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要基于单元整体视角

2021-11-12 05:20王婷婷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0期

王婷婷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双线组织单元。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教学的抓手。但在在落实语文要素时,一些教师缺乏单元整体视角,采取独立的、片面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聚焦、依托、利用语文要素,对文本进行精准解读,采取从扶到放、反思实践等策略,以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和构建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落实要素;从扶到放;反思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23-02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组织单元。其中,语文要素包含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重要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等,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但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总是从单篇课文入手,缺乏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综合考量。为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应积极地构建整体性、单元性的教学框架,高效落实语文要素。

一、聚焦语文要素,凸显单元整体性

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设置,既依循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身体系,也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原始经验,展现出鲜明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因此,落实语文要素必须要以联系的方式展开,才能凸显语文要素的价值。

(一)精准解读,以明确单元目标

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先确定好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然后根据语文要素精心选择适切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地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关注语文要素指向的能力训练点,明确训练的核心目标。

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典型的阅读策略单元,重在训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面对这样的语文要素,教师不能简单地、模糊地将其定位于快速阅读。究竟要怎样快?快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来推进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关系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在解读语文要素时加以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二学段学生每分钟默读速度应每分钟不低于300字。为了更全面地落实语文要素,编者分别编选了散文、历史故事、说明文和叙事性文本等不同的文体,旨在训练学生阅读不同的文体,提升阅读的速度。鉴于此,教学时,教师可这样确定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一是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二是合理选择默读方法,保障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不低于300字。

有了这样的解读,就能从整体上洞察编者的用意,明晰单元目标,使教学朝着更精准的方向迈向。

(二)梳理联系,以搭建落实层级

统编教材中单元内容的呈现是有层次的。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单元内所有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体目标观照下,明晰每个板块、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种训练需要学生具有中心意识和概括一段话的能力。为充分落实语文要素,教师对这个单元所编选的内容进行统整,设置了三个训练层级。首先,明确概念。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借助典型语段,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关键句,并通过关键句整体把握语段的大意。其次,辨析理解。教学《海滨小城》时,根据《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学习基础,重点训练学生梳理关键句与其他语句之间的联系,并搭建言语实践平台,让学生理解关键句在构段中的作用。其三,迁移训练。在前兩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引导学生尝试给不同的语段分别加上关键句,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内在联系,设置了不同的训练阶梯,真正推动了语文要素的落实。

二、依托语文要素,凸显单元关联性

在单元整体教学思维下,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单元目标进行调整,以凸显单元内容的关联性。

(一)把握文本层次,有扶有放

统编教材为了体现学习的关联性、层次性,设置了精读类课文和略读类课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语文要素,借助精读课文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渗透,借助略读课文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和运用。这样,从扶到放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会复述课文。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时,教师要以课后习题中的表格为支架,先组织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提炼核心信息,完成表格填写,再将表格作为抓手进行复述训练。而《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编者在导读中提出要求:“说说故事中的哪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这要求学生在已经形成的认知经验基础上,对复述的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展开复述。教学时,教师可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的经验进行自主学习。而对后面的两篇课文——《漏》《枣核》,则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运用从精读课文中所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这样从扶到放的过程,既有精读课文中的方法习得,又有略读课文实践运用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复述能力的提高。

(二)梳理板块关联,彼此勾连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单元后面设置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等板块。这些板块具体落实语文要素的要求,引导学生展开练习。教师要善于将课文与这些板块联系起来,前后勾连,使单元教学形成合力。

还是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进行说明。这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趣味故事会”,这与课文学习的复述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教材提出的教学要求是“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教学时,如果单独发力,就无法通过一节课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面课文时,要有单元整体的意识。在教学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细节和心理活动,以凸显故事复述时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提出聆听的要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分享,这样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语文要素,凸显单元构建性

著名教授吴忠豪先生曾经指出:“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语文要素指明了单元语文教学的方向。教学时,教师不能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而要搭建言语实践平台,让学生展开实践,以促进学生言语素养的不断发展。

(一)设置实践活动,在运用中提升能力

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依靠知识的积累而来的,更不是凭空就能够实现的。语文学习需要以知识为背景,经历对语文知识的整合运用过程,从而形成语文能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个单元的“交流平台”总结了简要复述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读课文,理解内容;二是遴选主次,学会选择;三是基于重点,详细复述。可见,简要复述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简单,而是要经历感知理解、辨析遴选等思维活动。如果教师仅仅是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那学生就无法掌握简要复述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教学《西门豹治邺》一文时,教师就要依照简要复述的方法,设置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通读课文,理解内容——设置分角色朗读课文活动,梳理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内容;遴选主次,学会选择——紧扣文本中心,组织学生辨析哪些部分是重点,哪些部分不是重點;基于重点,详细复述——创设情境:假如其他已经逃出去的乡亲们又回来了,要你讲述一下西门豹惩治恶人时的情景,你会怎样讲述?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完全经历了一次言语实践过程,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二)强化深度反思,在调整中发展素养

统编教材不仅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还设置了丰富而有层次的助学系统。因此,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还应该在教学之后增设反思性环节,借助“我是怎样学习这个单元的”这一支架性问题,促进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还是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学时,教师从整体构建的角度设置这样的实践活动。首先,根据“交流平台”总结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略读课文《漏》中最有价值、最有意思的部分复述一下。其次,根据“交流平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回顾复述方法。在单元学习即将结束之际,引导学生对学习本单元所使用的学习方法进行梳理,促进学生掌握复述的方法。有的学生认为,复述课文故事时,不能完全照搬课文的书面语言,而需要根据复述的对象,将书面语言转化成为口头语言来进行复述;有的学生关注到课后练习题,认为可借助编者所提供的示意图、表格等进行复述,这样就能做到完整的复述。最后,教师搭建了“趣味故事会”的平台,鼓励学生现场复述,这样促进了学生复述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在教学内容结束时就鸣金收兵,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这样能再次推动学生的复述思维的发展。

总之,统编教材是以语文要素为串联单元内容的主线。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单元目标以及课文特点,采用适切的方法,从单元整体出发,梳理每一篇课文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有规划、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这样能有效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