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路遥的世界》导演阐述

2021-11-14 15:54万黎明
戏剧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路遥世界

万黎明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 200040)

一、我眼中的路遥

路遥与如严歌苓、阎连科、刘震云、贾平凹、陈忠实、王安忆、莫言等现当代的很多小说家一样,他们是一个时代的剧作家,所有的这些文坛巨匠普遍所背负的是在文革以后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对黄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这个情感里面,五味杂陈,不能简简单单的说是简单的怀念、思念、不舍,而是一种悲悯。

此外,笔者认为路遥内心有俄狄浦斯的情结,而这个俄狄浦斯的情结是我们这部戏的演出结构,也是笔者整个演出结构设想的根基。因为在路遥身上有太多的和自己命运抗争的品质展现在他的作品里面。

因此在他的俄狄浦斯的情结之下,我们提炼出来:他是一个和世界过不去的、和自己过不去的人。路遥身上还有一种强悍的特质,笔者觉得不是一般的作家可以达到的。他写的所有的东西,不开玩笑不耍小聪明,都是实打实的,在情结和内心特质之上,路遥是一个勇士。他要做的是为人类的命运斗争,以改变现实人的精神纷扰为己任,是与他人过不去,也与自己过不去的勇士。

二、导演的形象化叙事

拜读完孙祖平老师的剧本之后,笔者的第一个感觉是孙老师写东西很灵动,他想到一个写下来,再想到一个写下来,相互之间没有绝对的规则。因此,我们给这部戏的定位是:心理探索剧。

在面对这样的一个作品的时候,笔者觉得最要做的是,从头到尾用笔者的方式再描述一遍这个故事——完整笔者基于剧本的导演叙事的形象化构想。

于是,当大幕拉开……

序幕,一个在青年时代已经名声显赫的陕北汉子、剧作家路遥,遇到了烦恼——失去了目标。他碰到了生命的选择,他该如何度过下半生?在感觉自己要堕落之时,独自来到毛乌素大沙漠,开始思考人生并做下决定,他要完成多年以来准备好了的百万字巨著,要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成文学大家,在四十岁之前所做的最重要的、最长的、最拼体力和精力的那部著作,他给它定名——《平凡的世界》。序幕伴随一声火车的轰鸣结束。

第一幕,他发现他的创作无法开头,脑子里面的所有经纬线似乎都不能承担此刻如何下笔的过程。于是,一只老鼠的引入,让他突然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从老鼠想到了老鼠药,想到了其中的一个人物——王满银。他要将二十四节气里面的惊蛰作为时间点,从描写那个他记忆当中的黄原高中的农村娃娃吃饭作为开始。由此,带出主人公之一——孙少平。

紧接着,他又带入了孙少安和田润叶这条线,在原著中可谓可凄可泣。在他的描述中,他毅然要将它作为一个男女恋爱的典范,和田晓霞、孙少平相互交映。

在描写完这两对人的基本故事开头之后,我们迎来了整个第一幕情感的高潮。田润叶、孙少安两个人都有嫁、有娶。但是可惜的是,他们的对象都不是自己最心仪的人。路遥写到这,他的第一部分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路遥有一些写不下去了!一是后面的这个三分之一如何去描述;二是前面的三分之二在他看来也在映射自己的过去,他也在吐诉自己的情感经历。

但是一个“她”的出现,那是另外一个路遥的展示。在序幕中已经为“她”做了铺垫,这个时候的“她”再次进入,鼓励路遥要将“情感放一边,人要大踏步往前走!路遥你叫路遥,咬咬牙再往前走、咬咬牙坚持下去!”在这样的鼓舞下,路遥和自我的另一个“她”在互相的博弈中,再次拿笔,将后面的三分之一全部完成,把《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三十万字作品向世人分享。

第一部最后有一个小小的尾声,当他把这部戏写完之后,他面临的是一个不成功的发表。另一个路遥的“她”在提示着,“你是不是应该自省?……你能不能沉下心!虽然你涉及到很多敏感性话题,你还敢不敢继续往下写?”因此在这样的激励下,他第二次在内心中进行自我抗争,“俄狄浦斯啊俄狄浦斯,你就要用这样的命运来打败自己吗?……不,我不甘于这样的结局!我已经准备了三年,我为什么不能再坚持,再写第二部”。

于是,切光、转场。路遥开始了第二部《平凡的世界》的写作。

第二幕开场,北京街头嘹亮的时代声音响起“年轻的朋友们,我们来相会……”公交车上他拿着自己的作品,正在准备去参加德国的访问活动,偶遇了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叶子,这个人曾经在陕北下过乡,做过知青,和路遥还有一面之缘。在这样一个巧合的情况下相遇,路遥战战兢兢的将自己《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赠予了当年的好友,至此,为后文埋了一个伏笔。

