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闭门读闲书

2021-11-13 01:29宋词
吐鲁番 2021年4期
关键词:闲书读书

宋词

天空如一只摇来摇去的筛子,在风中乱舞,大雪铺天盖地而下。纷纷扬扬的雪,没过多久就掩盖了城市所有的细节,让夜幻化成一张简洁的黑白照片,一切都包容在这无声的寂静之中。寒冷的冬夜,大雪封门,人,足不出户,大地裹在一件银白的外套下安然入梦。

雪夜,夜为掩护,雪为屏障,关门之后,再把门反锁,等于把自己置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好了,无人打扰,身心放松,取一本书,展卷就读。自然无须正襟危坐,靠着床头也成,斜躺着也无不可,沉浸其中,便湮没了世俗喧嚣,忘却了红尘纷扰,渐渐地心境澄明,进入那忘我境界。

读书,讲的就是一份闲适的心境。雪夜,适宜以悠闲的姿态,读点闲书,这样才不会辜负了雪夜的雅意。我所谓的闲书,就是那些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快乐感受的书。毛姆在他的《读书笔记》里曾说过:“阅读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有故障的汽车,但阅读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圆满而感到快乐,如果你们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鲁迅先生分析过读书的嗜好,很是经典,深入我心,也深深影响着我。他说:“嗜好,就是出于自愿,发自内心的渴望去读,一点勉强都没有,离开了利害关系。”林语堂认为,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也没有一个人必读之书,读书就是顺乎性情的一件乐事。朱小棣在《闲书闲话》中谈及的人到中年读闲书,也是一种祛除外物,回归本心的自由、自如、自在境界,讲的是他自己读闲书的经历和从中得到的趣味。

我平日不打麻将不玩牌,喝酒易醉应酬少,一无所长,只有以书为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尤其喜欢夜里读书,特别是在冬日,如遇下雪就更好了。读闲书的活儿对我而言,非他人居高临下的安排,也非老师兜售必须购买的命题,不为功利,不求甚解,全凭个人喜好,皆是兴趣使然。记得也好,忘却也罢,率性而为,自由自在。欲行则行,欲止则止,没有进度,没有目的。读什么,怎样读,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只要自己喜欢,随便翻翻,就是一种快乐。

下雪天,心宁人远,思故乡亲人,今夜忽然对《京华忆往》有了兴趣。作者王世襄先生已经作古,留给大众的是他等身的著作和他散落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藏品。有人曾说,中国一个世纪可以出一个钱钟书,可是几个世纪也难出一个王世襄。他不仅写明式家具,器物文玩,也写百灵鸟的鸣叫,蝈蝈的歌唱,铜炉的妙趣,处处以小见大,童心盎然,妙趣横生。他就读燕京大学时,有一天,邓文如先生正在讲授《中国通史》,他的怀中忽然传出蝈蝈的叫声,邓先生生气地训斥道:“你给我出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的蝈蝈叫!”全班同学一片哗然。人常说,玩物丧志,他则“玩物成家”。他还说:“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做好吗?”雪夜,慢慢品味他的文章,恬静美好,一派天趣。世间万物在他的笔下,皆具性情,那是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也是生之趣味。人世细小的喜悦和乐趣,皆被他和盘托出。雪夜闲来无事,不妨随着他一支妙笔,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重回到血脉相连、亲情难断的故乡,那儿是生命的根呀。

不知从何时起,我买全了余华的整套小说,他的《活着》讲述了一个老人一生凄凉的故事,当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仅剩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地活着,是生命意志的呐喊;他的《第七天》,呈现了一个人死后看到的世界,无论现实如何,总会有一方净土留给那些善良的人;他的《兄弟》《在细雨中呼喊》,都给人一种压抑感,以至于每看完一本他的作品,我都需要看些其他作者的书来舒缓内心那种无法言喻的情绪。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却爱读八零后、九零后实力派作家张力十足的小说,读得有情有味,读得忘乎所以,尤其沉迷于孙频笔下那些小人物的尊严与抗争、拼搏与奋斗。人生之难尽之意,人世没有,却在书中找到了,也是一种幸福吧。

电视剧《装台》最近在央视热播,陈彦的原著小说已读了好几年,便在追剧的时候又拿出来搁在枕边。小说的主人公刁大顺从事着为剧院装台的工作,他的口头禅是“咱就是个下苦的”,就是为他人搭台,让主角唱戏。刁大顺带着一帮兄弟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努力为家人谋求简单的幸福。他们虽身处底层,却有着价值坚守和奋斗目标,但即便面临种种生存的艰难,他们仍然以能吃苦、肯背亏的精神,勉力完成个人之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本内蕴力量、暖流奔腾的小说,也可伴我度过这个雪夜,而不觉冷。

