籍的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统计,对于新采购的书籍要进行及时登记,避免出现因未登记而被当作淘汰书籍被清理掉。还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员的监督,督促员工高质量完成每日工作,杜绝偷懒耍滑现象,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确保图书账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确保图书文化积极向上

虽然现阶段的网络信息文化发展迅速,发展速度较为迅猛,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人们浏览网络信息的同时,网页上往往会附带一些消极的广告信息,导致其内心思想邪恶化。而图书馆阅读作为神圣的信息获取来源、读者静气养心的重要场所,要求图书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防止消极信息的出现,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为了杜绝网络消极信息对读者内心的玷污和不良诱导,图书馆要加强对书籍质量的把控,加强对优质书籍的宣传力度,对读者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有效避免不良信息对读者内心的影响,切实保障读者的阅读利益。

(六)优化格局

图书馆在开展典藏工作时,对于不必要的书籍,要进行及时的清除,加快馆内图书的循环,有效应对现阶段出现的图书种类与数量倍增的现状。这就要求图书馆根据现阶段的图书类型与相关的期刊反馈情况,优化典藏格局。将现阶段比较受欢迎的书籍摆放在较为显眼的书架上,合理规划新书籍与旧书籍的数量比,力求更加有效的服务于读者,在实现外借书籍与归还书籍达到平衡状态的同时,针对所还书籍出现的破损或遗失情况,要结合相应的索赔体系对读者进行照价索赔,对于逾期未还的书籍,要及时追回并对借者实施一定的处罚,切实保障图书馆自身利益。图书馆内部定期对馆内各类书籍进行清点,结合实际的销售反馈,制定合适的科学化采购指标。同时,为了有效体现图书馆内部管理水平,要积极完善图书馆内部阅读室和电子浏览室的动态配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社会经济与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书籍与纸质书籍的地位正在逐步发生转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而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针对图书馆典藏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要积极改善相关的制度体系,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借阅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图书馆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端正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读者,从而将图书馆典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