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生产传播及审美的特征研究

2021-11-13 11:51◎张
新闻前哨 2021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

◎张 洁

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真实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再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其核心在于真实。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电影,都具有记录真实生活的纪录片性质。在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无论是在内容生产制作的技术层面,还是传播平台的渠道方面以及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受众审美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而当纪录片逐渐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之中时,这些相应的改变将不仅是对其“真实性”的挑战,更多的将会是一种机遇。

一、纪录片内容生产的变化特征

1.创作理念由政治教化变为表现主观个人

新媒体背景下,文化的多元性更加凸显出来,受众的需求也不断分众化、细化。纪录片的创作内容也相应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宣传题材,更多表现民生的接地气的纪录片也纷纷出现,并且颇受好评。纪录片领域形成了既有《旗帜》、《辉煌六十年》、《辛亥革命》等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又有《故宫》、《敦煌》等彰显艺术之美的,更有《大秦岭》、《太极武当》等展示风土人情、表现地域文化的大熔炉景观。

2.创作题材由宏观叙事转变为微观叙事

传统的主流媒体在制作纪录片上有严格的规范标准,从内容选取到制作成片都要符合一定的价值导向,新媒体时代所提供的平台限制较少,其承载的内容,更多是根据传播主体的兴趣主导,所以纪录片的题材呈现出多样化,传播内容表现出微观化,即从纪录片制作主体的个体生活、独立意识作为出发点,与官方的宏大叙事保持距离。

独立纪录片也就应运而生。制作者开始重视对弱势、边缘群体对象的记录,试图拉开和主流话语的距离,能够自下而上地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成为主流话语的补充甚至是颠覆。其根本价值也是对历史现象、对真实存在生命的自由记录,只是多了一些“独立”:运作的独立和思想的独立,期望能够不计场合、不顾题材的进行一些良心纪录。这些相应的纪录片或许在传统主流媒体上无法出现,但是网络媒体平台的包容性使得他们的生存成为可能,也为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提供了多元视角。

3.生产制作平民化

以往纪录片产业的市场体系和运营机制不健全,导致了核心资源大都集中在国有大型电视机构当中。电视台的专业编导是纪录片生产的主力军,电视台是纪录片的主要投资方和出品方,一些民营的中小企业和有梦想的纪录片人很难找到用武之地。但随着互联网跻身主流媒体行列之中,全媒体传播逐渐成为常态,搜狐、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纷纷开创了纪录片频道,并组建专门的纪录片创作队伍,打破了电视对于纪录片生产制作的垄断。近两年由网站出品和独立制作的纪录片数量不断增加,网站的纪录片播放量也迅速增长。

2014年11月,“纪录中国”产业服务平台的APP发布,他们在线上征集纪录片从业者以及爱好者的想法或素材,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指导和资金支持,并邀请制作播出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从中挑选,进行投资、制作或播出。这种利用网络平台来对纪录片进行资源整合,能更有效地打破封闭在体制内部的运作模式,为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二、纪录片传播模式的变化特征

1.视频网站提供播放平台

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众多优秀的纪录片在爱奇艺、B站、优酷等移动视频播放平台迎来播放热潮,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之后,收效并不可观。然而,该纪录片在B站上线后,却受网友的热捧,点击量突破70万次,豆瓣评分高达9.5。2015年-2016年,是新媒体纪录片播出的井喷之年,纪实影像的全网点击量已达49.4亿次。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相比较于电视此类传统媒介,流媒体平台为纪录片的播放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为纪录片收获了相对稳定的受众人群。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蓝皮书)》显示:2016年度,在线视频市场整体规模为609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在线纪录片(包括纪录片栏目和纪录专题片)视频点击量达114.2亿,占所有视频的点击量的1.39%。不难看出,随着用户规模不断地扩大,用户使用黏性度增加,在线视频带来的商业资源呈现不断升值的状态,为纪录片的提供创建了一个较稳定、良好的依托平台。

2.社会化媒体提供人际传播平台

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裂变式传播成为各种信息内容的主要传播载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具有一些在线视频网站平台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交互性、聚集性、分享性等的社交互动性都更强。据《201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全景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各大自媒体平台中,微信公众号以63.4%的绝对优势领衔自媒体行业,微博自媒体平台成为用户的第二选择,占比为19.3%。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完整了传统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缺失,使得纪录片的多样性得以展现。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生产方式也使得UGC的纪录片生产成为常态,使得纪录片传播过程中更具有互动性、交融性,以真实的生活化样貌来充实自身。