接着,路遥已经搬到了一个小窑洞,无期限、无朝暮地在那里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创作。这段戏的一开头是他的三弟在帮他收拾房间,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一种非现实主义的,更多的戏中人物形象出现了。最先跳出来的是田福军,作为一个农村的好干部正面形象,实在不满于他的作品。这个路遥怎么回事?这个年代里边,你把他写得高、大、全,有什么意思?他觉得很难以置信。于是在他的质问之下,路遥告诉了他,“我不但要写,我还要给你好好的扮演好农村干部的形象”。在路遥的生活中有很多好干部帮助了他。七岁的他为了读书去求了当时的一个干部,为他借钱、借粮;最重要的是因为好干部的帮助,他在重重的困难之中来到延安大学读大学。

随之而来的是田福军再次跳入到戏中,展现出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农村忙作景象。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音乐下,所有的农民大张旗鼓、热火朝天的在搞农村的基础建设。而这个时候已经失利了的田福堂,正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另一边孙少安代表新生代城市基础建设的砖窑厂,热火朝天,盛势凌人、颇有威望。这个时候,画面转入到个人情感,孙少安的老相好,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田润叶和她的丈夫李向前过得并不快乐。这个带着传统妇女形象的田润叶,身上有着《人生》里边“巧玲”的影子,是路遥一直在描写的女性形象,此时此刻,她不卑不亢,面对命运她选择了某些妥协,但是某些底线决不能突破,她不可能和不相爱的人厮守一生。她和她现任丈夫李向前长期处在一个冷战交锋的状态,甚至出现连碰都不能碰的现实。李向前以此为套话向路遥发出质问:你为什么把我写得这么惨?在这个过程中,李向前和路遥几番争执之后,他决定,我要强暴她、我要控制她。而另外一边代表陕北妇女形象的田润叶誓死不从,直到最后李向前车祸、腿断。田润叶第一次感受到,她要面对这个现实,因为她的理想无法实现,而面前这个人——李向前,是为她而断腿,所以,她要向现实屈服,她要把她的日子过起来,她重新回到了李向前的生活当中。

而此时的路遥,刚把田润叶写到刚烈的一面的时候,现实中的他一阵剧痛,咳血、咳嗽,三弟拿着报告单出来,已经开始透露在真实生活中他的肝出了问题。这个时候,路遥选择的不是住院治疗,他选择的是去找中医看和服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住院的观察、理疗上面。路遥好不容易将这样一个刚烈的女子写出来,把整个的社会风气写出来,他正在兴头上,他怎么会去住院呢?这部分,笔者需要演员现场将药喝给观众看,喝那个药第一口可能会跟喝毒药一样,但第二口、第三口、第二碗、第三碗,喝出来的感觉让众人看到惊讶,他像牛饮一般,这就是路遥。

而这个时候传来叶子的话外音:你的小说被我们看中了,我们编辑部决定了,1988 年6 月1 日,你必须把三部完成,我要百万字,这是一个政治任务!这个时候对于路遥来说,一个新的目标诞生了!不管他原定计划是多长时间完成,1988 年6 月1 号这个时间节点已经到了!这是一副比百副中药还要解渴、还要能治病的一个定心丸。于是,他要开始倒计时!

第三幕开始由一个女大学生的开场完成。她想采访路遥,但是路遥无力去接见她。因为他的脑子此时此刻跳出来的是一个悲伤的思维,小说里边写到此时此刻的田晓霞,也就是孙少平心心念念的这个健康、快乐的少女田晓霞,意外身亡!痛苦的路遥沉浸在里面不能自拔,女大学生在里面也不能自拔。女大学生在反复的质问路遥:为什么要让田晓霞去死?路遥很难解释清楚,他只能说,出于艺术的某种表达,悲剧的力量也许是最强大的。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舞台上所呈现的是,虽然小霞已经去世了,但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两人在冥冥中在天堂遇见。孙少平拿着一块煤块,在找晓霞,跟晓霞说:这是上帝赐予黄土高原最好的礼物,我要把它赠送给你。像一枚结婚戒指一样,赠予他心爱的女人,告诉她这个煤块的背后就是千万的森林,就是黄土地下面掩藏的你看不见的绿色的植物。晓霞拥抱少平,抽身离去。抽身离去的那一刻非常的美,而作者路遥也像抽丝一般绵绵躺下去。

