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2021-11-12 06:41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0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风景园林太阳能

雷 静

(广东荣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面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合理应用环境保护措施,全面保障社会发展效益,注重风景工程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都不太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导致施工能源与资源消耗大,加剧环境破坏。在园林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型技术,可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影响,充分发挥出自然环境资源应用优势,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

1.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型技术概述

长期以来,风景园林施工问题比较多,比如投资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所以,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应当深入践行长久稳定发展理念,以资源节约型社会为主,将节能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建设中,以此降低环境污染概率,节约使用能源与资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包括主动型技术、被动型技术。其中,主动型技术多应用到风景园林局部构造中,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布局,科学控制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确保资源与能源循环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必须深入分析园林施工地点,按照园林建设条件、地形因素,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指导园林施工,保障园林建设美观性与合理性。

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节能技术为重要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结合新型节能技术、施工技术,以此展示出技术优势,加强风景园林工程质量,建设满足地区环境、城市发展要求的环保工程。

2.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2.1 注重处理生活污水,补给水资源

按照当前生活状态可知,生活污水产生量非常大,且污水多排放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水资源。为了改善此种现状,从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水资源通过管道引入到园林中,为园林建设提供水资源的同时,水资源利用率也得到提升。此外,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节能目标,应当确保各环节落实度,使其满足节能标准要求。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水资源属于重要节能对象,对植物生长影响非常大。在施工建设期间,合理应用水资源,以此满足植物生长需求。通过应用水资源联合节能型技术,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园林工程水资源浪费问题。施工建设期间,废水产生量比较多,当施工单位未回收利用废水时,就会出现较多浪费问题,不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所以,施工企业要引入先进技术,以此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采用科学方式回收施工废水,实现循环利用,为植物生长提供水源补给。在园林工程中,持续性灌溉植物,确保植物稳定生长。施工人员结合植物特点,选择节能灌溉方式。在施工建设期间,建立具备蓄水功能灌溉渠道,储备雨水,保障后期灌溉工作的有效性。此外,优化传统的灌溉模式也能有效节约水资源,相关人员要结合风景园林固有的灌溉形式,积极引进现代化、新型化、节能化的灌溉设备和灌溉技术,对原有的灌溉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根据风景园林中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以及生长习性,采取针对性的灌溉措施。例如,有些植物在一天当中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可以采用漫灌的形式,但是有些植物适应于干燥的土壤环境,对水分的需求较少。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滴灌的形式对这些植物进行灌溉,改善灌溉形式在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以满足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能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确保风景园林的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在节能型技术的支持下,应该调整风景园林植物灌溉渠道,强化内部渠道的蓄水功能,加强对雨水和其他水资源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彰显出节能新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和效果。

2.2 应用太阳能技术

合理应用太阳能技术,能够转换太阳能辐射热能,通过配置蓄电池存储电能,同时连接供电设施与线路,满足施工设备、照明系统等电力需求。园林施工期间,通过应用太阳能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园林内部采光,促进植物生长。太阳能技术具备安全性、无污染等优势,且自然环境限制影响小,安装便捷,能够简化维修与维护工作。将太阳能技术应用到园林工程中,实现环保与节能目标。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差异大,因此太阳能技术应用问题较多。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因此必须关注通风技术、遮阳技术,降低电力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目标。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因此要关注保温性。在应用太阳能技术时要降低能源消耗,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供暖技术与设备。

比如南方东莞地区,就将太阳能技术应用到园林施工中。在景观园林施工中,由于空间面积大,并且为开放空间,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景观运作的能耗需求,比如景观小品、灯光照明等。景观形态不同,所选择的太阳能材料也不同。比如指示牌、灯光照明,多选择晶体硅材料。景观照明属于施工内容,采用太阳能电池方阵、智能控制器、蓄电池、灯杆组成,每一个照明设施为独立太阳能系统。将太阳能作为能源,受到阳光照射后,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流,利用控制器为蓄电池充电。当需要照明时,蓄电池受到控制器作用,可以向发光体供电,自动控制发光体开启与关闭。

2.3 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

一般情况下,植物浇灌可以应用喷灌、微喷灌技术,以此提升风景园林浇灌效果,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且浇灌技术使用范围广,如图1所示。在风景园林浇灌施工中,可以确保植物浇灌节能性。在风景园林绿化带位置,设置喷灌管道,避免影响绿色植物,确保绿色植物正常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微喷灌技术具备美化环境功能,包括净化空气、防尘除沙,形成特色城市景观。风景园林的灌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灌溉技术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工作,采用喷灌和微灌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加强对植物灌溉工作的控制力度。充分利用喷灌管道和微灌管道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灌溉渠道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加强风景园林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增加风景园林的美观程度。不同的植物因为其生长习性的不同,对光照条件、水分、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利用相应的灌溉技术时,要充分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速率,提高风景园林的多样化。

