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1-11-12 06:18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王 丁/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概述

“道德”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早,上溯可至上古时代道德楷模:尧舜禹时代。“道德”从源头来说,绵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绵延不息、传承至今仍旧影响并融入一代代中华儿女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深究起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蕴含着现代文明的基因,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挖掘和阐释其时代价值,充分了解“道德”的历史沿革、形成与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原始时期,“道“与”德”二字早已出现且分别含有具体含义,是以分开的两个概念出现的且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追溯起来,中间历经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具体于西周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两汉时期定型,经过历代儒家代表人物的丰富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很早就出现了,诸如“礼”、“仁”、“孝”、“爱”等理念,早已经融入华夏族人的血脉骨髓之中。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具体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完善和不断的与时俱进,“道德”的内涵也在逐步地发展完善。如若深究为什么“道德”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无外乎于内含其中的精华:价值理念的支撑。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对应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而言,即这一“道德”既有“精华”也内涵着“糟粕”的成分,而“精华”的部分不仅仅指的是内涵其中的原始内容,而是既有原始的内容,又有加以现代性发展与创新、不断丰富的构成,这些都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的传统道德的精华所在。

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双向境遇

曾几何时,在距今遥远时期的中国,是以儒家“三纲五常”为行为准则,这构成了古代道德体系的核心且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尚存些许缩影,细究起来,这一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历史是有选择性的,只有符合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需求、紧握时代命脉的思想才能延续并焕发生机,因而在新时代这一思想若想获得长足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用之。新时代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导地位,引导主流价值取向,就必须把道德建设摆在核心地位加以建设,持续而有效地弘扬传统美德并不断推进传统美德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思想支撑。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与超越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今以及以后时段内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我们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指明了方向。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在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紧抓现时机遇推进现代化建设就成为了一项重大课题: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道德文化,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批驳错误价值取向,加强思想建设,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这是一项神圣、光荣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当然,我们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基因时,必须坚守古为今用、不断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的原则,需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还要具备批判的精神和智慧的眼光、不断结合时代内容赋予其崭新和丰厚的时代特点,而科学理性的态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总结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方针,我们必须坚持贯彻执行。正是在这一正确方针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把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相对接,让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关于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批判与否定

对于思想、对于历史当中优秀的文化尤其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中华传统道德尤其是凝练在其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历史悠久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我们必须要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创新选择地予以继承,不忘历史并且继承历史当中优秀的大东西才能开辟未来,也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文化、道德持续、更好地向前发展。有了很大的进益,如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但实践不同于李论,在实际的做法中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中国文化上溯可追至五千年前的历史,内涵的文化和道德必定是复杂的,交杂着积极、进步的同时又内含着消极、落后,如何利用、引导着向前发展是面临的一大难题、遭遇的复杂困境。问题总要解决,在对待传统文化、道德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主流价值取向以推动社会持续、有序地向前发展。但是必须对传统道德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区分,对于传统道德中糟粕性内容的批判与否定是必要的,也是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扬弃。

(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

中华传统道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适合当时社会的秩序需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传统道德中的一些内容相继落伍,但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文化基因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精髓。通过古为今用、扬弃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文化、道德持续、更好地向前发展。

1、正确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关键在于秉持正确的立场

在对待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问题上,有一些错误思潮从未间断过:如全盘否定的外来的文化;全盘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这些思想干扰着中国的主流价值形态和正确的认知。实际上,作为核心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态度也经历着曲折的认识过程:从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才真正解决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立场问题,有了很大的进益,如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但实践不同于理论,在实际的做法中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中国文化上溯可追至五千年前的历史,内涵的文化和道德必定是复杂的,交杂着积极、进步的同时又内含着消极、落后,如何利用、引导着向前发展是面临的一大难题、遭遇的复杂困境。问题总要解决,在对待传统文化、道德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主流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核心,坚定立场、继承发展,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需求。

2、对待中华传统道德要尊重文化传承客观规律

历史不是间断和突然呈现出来的,而是源远流长并且一脉相承的,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从历史沿革而来的,故而在对传统文化、道德的问题方面,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而是应该汲取正确的,抛弃糟粕,兼收并蓄,在尊重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讲仁爱、重民本、存小异而求大同等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诸如: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丈夫气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应长久地继承和弘扬,这是构成我国现在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待中华传统道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一个总态度,但现实往往比理论的情况更加复杂,因此我们也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精华的传统道德部分要理所应当的继承,无用的、落后的思想要理所应当地抛弃、同时也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紧密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分析。其次,对“三纲五常”这些紧固人们思想、压迫人民、专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糟粕,充满了负面的影响力的思想,应坚决地拒斥、抵制。这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坚持一个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推陈出新,适时转化。总的来说,要想继续前进就不能忘记历史,只有继承历史中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这也构成了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