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2021-11-12 17:36贾彩云
散文百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有效性

贾彩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是英语teaching effectiveness或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的汉译,或者说是“有效教学”的名词性表达形式。关于教学有效性的具体解释,学者们虽各有阐述,但其本质是趋同的,有效教学的“效”主要是指三个方面的效:一是指效率,二是指效益,三是指效果。光有效率不行,还必须做到效率高、效益大、效果佳。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效率高”是指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在语文测试中准确率高、分数高。“效益大”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语文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出学生的全面发展。“效果佳”是指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保持一致,通过学习以后,学生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基于此,可知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是丰富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目标导向,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第二种是结果导向,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种是学生发展导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第四种是过程导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种内涵,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收获与发展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

所以,有效教学是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具体情况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能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有效互动,最终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真正的有效教学课堂不是课上得花样多,而是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增长了什么知识,综合素养是否得到了提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有效性与语文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基地,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新课改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都提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知,语文课堂承担着母语教育的重任,有着多重功能和教学奠基作用,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将会影响语文教育重任的是否顺利落实和完成。

如何判断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简单指教师把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毫无遗留地传达给学生或教师将所有精力地投入教学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批改作业的及时、测验的频繁度等,而是指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兴趣到有兴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没有学到或学的好不好,才是关键。应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评判标准,即现代教育提出的三维教育目标——文化知识的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如果语文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会学会知识,是否具备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是否得到升华等,即便教师教得再努力,学生学得再用功,没有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也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课,语文教师应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学会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要转变自我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是课堂“主讲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颠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语文并且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可知,学生才是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将课堂中心聚焦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上。但是也不能陷入一个理解误区。现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把课堂舞台全部交给学生,甚至退出课堂舞台,当起了“观众”,成为课堂教学的“边缘人”,致使整个教学成了满堂的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造成课堂教学过度放任学生,教师的教学作用被忽视,这是对教师角色定位的错误认知。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指导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高更加精细的、富有创造性的指导工作,教师要实现从“主讲者”到“主导者”的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应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点拨纠正,释疑解惑,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开发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程资源是指教师为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逻辑地蕴藏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纸质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结合相关论文和文献资料。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其实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吃透教科书,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练习要素,选择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语文教师自身对教材没有吃透,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清晰,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很多语文教师也忽视了课堂朗读,对教学内容如蜻蜓点水,没有深挖和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语言学家于根元教授指出:“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国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我们并没有一个严格固定的标准来衡量一节语文课什么方式最好,什么形式最有效,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挖掘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普通的课堂千篇一律,有效的课堂应是与众不同的。

3.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背景,创设的具体可感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既可以利用音乐情境烘托,营造情感氛围,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情境的创设不可以喧宾夺主,也不能随意安插,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语文课变为音乐欣赏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了解课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提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进行联想和思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关联点出发进行问题情境设置,参考学生的知识背景,找到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关联点来产生问题,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二是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教育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即“跳一跳,摘桃子”,教学不是一味的拔高,而是在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

4.以兴趣为切入口,激发热爱语文的情感。

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兴趣更是不容小觑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休闲活动,学生才会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魅力有待教师引导学生一一去领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能够发现语文的魅力,爱上中华文化,爱上汉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那么语文学习就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自然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教授特别强调:“好的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生理等特点,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构建民主的语文课堂,实现师生民主对话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再次教师要关爱热爱学生,多鼓励和多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最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

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学习,才能调动其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那么语文课堂就会成为互动型课堂,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核心问题。我国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应是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受益者,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语文课堂中应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