图1 喷滴灌装置图

2.4 注重园林绿色循环,落实与土地节约

注重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摒除陈旧景观效用理念,落实树种多样性,以此展示出生物物种发展优势。加大园林节约管理力度,实现绿化垃圾的循环使用。比如杂草、剪枝、落叶等,通过高温发酵与堆肥方式,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确保基质回归种植土,确保植物生长态势,同时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益。园林建设与施工中,将死树枯枝为基础,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养料支持。开展绿化节约养护时,注重节约土地资源,以此缓解建筑用地、绿化用地矛盾,消除土地资源紧张影响。园林景观建设期间,严格控制工程面积,实现空间化发展。设置绿化幕墙,建设垂直绿化,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节约率。

2.5 因地制宜,加强落叶枯草的循环利用

众所周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四季更替会出现树叶飘落和枯黄的情况,如果采用传统人工清扫的方式,会增加风景园林中落叶枯草的清理难度,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会加大人力物力成本,对风景园林施工进展和施工工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可以运用节能型技术,对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落叶和枯草进行循环利用,采用相关的节能技术和设备直接将落叶和枯草转化成肥料,加大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在提升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环保效果的同时,也能加强落叶枯草节能处理的力度,能有效改善传统模式下风景园林固有的施工缺陷,降低落叶和枯草对风景园林施工和园区整体面貌产生的影响。此外,可以制定合理的节能环保方案,加强对园林中其他废弃物的处理,控制各类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和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2.6 加强低碳技术的使用

风景园林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低碳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低碳技术是目前园林建设项目全新的节能方案和可靠路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低碳,主要是指减少项目施工所需的能源投入,具体体现在材料的采购、运输阶段,尽可能从本地区获取施工材料,降低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材料浪费、运输成本等。应用低碳环保节能理念可以加强建设过程低碳材料的使用率,降低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的使用。此外,低碳材料技术的使用还体现在项目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的规划设计中,要以提高园林的寿命周期为目的,尽量减少高耗能景观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低碳施工理念还体现在对废弃材料的合理应用中,合理选用材料也是风景园林施工中常用的被动型节能技术,对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再次利用到风景园林建设中,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有助于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比如,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可以回收原有的植被资源,并再次利用有价值的废弃绿植,达到废弃材料充分利用,还可以利用金属废弃物、现场碎石等施工材料,应用低碳施工的理念,可以有效节省施工成本,降低各个施工环节资源和能源的损耗,充分发挥被动环保效果。

3.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应用广泛。在本文研究中,对某城市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城市实行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推广应用光伏发电技术,以此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应用光伏发电技术,能够在风景园林区设置光电转换静电,更好地收集太阳能。采用此种方式,可以降低园林运营电力成本,高效保护环境。在城市风景园林施工前,做好全面勘察工作,设计人员了解施工场地环境特点、地势特点,通过日照模拟计算法,科学计算日均光照时间,通过一体化设计方式,实现优化设计。园林景观施工期间,将太阳能光电转化为景观组,数量超过8个,安装在园林广场内,能够随时收集能源,为喷泉墙提供电能,同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节能效益显著。

4.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将节能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施工中,为了获取理想应用效果与效益,必须优化施工方案。

第一,在优化施工方案时,注重结合节能理念与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建设节能性,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同时分析施工地点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合理应用自然环境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投入。

第二,在施工方案中,合理分配人力与物力,加强人力资源控制与调整环节。针对施工过程问题,制定科学化处理方案,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第三,注重管理节能设备,当节能设备长期存放时,极易产生设备零件变旧问题,对节能设备性能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必须科学存储设备,确保园林施工建设有效性。

第四,在选择节能型材料时,技术人员应当深入分析使用期限与性能,凸显出风景园林施工节能优势,合理应用节能技术,减少材料使用量。在施工建设期间,风景园林建设管理注重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合理应用管理设备,确保节能技术应用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选择使用期限较长材料,确保风景园林施工效果有效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节能型园林属于重要组成元素,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基于实际发展可知,风景园林施工的项目比较多,且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需要通过节能技术,充分发挥出资源能源优势,避免出现资源能源浪费问题。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节能、环保、低能耗为重要发展趋势,所以施工人员工程在实践中要加大创新与探索力度,采用节能技术,实现改良与创新发展。比如应用生活污水,补给水资源;应用太阳能技术、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绿色循环应用与土地节约,以此提升施工建设效果。将节能技术落实到风景园林工程中,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风景园林太阳能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太阳能维修等
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
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