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湘昆的生存境遇与传播策略研究

2021-11-14 20:00
戏剧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昆剧团戏曲互联网+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湘昆是指“流行于湘南的郴州、贵阳、嘉禾、新田、宁远、宣章、永兴、常宁等地的昆曲。”它于万历年间传入郴州,经历了几度兴衰,作为昆曲的重要支脉之一,湘昆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备受瞩目。1956 年,《三闯负荆》的成功演出得到了湖南各界人士的关注;1957 年,匡升平和刘国卿主演的折子戏《武松杀嫂》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被搬上了舞台(如《牡丹亭》《杀狗记》《钗钏记》等),这个濒临消亡的剧种再次焕发生机。

进入21 世纪后,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多姿多彩的娱乐方式对传统湘昆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快捷迅猛的特点似乎与“十年磨一剑”的传统艺术精神相背离。其实不然,继承和发扬传统湘昆艺术,关键是要学会运用这一新兴传播媒介,要充分利用艺术与技术,重新整合信息,迎合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语境之下,分析了以湘昆为代表的地方剧种由于缺乏高水准的剧目、缺乏系统的艺术体系、对“互联网+”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认知不够清晰,导致受众空间狭小、传播范围不广等问题,提出了打造具有湘地文化特色的戏剧产业、培养湘昆人才队伍、扩大湘昆传播范围、培养受众群体等策略,以期湘昆在未来能够进一步繁荣发展。

一、“互联网+”与湘昆传播

2015 年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一词。2015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到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已经从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云计算、大数据推动了“互联网+”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因此而产生变化,社会文化正发生着剧烈的演变。

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下,以湘昆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湘昆如何突破传统的桎梏,挖掘自身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湘昆艺术而言,这种传播并不是单一的以互联网为宣传平台,而是借助新兴媒介将湘昆的艺术特色与艺术精神传播给社会大众。这就意味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与运作模式,让互动、互通、互联的优势融入湘昆的创作、推广和艺术批评等环节中,使观众成为湘昆艺术的创作者和参与者。例如,郴州的湘昆剧团要新编一部戏,首先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募集资金,然后建立剧团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发布新编戏的故事背景、情节大纲、人物设置、道具服装等内容,“戏迷”可以通过评论的方式参与其中,选角也可以通过海选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邀请资深戏迷出演某些角色,使受众有深度参与的机会。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受众在文学活动接受之前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若剧情的发展符合观众之前的预判,受众就能进入轻松愉快的接受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受众参与戏的创作甚至演出环节,能够更加了解戏曲的情节、人物的扮相、舞台的设置等内容,在之后的艺术接受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极致的审美快感。

据统计,如今以中华戏曲网为代表的戏曲网站在全国已经数不胜数,各种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戏曲APP、微博、贴吧等也相继涌现。可见,互联网已然成为当下戏曲信息发布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现戏曲艺术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时期,湘昆的创作、演出、艺术批评及理论研究都必须依托于“互联网”,求新求变成为湘昆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价值取向。在碎片化的文化消费理念的巨大冲击之下,吸引观众进入剧场观戏的难度不断增大,湘昆艺术的生存困境也表现得愈加明显,如何走出困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湘昆艺术的生存境遇

近年来,业界对传统湘昆艺术的保护已初见成效。2013 年,湖南省昆剧团举办的“小桃红·满庭芳”昆曲活动备受瞩目,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昆曲戏迷来郴赏戏,促进了剧团与戏迷之间的交流。2010 年、2012 年和2014 年分别举办了一系列以“相约郴州”为主题的大型昆曲展演活动,这一举措增加了湘昆的影响力,提升了郴州的知名度,彰显了湘昆之城的艺术魅力。“传承地方文化能有效保护中华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历久弥坚,地方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修复与革新作用。”为了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湖南昆剧团积极地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赴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进行昆曲的交流演出。2016 年,湘昆新编戏《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英国爱丁堡成功演出,广受外国观众的好评。湖南省昆剧团的艺人们还与港澳台地区的昆曲艺人们同台演出,致力于将湘昆打造成为湖南的精美名片。除此之外,湖南省昆剧团还致力于新编戏的创作,创作了《腾龙江上》《雾失楼台》《湘水郎中》《湘妃梦》等戏,其中《湘妃梦》在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斩获大奖。“互联网+”时代下,业界对湘昆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的成就也令人欣喜。