之后,三弟的再次进入,打破了路遥那个难受的晓霞之死的情绪。三弟再次警告他的身体已经不能再写作,家里也无力承担他写作。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几乎是以渴求、感激百般交加的方式,在跟三弟求助。三弟痛下决心,帮他完成《平凡的世界》之后让他永远不要再回去。这个时候,他再一次的进入剧中。这一次是他作为身体里的另外一个“她”的声音在告诉自己,“必须要停止下来。你,改变不了你的命运。因为你的身体不允许你和你的灵魂进行匹配,你已经病入膏肓了,你已经无力再支撑了!”这个时候的路遥,第一次当着所有观众的面在讲,“我要改变我的命运,可我的灵魂在告诉我,我的身体要留住,但是留住了我,也许1988年6 月1 号我就失去了这次《平凡的世界》全国发表的机会,也许你们就看不到《平凡的世界》。我的意识告诉我,狗日的身体你不是我要控制的,我只在我的精神意识里去写作”。于是,在摇曳中,他的身体无法支撑,凭着意志和意识在战斗。拿他的原话说:“我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我连拿起一支钢笔都颤颤巍巍,我无法写作!但是我的意志告诉我,我每次要倒下去的时候,我昏睡了几天之后,突然一个意志像一个擂鼓一样告诉我,我要继续再写!6 月1 号快来了,我要继续再动两笔!6月1 号快来了!”舞台的呈现方式是:一个人的身体很软,眼睛里面却透露出来智慧的坚毅。

最后,全场响出话外音和礼炮声,“1988 年6 月1 号,亲爱的各位观众们,《平凡的世界》我们开始进行长篇联播!”一声礼花声,众人期盼已到。此时的路遥凭借最后一丝力气,将文稿付诸于观众,撒至于天空,“我日你的文学!”这里面既有他的放浪不羁,也有他一代文豪的风范。

全剧慢慢地收场、落光、闭幕!

三、关于其他舞台因素

舞台美术方面,根据两次实地考察的情况,我们采用简单布景,突出假定性的方式,配以一定的大道具来展现各个场所的基本概念。因此,在舞台上,将出现两层楼的舞台形象,当所有的人物需要进入到剧情的时候,可以随时的通过二楼差距跳进跳出,展现《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场面。这种视觉诠释是最合理的方式。

关于人物造型,精准和简洁相结合。通过简洁的造型设计塑造群众人物。比如:给农民扎一个白布巾,就可以展现陕北农民的基本形象;类似加一个旱烟袋这样的小道具、加一个包袱、加一个补丁,用这样的方式来提炼在三个不同时代里陕北农民的不同特征。突出的主要人物路遥,如:他1984 年在毛乌素沙漠誓师时的精力充沛和思想抱负;再如,在第二幕他第一次发病期间,会让他穿上厚重的冬天的衣服,展现此刻他的体质开始逐步地下降;又如,到了第三幕,他因长期写作所导致的精神恍惚、衣服凌乱甚至蓬头垢面的写作状态,最终目的都是着重于刻画路遥的精神世界。

关于音乐音效,大胆采用以古典戏曲锣鼓点、陕北民歌“信天游”、曲艺说书、中国鼓等方式进行整个剧目的展现。

四、关于戏剧美育

本剧演员均为延安大学师生,是延安大学面向全校师生选拔有兴趣的师生共同参演,基本无表演经历及经验。

现实题材的戏剧就要遵从更具生活化的表演。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演员熟读路遥的相关著作,如《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等,并对剧中人物、场景进行分析、讨论、学习。其次,观看路遥有关的相关影视作品,如《人生》《平凡的世界》《绝唱·路遥在甘泉》等,研习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起因,模仿20 世纪80 年代人物的语言、生活、环境。再次,通过赴延川“路遥故居”实地参观,邀请老乡实际演习陕北农村劳作技能等实地“下生活”的方式增强师生对人物、环境、时代的把握,增强对陕北文化的认同。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师生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能够在规定情境下找准人物关系,在贴近生活化的表演前提下,时刻注意表演节奏的把握,通过表演细节使观众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呈现最好的舞台形象。

创作排演舞台剧《路遥的世界》是延安大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一次重要实践与生动体现,也是延安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大探索。以舞台剧的艺术形式,用路遥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地创作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三部曲的心路历程。让广大观众,尤其是延大教师学子有机会重温作家路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那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激励人们工作生活中养成“坚强的钢铁意志”和“无尽的劳动精神”。

猜你喜欢
路遥世界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写给远去的路遥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路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