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察类综艺中的素人形象塑造
——以《令人心动的offer》为例

2021-11-14 14:24杨安易
声屏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素人综艺实习生

□ 杨安易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不仅要创新环节设定,如何塑造综艺里的人物也是节目效果呈现的一大难点,不仅依赖于人物自身的性格呈现,亦离不开后期剪辑中的逻辑设计。《令人心动的offer》将素人实习生的性格设计由个人亮点连接到成长线,再扩展到群像面,在时间维度的变化中塑造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在综艺层出不穷的市场环境下,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是所有综艺节目组需要重视的问题。

《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模式分析

综艺模式:多视角并行,专业、趣味相结合。观察类综艺作为近年来的新兴综艺类型,其热度持续增长,《令人心动的offer》凭借独特的律政题材与板块主题的共鸣性收获了众多观众。

作为一档观察类综艺,该节目模式采用双场景设置。第一场景由演播室艺人作为观察者组成,第二场景则是由八位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个性的法学专业的素人学生组成的实习现场。专业的律师点评、紧张充实的实习生活结合风趣幽默的演播室艺人讨论使节目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同样,多视角并行的模式也让观众从简单的观看者转换为可以参与的观察员,促进了节目的有效传播。

主题呈现:聚焦社会热点,产生情感共鸣。《令人心动的offer》虽是从专业的律政角度进行的综艺策划,但拥有丰富的受众群体。一方面是实习生所展现出来的实习生活反映了当下青年的职场生存现状,引起观众共鸣;另一方面,节目主题呈现上也聚焦社会热点,环节设置上采用网络暴力、网红打赏、家暴等热议的社会话题,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不仅提升了法律意识,也了解法律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令人心动的offer》素人形象塑造

观察类综艺节目具有制作、呈现与客观现实相关的“媒介环境”,即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综艺所呈现的“节目状态”并不是真正的客观环境,而是基于客观环境并与之存在偏离的一种环境。观察类节目具有纪实性,但节目效果的呈现仍依托“制作”的环节,从而凸显节目的理念与主题。节目板块的设计与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影响节目的传播。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认为形象更多地体现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特性的认知。《令人心动的offer》这档综艺的主角就是这些“被观察”的素人实习生们。因此,后期剪辑在制作节目的时候除了加工原始素材,也需要一套完善的逻辑剧本塑造八位被观察者的形象。秉持还原真实、凸显性格的原则,由点到线再到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扩充,打造出个性与典型相结合的立体形象。

塑造个人记忆点,强化高光时刻。“合作”+“竞争”是节目的主调,为了还原实习生活推动节目发展,实习生个人特点塑造至关重要。

实习生初次相识的过程中,何运晨的出现将原本拘谨尴尬的氛围成功化解,展示出他极强的社交能力。在第一个关于“网络暴力”的实习项目中,他虽然率先完成了报告撰写,但始终注意细节的修改,直至检查完善才确认提交,展示出他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细心的特点。

李浩源也在节目中展现出他强烈的个人的特性。在交谈中,李浩源对法条的熟悉程度也展示出他极强的专业能力,获得了演播室加油团的一致好评。

这些特性通过后期花字的标注与精华部分的重复加深了观众的印象,强化了不同实习生个人的高光时刻。同样,节目在剪辑过程中也用了铺垫的手法对邓冰莹的形象特点进行了塑造。在辩论赛项目中,通过前期铺垫邓冰莹身体不适等情况来衬托她的后面发挥,强化了人物形象,塑造了平实叙事中的记忆点,具备节目效果。

这些性格特征和专业能力都是实习生们自身的魅力,后期剪辑作为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工作要把握一季节目的节奏,推动实习生性格的完善。因此,塑造个人记忆点,强化个人高光时刻,奠定了典型形象塑造的基础。