赵瑜的《小闲事》,我爱不释手。《小闲事》是一本读书心得,也是一本性情之作。这本书以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的《两地书》为蓝本,重新拼贴鲁迅的形象。很喜欢他的腔调,不庄严也不媚俗,有一种颠覆传统鲁迅的幽默,将被神话了的鲁迅写得活灵起来。恋爱中的鲁迅先生,实在让人感觉喜欢。当读到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我会忍不住笑,又情不自禁地流泪,因为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爱的事。“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珍惜每一个和亲人在一起的日子,因为如果失散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又如《霍乱时期的爱情》,让人相信,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读读这本,翻翻那本,略感眼睛酸涩,我起身下床,轻手轻脚踅进书房,远远瞄着一排排书脊偷笑,张岱《陶庵梦忆》、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李渔《闲情偶寄》、张潮《幽梦影》、钟叔河《念楼学短》、梁实秋《雅舍随笔》、周瘦鹃《花花草草》、董桥《小品》、张中行《负暄三话》、李国文《千字文》、沈从文《湘行散记》、余秋雨《文化苦旅》、汪曾祺《人间草木》、贾平凹《五十大话》、穆涛《先前的风气》、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唐诺《阅读的故事》、祝勇《江山美人》、王开林《灵魂在远方》、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宋长征《住进一粒粮食》、沈苇《新疆词典》、王族《沧桑之城》、宁肯《说吧,西藏》、郑骁锋《眼底沧桑》、黑陶《泥与焰》、张锐锋《用叶片吹奏》、杨克《我说出了风的形状》、陈应松《村庄是一蓬草》、耿翔《马坊书》、张金凤《空碗朝天》、胡竹峰《击缶歌》、闫文盛《你往哪里去》、塞壬《奔跑者》、李娟《阿勒泰的角落》、雪小禅《禅是一支花》、宁颖芳《花半开》、半夏《我的花鸟虫鱼》……它们都安好,心里踏实啊。这一本本我心仪的书,得空我还会用心去读,一行一句,片玉碎金,醉人眼眸。这样的隽永文字,简直不近情理,它们实在美得遥远,妙得缥缈,柔软到瘫痪,惊艳到窒息。

落雪之夜,古朴宁静的时光,有时候只要一本储劲松的《雪夜闲书》。这是一本读书札记,所涉古籍近百种,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明史》《石匮书》《清史稿》,以及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诸多笔记小品。作者将古书中有趣的人和事一一列举出来,时而加入自己的读书感悟。阅古而谈旧,长则千把字,短则两三百字,作者记挂太史简中的人影和董狐笔下的沧桑,以及聊斋案头的异闻。作者的才华遮都遮不住,竖排的经史子集,他写出横溢的绝妙好辞。这样的文字读得多了,往往能让人感到古风的玄妙,向往的心时时在胸中跳动,恨不能穿越了时空的羁绊,与古人踏雪漫步,谈笑于山林之间,会心一笑,亦抵人间万种风情。

