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的低碳美学浅析

2021-11-14 11:22张文杰宋海燕
声屏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塔洛万玛才长镜头

张文杰 宋海燕

低碳的镜头语言

好的镜头构图应当以观众为中心,最大限度激起观众陶冶型自由情感。万玛才旦的作品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低碳镜头,他所采用的镜像镜头、固定长镜头都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需要来组织的”,因此万玛才旦影片中所传达的低碳美学应该引发观众的重视。相比《小时代》《西虹市首富》等带来的沉浸式自由情感的高碳艺术作品,万玛才旦影片以其冷静客观的方式表现现代化发展中的西藏,通过各种人物命运的交织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引发陶冶型的自由情感。

镜像镜头。镜像理论是由拉康提出,指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影片中使用镜像镜头会调动起观众的注意力,引发观众更多联想。万玛才旦作品中采用镜像构图不仅满足叙事需要,同时给观众提供多角度解读空间。

《撞死了一只羊》中,镜像镜头的使用不仅推动叙事,而且让人物在同一时空具有了多意特征。镜像构图中的两人,一个是替父报仇,一个是超度亡羊,这对立的邪恶与救赎正是一个“完整的人”的两面特征,而后两人在互相凝视、互相呼唤中发生了改变。替父报仇的杀手金巴看到垂暮之年的老人后,放下了自己十几年的执念,饶恕了杀父仇人。而撞死了一只羊都要去寺庙需寻求高僧超度的司机金巴,则借助梦境完成替杀手金巴杀人的举动,完成了本我的突破。杀手金巴是司机金巴的实验性自我,或者说是其梦境舞台的演员。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杀手金巴是司机金巴的本我层次,在本我的世界里邪恶的念头不断滋生,但受制于自我的把控杀人的举动只能在梦中达成,这也正如片尾字幕所说;“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也许你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导演正是在这样充满想象性的镜像构图中搭起了从主观真实到客观真实的桥梁,成功唤起了观众的自由情感。

不同于《撞死了一只羊》中镜像镜头所带来的心灵属性,在影片《塔洛》中万玛才旦更是借助镜像镜头表达了社会边缘人物的身份认同,引发观众进一步的思考。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塔洛来城里拍摄身份证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叙事的主体也在“乡巴佬城里受骗”的框架里展开,关于城市/现代的险恶和诱惑徐徐道来。塔洛是一个父母早亡的孤儿,来派出所办身份证的他与警察闲聊,熟练地用普通话背诵了毛主席语录,这时镜头中“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笔画是正常的,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单纯的塔洛遭遇了背叛与欺骗,再次来到警察局时就变为了镜像镜头。这样的镜像视角不仅引发了观众的质疑与反思,更加深入探讨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下社会边缘人员的生存境遇与身份认同的困境。导演用塔洛的形象来暗喻了社会上其他的边缘人物,这些边缘人物总是想寻求身份的认同,却总在寻找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固定长镜头。正如马立新教授在《论高碳艺术还是低碳艺术》一文中所说,固定长镜头的使用充分遵循了观众的视觉惯例,让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达到全神贯注甚至物我两忘的境地。根据低碳艺术的构建原理,客观真实是低碳艺术文本的本质特征和充要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理解,要想引发陶冶性自由情感,必须实现客观真实。固定长镜头中所表现的时空无限趋近于现实时空,因而拥有客观真实性。一个艺术作品各部分之间独特的排列方式、组合起来的形式都是有意味的,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而存在的。

作为藏族“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万玛才旦一直把摄像机对准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内在的叙事者,万玛才旦也一直用长镜头来表现自己心中的西藏。而这样客观真实的呈现使西藏弱化了长久以来“神秘”“圣洁”等的刻板印象,让观众在万玛才旦的镜头下领略真实西藏的美,从而唤起自由情感的抒发。影片《撞死了一只羊》中,开头几个固定长镜头就表现出了藏地恶劣的生态环境,海拔四千多米的可可西里也向观众展示着它的残酷。在影片《老狗》中,到处可见的都是正在施工建设的镜头,还有时髦的台球厅等现代设备,这也表明了西藏不再是传统中落后的样貌。在影片《塔洛》中,男女主人公都没有穿着藏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而是代之以现代的服装,这些镜头元素的展现都让观众消除了对西藏的陌生感。