设计人物成长线,刻画立体形象。成功的人物塑造也需要明晰的人物线设计。观众作为参与者通过第三视角掌握了节目两个场景的信息,将演播室嘉宾的分析及实习生的项目完成情况相结合,巩固了其主体观察地位。同时,在“竞争+悬念”的节目基调主导下,人物关系线的变化以及个人成长线也需要后期进行精心的设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增加节目看点。一、个人能力成长线。在第一季中,实习生李晨有非常明显的成长线设计。李晨在前几次项目中的成绩并不理想,节目呈现中也刻意放大了他的弱势,营造与“律师”特定性向所不相符的人物设定。但最后一个项目“模拟法庭”环节中,他的表达能力提升得到观众赞赏。虽然综艺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需要影视剧中所谓的“逆袭”“触底反弹”的“大男主人设剧本”,但节目制作中适当的对于个人能力成长线的设计,也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看体验与心得感受。

二、组合关系变化线。实习生们的关系变化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例如第一季中的“好运来”组合,两人作为项目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竞争是必然存在的。节目后期通过花字的解释以及重点片段的重复剪辑来渲染二人之间的较量,营造出一种“神仙打架”的氛围,凸显两人“竞争”的混剪片段也在互联网被广泛转载。随着节目的发展,后面几期节目中两人的竞争从一种激烈的氛围逐渐转变为一种共同成长、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收官日的最终面试环节中,将两人的回答进行隔空剪辑拼接,丰富了两人的形象,强调了两人从最初的“神仙打架”到完美项目的实现“缺一不可”这种组合关系变化。

展示职场生活面,塑造共鸣群像。节目中的实习律师事务所位于一座充满梦想与压力的城市——上海,开篇的镜头中,实习生们的通勤过程反映了当代职场人最真实的现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节目非常注重打造素人职场生活群像,不同特性与专业基础的陌生人相聚上海,通过努力在专业领域上有所突破,社交中收获良师益友,鼓舞了许多同样在职场努力拼搏的人。这档综艺平衡了职场与生活,塑造的年轻一代职场新人群像获得观众认同,也使节目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观察类综艺人物塑造思考

后期剪辑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工作,后期剪辑技术和剪辑艺术的不断进步对真人秀节目发展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节目成功地塑造出具有典型特点的人物形象。要想塑造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除了人物自身所展现的特征之外,后期也要深入了解人物性格,剖析人物行为,弱化剪辑,还原现实。

弱化剪辑存在,力求真实反映。综艺节目中,存在节目组为了话题度而对人物进行“恶意剪辑”的行为,时常引起诟病。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网民素质不一,言论环境也相对自由。但随着互联网言论的发展,网民也越来越意识到“恶意剪辑”的危害性。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也会极大影响节目的口碑与传播,过往的营销套路已经跟不上融媒体时代媒介传播的发展程度。因此,保证节目剪辑的真实性是节目口碑奠定的基础之一。

另一方面,对于刻意塑造人设的这一行为也不可取,比如《中餐厅》第三季中对店长黄晓明的形象刻画,“霸总”人设起初在社交媒体平台能产生很好的话题度,但节目后期多次刻意“玩梗”,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节目组要做到弱化剪辑痕迹,追求自然平实的叙事呈现。

把握整体结构,注意细节刻画。在节目整体呈现上,要把握整体结构,注意节目内容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保证节目叙事的流畅性。混乱的剪辑往往是节目没有得到很好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餐厅》第四季里,节目后期对于赵丽颖形象的刻画没有保证剪辑思维严谨性,对节目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人物塑造过程中,需要避免刻意的“戏剧性”,即人物在节目中的塑造不能在没有铺垫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反转。剪辑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避免被观众诟病“有剧本”等情况出现,在把握整体结构的思路上注意对人物行为细节的刻画,从而丰富人物特征,塑造典型形象。

结语

总而言之,观察类综艺重在“观察”二字,观其动作行为,察其心路历程。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离不开节目组缜密的设计,尤其对于初次体验节目录制过程的素人,对其形象的塑造亦是节目整体形象的塑造。首先,针对素人自身,在其自身性格中增加个人记忆点,强化高光时刻;其次,对于人际关系线,把握人物成长历程与心理变化;最后,打造符合节目主题的群像,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同样,塑造人物过程不能一味追求节目效果,真实体现是节目制作的基础。弱化剪辑痕迹,把握整体节奏,注意细节刻画,这样才能展现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打造高口碑的综艺节目。

猜你喜欢
素人综艺实习生
素人健身计划
厉害了!90后青年企业家从素人华丽蜕变成集团老总,只用了六年时间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