当下,人们都在努力奔跑,奋斗追梦,风尘仆仆的背后,疲倦和压力如影随形。难得有这样的雪夜,闲闲地翻翻王小柔的段子,或可喘口气,龇牙大笑,也挺有意思。作家、阅读推广人、媒体人王小柔,生于七十年代,她以痛快淋漓的天津式幽默捕捉生活里的“妖蛾子”,一针见血解读都市生活中的附庸风雅,角度独特、观点犀利,形成了独特的“把日子过成段子”哏文化风格,以及朴实乐观又不乏智慧的生活哲学,被誉为“中国最哏儿的作家”。我最早买过她的《都是妖蛾子》,2005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本子,书页已经微微泛黄。银灰色封面上,配有橘红色一把抓羊绒帽、浅蓝色围巾图案,黑体白字书名斜贯帽下,书名下边有几行小字,使她的幽默初见端倪:“我们换衣服换季节换城市换配偶,日子始终那样,无论怎么样装洋蒜还是得遵从于市民生活。在把日子过成段子之后,我们发现了更多的妖蛾子。假以时日,我们便化蛹成蛆,化蛆成蝶,投奔美好生活。”封底文字愈加泼辣有趣:“我特别讨厌那些假装大尾巴狼的人,张口闭口时尚生活,到哪儿都拿面巾纸捂着鼻子嫌脏,其实就算你穿着昂贵的真皮镂空内裤,尿憋急了还不是一样要去公共厕所挨个儿。你不能拿自己当古玩,因为大部分人的目光像我一样短浅俗气,我们根本分辨不出贵贱。”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让她能从生活的缝隙里找到幽默,在她看来,心灵鸡汤和说走就走的旅行,带不来幸福,只有你的心乐观,才不会有烦恼。连宋丹丹看了王小柔的书都说“她真逗,有才”,编剧陈彤则称赞王小柔的书“恰巧既有趣又有内涵,就像周星驰的电影”。记得读到书中精彩的段子,我就高声朗读,惹得妻子双手捂着肚子,弯着腰,嘎嘎的大笑,眼眶都冒出了泪花。后来,她出的集子我都购置回家,《把日子过成段子》《越二越单纯》《十面包袱》《有范儿》《妖蛾子》《把话说完》《不需要秒回》《乐意》等,竟有那么厚厚的一摞,但并没有读过几本。觉得它的好,一直想看,只可惜懒,又心气浮躁,难得安静读书,耽误了时光。架上书闲,胸中墨荒,面有团团愧色。静静地看着台灯流泻的光瀑,却觉得累了,把那王小柔的一摞,抱起来放在床头,也许今晚并不会动它,或者不会翻动它其中的一本,或许一本中的一页,但我知道,我今晚的梦境一定会潜藏着开心的笑意。

这些因兴趣而读的书,为我们的生命添加了很多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的东西。其实,读闲书并非一无是处,这是一个缓慢的汲取、积淀的过程。经年累月,读闲书就能够涵养人格,陶冶性情,使人趋雅避俗,擢升人生境界,获取生命的宁静与丰盈,无用即大用也。白岩松说过:“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真正的读闲书,应该是一种深刻又愉悦的体验,是找到了自己,更塑造了自己,让自己拥有了一个有趣的灵魂。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的气质中都藏着自己读过的书。

古人有“雪夜闭门读禁书”之说,之所以强调“雪夜”,其实是表达对一种境界的追求。窗外大雪纷飞,屋内一灯如豆,一人独坐,闭门读书,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于书中遨游,优哉游哉,其乐陶陶。身边一杯一茶,杯是暖的,茶是香的,内心安详,实在是太过美妙。屋内书香与茶香交错入鼻,在这静谧的雪夜里,想想都觉得,仿佛思绪牵绕,畅游在深邃的境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雪夜读书真是一种情趣。书一打开,就仿佛进入另外一个桃源世界。大门一关,一切纷争都与我无关。在无人理会的雪夜,手执一卷,让我从纷繁复杂的现实进入一个超然脱俗的境界,跟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发生交流和碰撞,体会别人的视角和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读到滋味处,我不由得拍床叫一声“痛快”。书页在指尖缓慢翻动,书香在屋中淡淡飘逸,仿佛有一种力量从指端一直涌到心头,呼吸也变得沉静,心境也跟着豁然开朗。窗外,雪花洋洋洒洒,营造着春天般的童话世界,那种诗意的情调在书中氤氲开来,让冬夜里有了一种美好和憧憬,该是一种多么崇高的使命和生命的享受。

也可不读书,点燃一支烟,静静地盘点过往,咀嚼生活,构思一篇文章。有闲情多写,无感觉少写,记录生活,表达发现,感悟人生,抒发心底的快乐与愤懑。就这样,广阔天空任我高飞,美丽故事由我发挥,时有小文见诸报端。这给了我信心,让自己感到年华没有虚度,一种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也感到一种温暖和安全,因为发现自己还有能够抓住的东西。

雪还在落着,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声积雪压断枯枝的断裂声。夜已经深了,把书本轻轻合上,双目微闭,一丝倦意袭来,再看两页吧,两页没看完,书却啪地掉到地上。不管它了,身子一歪,呼呼睡去,多美的滋味。

一场大雪,是人们对冬日的期待。雪,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以漫天飞舞的姿态,带来一份不约而至的惊喜。雪夜闭门读闲书,如骑驴远行访知交人家,讨几杯薄酒来浇心中块垒,借夜雪晚风来吹打肚中热肠,寒冷的世界便多了一份温馨。

有位作家说,人生如飘蓬,读书以自适;万象皆幻相,书是吾故人。天色微明,窗灯不灭,愿往后余生,有书为伴。白雪覆盖的世界后,是花儿你追我赶汇成的秘密河流。

猜你喜欢
闲书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中国哲理画
庆幸
《花乱开》
回家读“闲书”吧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