另外,万玛才旦通过固定长镜头的凝视也表现了他一直以来所表现的现代与传统的主题,通过低碳的长镜头,这个主题也变得更加深刻。在万玛才旦的一系列作品中,传统的旱烟多次出现。在影片《塔洛》中,牧羊人塔洛一直抽自己的手卷烟,被杨措邀请来到KTV的他由于抽不惯香烟而剧烈咳嗽;影片《老狗》中,抽香烟的儿子与抽旱烟的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除了通过香烟这种意象来表现西藏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在镜头构图上也有所体现。在影片《塔洛》所塑造的KTV空间中,导演有意让塔洛处在镜头的边缘,在两人沟通的固定长镜头中,杨措一直处在画面的中心起着主导者的作用。但是反观塔洛的处境,他的面前不仅一直有遮挡物,而且被挤压到了画面的边缘和角落。这样的镜头设计很容易让人感觉塔洛的不自在以及他是被城市所排斥的,这个现代的空间留给塔洛的可能只有边角。

低碳的人物形象

相较于隐晦的主题表达,影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够直观抓住观众,以获得预期的审美体验。万玛才旦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启用非职业演员而且在细节处入手,从而构建了更为生活化和真实化的藏民形象。

在影片《静静的嘛呢石》中,小喇嘛这个角色的演员洛桑丹派是导演在寺庙中海选找到的。如同《偷自行车的人》中的小男孩一样,洛桑丹派凭借十几年的寺庙经历在影片中贡献了最为真实的表演。除了非职业演员的启用,在万玛才旦的作品中职业演员的完成度也是很高的,达到了巴赞所提出来的“人和角色合一”的状态,使影片达到了极高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艺术形象是电影创作者创作观念的体现,是人性表达的载体和基础。万玛才旦在他所构建的人物形象中,展现人性,传达主题。在影片《塔洛》中,导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边缘人的形象,以此来反映现代进程下迷茫的大众。影片开篇几个镜头导演就赋予了塔洛极其鲜明的特征,借此来表现身份认同的问题。父母早亡的塔洛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在山上牧羊的工作也不需要“身份证”,但就是这样的人员却要被强制要求拥有身份证,并且还要接受警察不怀好意的盘问,就如同塔洛怀里的小羊羔发出的嗷嗷待哺的声音一样,乡巴佬塔洛也需要这个城市给他最大的善意。但是面对杨措的诱惑,失去一切的塔洛回到自己的家园,没有进城带来的欢愉感,有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落寞。

而通过影片《老狗》中公公这个角色,万玛才旦很好地刻画出了一个因循守旧的传统大家长的形象。在影片中,公公一方面重视家族传承中的子嗣问题。面对结婚三年没有孩子的儿子儿媳,他主动催促夫妻二人去医院检查,但面对儿媳的沉默以及儿子的隐疾,这个家长也无能为力。除了这一方面,公公对藏区狗的态度引人深思。西藏是一个泛神的地区,这种对万物的崇拜就体现在“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思想。正是秉持这样的宗教思想,公公才能面对前来买狗的同族人反问出“现在你干起了卖狗的营生吗”这样的问题。

由于纯种藏獒的缺乏,前来买狗的甚至给出了两万的高价,但面对金钱的诱惑公公依然能说出:“狗是牧人和牲畜的依靠,我不卖”这样的话。强烈的信念感也让公公不辞辛劳,骑着马进城也要把狗要回来。面对猖獗的盗狗人员,被公公放生到神山上的老狗又再次被偷走,一而再再二三地丢狗让老人终于做出了杀掉老狗的念头。最后杀死老狗的镜头,导演没有过多直面的展示,但就是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更让人感叹唏嘘。从《老狗》中公公的这个人物形象来看,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强烈坚定的信仰,而且也能体会到现代文明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结语

在万玛才旦的一系列作品中,没有高贵华丽的剪辑方式,有的只是客观直接的镜头以及深刻的人物形象,以其客观真实的方式不断涤荡着观众的心灵,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引发陶冶型的自由情感,因而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不失为一种真正的低碳美学。

猜你喜欢
塔洛万玛才长镜头
万玛才旦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寻思与意蕴
万玛才旦和松太加电影叙事研究
开化长镜头
一部“热”社会的“冷”电影——致万玛才旦《撞死了一只羊》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电影《塔洛》的创作特色探析
电影《塔洛》
——来处已然消失 归途无所觑见
藏族电影的符号表征
——以万玛才旦的《塔洛》为例
在多种族中国的世俗社会中找寻佛祖:对万玛才旦电影的反思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