3.全媒体互动提供宣传营销平台

全媒体互动传播也是纪录片实现产业化创作和市场化营销的客观需要,纪录片的创作时间跨度长,前期投入很大,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经济收益去支撑纪录片的拍摄以及后期的宣传,从而应当适当的运用不同媒介的优势来对纪录片进行宣传和形象立体化塑造。

例如可以通过电视媒介来进行众筹,既是为纪录片拍摄筹集一定的资金,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该纪录片的关注度。好的纪录片不仅仅是猎奇性的,还应当反射大多数群体的生活状态,或是引发社会性问题的思考,促进民主化进程,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是具有共识性的,所以大众不总是愚昧、低俗的,寻求受众的需求点也不总是要迎合其娱乐的欲望。

又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从创意、摄制到播出,都是由摄制机构、各大网站、网络论坛和网友的协同推动。在第一季播出后,有网友建议拍摄续集,央视立即作出积极回应。第二季开拍以后,摄制团队开了微博“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时间让网友知道拍摄进展和美食信息。这期间,有的网站征集创意,有的开展第二季海报大赛,网友也组成了“试吃团”和微博群,积极提出建议。在第二季的内容遭到一些批评之后,总导演很快表示将结合观众意见重新剪辑,重新推出。这就是协同不同的媒介平台,利用其优势来与受众进行全面、深度的互动,一方面是为纪录片做更好的扩大宣传,更重要的是提升受众的参与感,让受众真正进入到纪录片制作过程当中,使得片子更多的呈现生活化的东西,体现老百姓的味道。

三、纪录片美学特征变化

1.“微纪录片”的兴起

2010年凤凰视频推出的以“微纪录片”命名的新产品为其在国内诞生的源头。如果说长纪录片适应电影传播,短纪录片适应电视传播,那么微纪录片毫无疑问是适应网络传播的一种纪录片形态。微纪录片应是指依托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适应网络化传播特质的时间较短、篇幅有限,但是能够以小见大,进行多种艺术尝试的纪录片作品。网络上也有将其定义为“微纪录片是用微电影的语言,记录现实社会生活的片段或再现真实的历史”

互联网时代将无数异质匿名分散个体汇集在网络上,这些个体基于不同的年龄、性别、地区、教育水平、兴趣爱好所形成一定的网络社群,使其对微纪录片有不同的观看需求,加之其创作主体的多元性,所以微纪录片的题材来源范围十分广泛。有学者指出新媒体语境下的微纪录片在创作来源上主要包括:“草根原创、视频网站自制、电视台自制、大赛推动几个方面”其中以草根原创模式最为引人注目。“微纪录片”的兴起使得平民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审美需求,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精英化、主流化审美追求。使得纪录片走下神坛,不只是精英阶层可以参与的文化,也可成为大众喜爱并且能够由大众自己创造的文化。

2.趋于通俗化审美

新媒体文化视野中,“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距离被彻底打破,审美不再是少数人玩味的阳春白雪而变成人们日常消费的大众行为。”作品与受众之间没有距离可言,受众不能通过作品的抽象性和深刻性来诠释其意义,受众的个体特性被消磨,作品同质化严重。而审美距离的消失使得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陷入日常化、三俗化,被消费主义所包裹,纪录片变为商品。

与传统影视纪录片相比较,网络视频纪录片更为直观,浅薄易懂,受众更易证明自己的社会在场,并且网络平台点对点的传播模式打破了时空局限,实现无障碍的视听享受后,观众还可以通过在信息平台随意自由地进行观点的表达,意见的交流来释放情绪,从而获得一种全方位的审美快感体验。

“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圆了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需要的精神自审的千古梦。”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少网络视频纪录片,尤其是草根纪录片,制作粗糙,一昧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版权意识缺乏,满足于娱乐化的快餐式消费,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纪录片审美价值标准,模糊了美与丑的区别,造成负面影响。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发展伴随着挑战和机遇。技术的更新使得新媒体提供了平台渠道的多元性,针对不同受众有了更好的触点,受众体验与参与感得到不断发掘,传者与受者的交融使得纪录片作品能够更加丰满。观念的更新使得大众成为纪录片生产、制作、传播者,使其不再带有精英主义的神秘色彩,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份子。但是也要看到,在内容层面,纪录片就是应当反映真实,无论是依托于何种技术,表现怎样的题材,其主观性及艺术处理加工应在不违背真实原则之下进行,不可将艺术呈现放在首要。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