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极”思维的哲学与科学基本原理一致性的论述

2021-11-13 00:52马乾天
名家名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无极中子正整数

马乾天

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极”思想的探讨》两篇文章中,给出了“无极”的定义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由收敛自然而然彰显出发散的“无极”模式,不仅适用于事物本身,也适用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亘古不变的绝对状态,体现着对立统一中“同一”的绝对性。由于目前对“中性”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上的,得出的是“人生来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是无善无恶的,是中性的”这种结论。通过这种对“中性”的论述无法解释清楚一些科学的基本原理,比如:数学中零为何跟正整数组成自然数,原子中不显电性的中子为何与显正电的质子组成原子核等,中性与矛盾双方中的一方会因为某些性质的相同而分为一类的情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将哲学和科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统一,就需要通过对立统一的本质对“中性”进行辩证。

一、基于“无极”思维的“中性”分析

《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尚书·洪范》里有洪范九畴,其中第五为“建用皇极”。隋唐时期的大儒孔颖达给《尚书》作注的时候针对“建用皇极”写道:“皇者大也,极者中也。”从《中庸》和《尚书》的理念中可以看出,“无极”是收敛自然而然彰显发散的状态,除了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万物发展的本质,也是“中”。那么便可以进一步总结:“中非中,极非极。中即极,谓无极。”

“无极”是一种由至阴自然而然彰显出至阳的状态,所以跟“阳”有着相同的表现形式,都可以用白色来表示。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分类:在阴、阳和中性的无极这三个基本元素中,由于“无极”表现出至阳,所以“无极”跟“阳”可分为一组,都属于阳。而“阴”自己单独分为一组。

同时,根据“无极”的定义可以得出无善无恶便是至善的结论。那么,在善、恶和中性的无善无恶这三个元素中也会出现相同的分类方式:由于“无善无恶”表现出至善,所以“无善无恶”跟“善”可分为一组,都属于善。而“恶”自己单独分为一组。

通过上述规律,仔细研究其本质,会发现无极、阳和阴三大基本元素其实就是收敛之阳(无极)、发散之阳(独阳)和发散之阴(孤阴)。收敛之阳和发散之阳由于表现形式相同,所以被分为一组。只有“发散之阴”而没有“收敛之阴”是因为收敛可以自然而然彰显出发散,如果收敛彰显不出来发散,那么其本身就是以发散的模式表现“孤阴”。以发散的模式表现“独阳”与“孤阴”,就如同《周易·乾卦》中“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以及《周易·坤卦》中“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所描述的一样,最终的结局都是悔像、败像,便有了“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说法。所以,虽然收敛之阳和发散之阳有着相同的表现形式,但是论其本质,却是完全不同。收敛之阳其实就是“无极”本身,代表“无”。而发散之阳和发散之阴都是在“无极”的基础上迭代了发散,代表“有”。所以同为“善”,也有真伪之分。只有详辨“善”的本质,才能不被伪善的表象所迷惑。就像有些人不会有意识地去做善事,但是会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学习、工作上的事都做好,这样反而是至善之举,而有些人无论学习、工作上的事做得怎么样,都一心想做件大善事,甚至还要进行大肆宣传。这两种情况肯定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无善无恶的客观规律并用之于民,泽被苍生,才是真真正正的“明德至善”之举,正合“无为”之意。而有意识地专门去做善事,往往会造成将善与功德挂钩,求福报、求富贵延绵等,是“有为”之法。这种为善而善的理念就容易造成对学习的忽略,甚至进而推崇“学习无用论”,希望只通过专门去做所谓“善事”来获得功德福报,从而深陷迷信不得自拔。其实一个普通人只要能遵守客观规律进行学习和实践便自有道德,便是圣贤。有诗云:“无极真意不得演,大道万古如长眠。参破至阴显至阳,方知凡夫可圣贤。”

二、基于“无极”思维的“中性”理念在科学上的体现

上述对哲学上典型的矛盾双方及中性三大基本元素的分类方法,在科学上也有相应的体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先要学习整数。整数分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其中零和正整数是放在一起学习的。零既有“无”之意,也有“中性”之意。相对于零和正整数,负整数虽然确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更难具象化。比如摘苹果,可以摘若干正数个,也可以摘零个,但是很难摘负数个。相对于正数和零,负数更虚一些,偏阴。所以在分类时,零和正整数被分为一组,统称为自然数。而负整数自己单独分为一组。同时,零代表“无”,而正整数代表“有”,二者之间符合收敛之阳(无极)和发散之阳(独阳)的关系。

同时,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得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内又分为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显电性的中子组成的。通过原子的构成可以很直观地发现,构成原子的三大基本颗粒的分组方式跟阴阳与无极、善恶与无善无恶、正负整数与零的分组方式相同。中子跟零一样,不显电性,既有“无”之意,也有“中性”之意。相对于质子和中子,电子质量小,流动性大,不稳定,并且受制于原子核,便更虚一些,偏阴。带正电的质子和不显电性的中子分为一组,构成了原子核,而电子自己单独分为一组。同时,中子不显电性,代表“无”,质子显正电,代表“有”,二者之间也符合收敛之阳(无极)和发散之阳(独阳)的关系。

但是相对于善恶,阴阳、数学、原子这些客观规律虽有有无之分,却无善恶、真伪、正邪之别。其原因在于阴阳、数学、原子这些客观规律本质是无善无恶的,而善恶之分来自主观意识。可以说客观规律本质是“无”,而善恶两分的主观意识本质是“有”。这也是王守仁总结出“心外‘无’法,心外‘无’事,心外‘无’物”的原因。

从科学的层面上看,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数学,以及作为自然界存在基础的物质,在基础原理方面有着跟哲学基础理论相同的原理。而将哲学与科学在基础原理上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无极”思维。再结合《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极”思想的探讨》两篇文章中的论述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历史史实方面,还是从科学事实方面,还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方面,作为对立统一规律本质的“无极”思想都是一个极好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可以看出, “中性”的辩证对认识万物的本质非常的重要,同时也是着手解决问题、看破事物本质的关键之处。

三、总结

“无极”是由收敛自然而然彰显出发散的模式,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万物的本质,是“无”,也是“中”。由这种“无极”思维可以将哲学和科学上的基本原理进行辩证统一:根据表现形式,在阴阳与无极的关系中,“无极”跟“阳”可分为一组,都属于阳,而“阴”自己单独分为一组;在善恶与无善无恶的关系中,“无善无恶”跟“善”可分为一组,都属于善,而“恶”自己单独分为一组;在正负整数和零的关系中,零和正整数被分为一组,统称为自然数,而负整数自己单独分为一组;在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关系中,带正电的质子和不显电性的中子分为一组,构成了原子核,而电子自己单独分为一组。研究这一规律的本质,会发现这三大基本元素本身就是收敛之阳(无极)、发散之阳(独阳)和发散之阴(孤阴)。收敛之阳(无极)和发散之阳(独阳)虽然有着相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本质却截然不同。通过探究其本质才能看破“善”的真伪。最后,赋诗一首:“老子传世历万劫,诸法同源谁人解。收敛自会显发散,阴阳表里怎可切。无根之理心不屑,独衍大道志未歇。一朝悟得天下式,无极真谛终谱写。”

猜你喜欢
无极中子正整数
散裂中子源大气中子辐照谱仪研制成功
最强大脑
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基于Mezei算法的FeCoSi中子多层膜极化镜优化设计
对一道IMO题的再研究
第一个不稳定的丰中子双幻数核
勾股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