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分层教学:中职农业专业课堂改革的新路径

2021-11-12 12:04韩小燕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长江丛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章节分层中职

■韩小燕/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当中职学生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就是就要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已让这些优点推动他们专业的发展。尽管是一样的专业,但门类也是挺多的,运用到的能力与认知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每个人展示的可能。分层教学就是多给他们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爱学习、爱专业。

一、当前中职学生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中职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对接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首先,学生的能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师没能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到的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他们在知识的储备上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体来说,不同学生的兴趣不一样,他们接触的媒体也不一样,电脑、手机、平板、游戏机等,这些都改变着他们的知识结构。换言之,在某些方面有些学生在认知上是超过老师的,当然也会超过班上的其他同学。这时候教师还是采取自己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就不能满足学生对求知的渴望。因此教师可让这部分学生充当教师,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进而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的乐趣。

其次,学生实践上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教师没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对中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发现他们坐不住,讲什么好像都有人不想听。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一遍又一遍,但是这样的现状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当前中职学生的课堂还是以书本内容为主,教师也是尽量让他们识记一些重要的条条框框,一方面应付考试,一方面为他们的今后专业提供一定的理论积淀。但对于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东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密,教师却没能将教室搬进到相应的场景中去。比如说蘑菇的种植,草莓的栽培,家禽的养殖等等,这些与农业专业比较先关的农事都可以成为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在学习《生物多样性》这一章节的时候,大多教师也只是在教室里展示课本上的知识点,再以画面的形式,让学生对认知有一个直接的感受。接着就是做题教师问什么是孢子植物,它与种子植物有什么不同。没有亲眼所见,学生印象当然不深,更何况现在的学生不怎么观察自然。如果教师直接将学生带到教室外,让他们观察如苔藓这样的孢子植物,他们的实践能力就强了,上课的兴致也就不一样了。

最后,学生更愿意彰显个性,教师的教学却在平均用力。两千年前的孔子就强调因材施教,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当前中职课堂还是传统的平均用力型课堂。即,教师面向的中等学生,也以中等的教学进度去完成课本教学,对一些个别的学生却没有进行特别的关注。其实中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都是非常明显的,只有关注每个人的生长状态,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也能真正地体现人本主义教学的观点。

基于以上教学现象的罗列与分析,在中职学校进行多元的课堂分层教学就变得非常必要,甚至迫在眉睫了。

二、在具体章节上分层

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每天都会学到不同的认知,每天都会接触到新的事物,获得多方面的生长。在教师的眼里什么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状况,什么样的能力范畴,几乎都是固定的,他们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他们心目中学生的状态来实施的。其实学生的兴趣、能力、情绪在具体的章节上的能力与认知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可在具体的章节上进行分层,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也改变过去那种固化的分层方式。之前在教学中教师也实现分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相对均等的小组,每个组的小学生都分为A、B、C三个级别,教师也对他们实施了一定的奖励,但是如果让他们长期处于C或者B的位置也是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以中职生物学第一章的《生物的多样性》为例子,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动物、植物、细菌等相关的认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章节是在初中生物基础上的一次拓展,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基本都通过了生物等级考试,因而他们对初中生物的掌握还是可以的。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后,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测试。教师问的题目是鸟的双重呼吸是指什么,大多学生都能答出来是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于是基于这样的认知现状,教师就让原来总体成绩不好的一类学生充当小组的组长,让他们向组里的其他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对疑难问题一一作答;同时也把一些相对难的题目留给他们去解决。原先的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就变成了倾听者,他们要学会去发现问题。明显地,这样的分层将整个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打乱了,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角色体验。比如教师在预习中提到鸟的双重呼吸,组长在讲解的时候,就画了一个家鸽的呼吸示意图。画得很细致,超乎教师的想象,看来只要分层恰当,每个学生都有提升的可能。组长指着画说,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其他学生也能明显地看到这些气囊与肺相通。组长再进一步解释,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时候组长就去问组员的问题,然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明显地,所有人的思维都在跃动着,学生也在不同的层面生长着。

三、在具体活动上分层

中职学生的教学要设置一定的活动,以让学生将认知更好地转化为能力。在中职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认知在生活中、在日后的工作中用不起来;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会交往,会思考,会设计,可当他们一旦进入到工厂、企业、公司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设置真实的情境,没有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充分地展示自己。换言之,就是没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培植他们的多元能力,同时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短板,以扬长可短,促进自我发展。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具体活动时,总是是在走过场,旨在将书本的认知在生活中再现一遍,没能让学生进行进一步地思考。其实在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个人的思维都调动起来。笔者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与观察。在问卷中问学生最喜欢的上课方式是什么。班上几乎所有的男生都选择了社会实践类活动,这也说明了他们在这方面是一个强项,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他们分到A类学生中,以让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地激发,也让他们能更好地带动别的学生。在观察中,教师也发现这样的现象:尽管大多女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好,在单元测试中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活动中无论在具体的操作中,活动的参与度上都不如男生。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他们分到B类中去,让他们虚心地学习。当然女生在理论上的优势也可以促使男生在这方面的努力。以一次的野外活动为例,教师让男生指导学生怎样去认识秧苗与稗草。教师先告诉男生稗草生长的特点,比如一般来说比较高,叶面比较细,比较窄,颜色也比较淡。再由男生去指导女生的时候,男生会勇敢地站在田边,让女生去观察田里有哪些异样的植物,就是跟秧苗不一样的,让女生学着去表述异同的地方。最后,女生再亲自去操作,到田里帮助农民伯伯拔草。教师再让女生说一说劳动的体验,说说自己对稗草与秧苗的感知。大多女生都拔不起稗草,因为在水里的扎得很深。男生又会指导他们怎么用巧劲,怎么去一点点地拔草。明显地,在活动中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要抓住活动的特点与学生具体的状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指点,都得到新的起色。

四、在具体评价上分层

对中职课堂来说,评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怎样的评价就有怎样的生长。在教学评价上中职课堂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能对着具体的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能对学生进行更细致的过程性评价,不能让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甚至有时候教师的不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即,分层性评价。分层性评价旨在让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

以讲《细菌》这样章节的时候,教师布置这样一道题,说说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明显地,这样的题目要分成两个方面去回答,既要说出其优点,又要说出其不足。因此对于A类学生来说,教师要严格些,如果回答得不全面,如果没有将现实生活与具体的认知对接,就不能给予很高的分数,但在评语上又要给他们鼓劲让他们去发现更多的自然奥秘。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要将评价与之前的表现对接起来,只要有了进步,就要不停地鼓励他们。对于一道题来说,它的作用只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回答对与不对,对学生的发展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教师要关注过程看他们的进步度。比如有学生能将优点与缺点都说了三点,明显地,比之前做同类题目时,态度上要好了很多,教师就要肯定他们。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带着放大镜,要能让评价在某些层面上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比如一学生说,细菌当然不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竟然对无辜的中国人民使用细菌战。尽管这样的回答不够全面,但对他来说却是一次创新,因为他说了书本没有说的事例。教师在评价上就要表扬他肯于动脑的精神,也用期许的目光迎接他新的作为。可见评价上的分层是对接学生的内心需要,给他们最好的精神抚慰,给他们最长久的期待。

五、结语

多元分层其实是对因材施教的一次践行,是让学生更好地拓展自己。对教师来说分层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生长的土壤,都能自己舒展在阳光下。对于学生来说,分层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周围都是关注的目光,自己就在最前沿的舞台上。分层之于课堂就是让每一分钟都镌刻着学生生长的脚步。

猜你喜欢
章节分层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