与此同时,结合“互联网+”语境对湘昆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后,不难发现,成功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湘昆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充满了挑战。这些挑战首先表现在优秀剧目较少,例如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除《牡丹亭》在郴州上演过之外,其余三部在舞台上均未上演过。此外,湖南省昆剧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新编剧目,由于急于求成,导致作品内容老套、思想浅薄,没有经过精心打磨就快速成型,搬上舞台,急于参赛评奖。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收效甚微,导致至今仍没有出现一部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昆曲剧目。可见,不仅传统昆剧经典剧目的演出情况令人堪忧,优秀的新编戏也是少之又少,大大抑制了湘昆艺术的发展。其次,没有形成系统的湘昆艺术体系,剧团内部体制僵硬,缺乏优秀的编、导、演人才,人才流动的渠道不畅通,人才断层情况严重,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只能依靠老一辈的艺术家们苦苦支撑。21 世纪初,王廷信就提出:“互联网又成为戏曲艺术得以传播的第四种媒体,与前三种媒体形成了并存互补的局面。”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湖南省昆剧团对“互联网+”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认知仍然不够清晰,无法运用“云计算”实现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艺术传播方案,无法在湘昆艺术本体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信息,扩大信息传播的层级。“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加速了人们浏览信息和喜新厌旧的速度,如湘昆这种传统的戏曲艺术没有宏大的场面,通常无法在瞬间吸引受众的眼球,之后,人们也不会有兴趣和耐心仔细地观看和聆听。尤其是90 后和00 后群体,他们成长于传统戏曲文化衰落的年代,缺乏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在艺术的接受过程之中无法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审美享受,也难以解读戏曲艺术的意象美。湖南省昆剧团对“互联网+”的片面认知,无法拓展湘昆艺术的生存空间,压缩了受众范围,导致受众空间狭小。解决湘昆艺术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生存困境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湘昆艺术能否历久弥新、能否屹立于中国艺术之林而不倒。

三、传承湘昆艺术的应对策略

湘昆艺术要想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到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让大众看到它的闪光点,感受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互联网+”语境下,如何实现传承湘昆艺术的目标,让湘昆艺术在新时代下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如今最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郴州地方戏曲文化是建立湖湘戏曲文化的重要基础,戏曲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由此可见,传承湘昆艺术首先要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品牌,学界有人提出的“产业化发展”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在“互联网+”背景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就是现代电视手段与传统的地方戏曲有机结合的典范。湖南是传媒之都,传媒行业的盛况不言而喻,湖南省昆剧团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湘昆艺术栏目,可以在节目中设置擂台赛、邀请湘昆艺术家登台演出或作为导师指导戏迷演戏,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使更多观众了解湘昆艺术,还能够提高栏目的收视率。此外,我们还能以湖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类似于“丽江千古情”或园林版《牡丹亭》的舞台演出。将湘昆艺术打造成湖南的名片,将传统艺术置于美轮美奂的舞台之上,在光与影的视觉冲击下展现湘昆演员的美妙身姿,在悠扬婉转的唱腔中讲述曲折动人的故事。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戏剧节的运作方式,如柏林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打造以湘昆艺术为标志的湖南戏剧节。通过运用上述诸多产业化方式,能够推出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品牌效益明显的艺术作品,因此,打造以湘昆为基础的戏曲文化产业是湘昆艺术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

湖南省昆剧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湘昆艺术家,如雷子文、郭静蓉、文菊林等人。改革开放之后,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心培养下,一批批年轻的湘昆演员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如雷玲、张富光、付艺萍、罗艳等。正是在一代代湘昆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之下,湘昆艺术才流传至今。因此,培养湘昆人才队伍也是湘昆艺术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在各个领域的信息交互愈加便利的“互联网+”时代下,湘昆剧团可以将全国各个专业院校当作人才培养的基地,多渠道、多平台地引进编、导、演人才,打造湘昆艺术人才梯队。这种系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势必能够推动湘昆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将湘昆艺术推向更大的平台。

最后,将“互联网+”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运用到戏曲的传播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地方戏曲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活动,它往往是该地区人文思想的集中体现。如今,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平台,将湘昆的保护与传承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可以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神,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扩大湘昆艺术的受众群体与传播范围。

“一个人所共知、共存、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可抑制地来临,我们每个人都已身在其中了……在曾经熟悉的生活中,每一种表情都与环境互为表里……然而现在,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表情,却属于遥远,它们被一个引力强大的远处世界牢牢牵系,被一个叫作互联网的庞大新生重新支配。”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电视观看戏曲综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戏曲APP 查询我们想要了解的资讯。例如,中华戏曲网最早只是一个订阅号,后来推出了梨园朋友圈,供戏曲演员和戏迷交流,平台里的点赞、打赏、评论等功能一应俱全,它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线下的戏曲艺术推向线上,培育了一大批线上观众,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目光,在无形中积累了线下的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收益。湘昆艺术也可以效仿此种模式,推出微信订阅号、湘昆艺术APP、直播演戏等,直播中戏迷们还可以直接通过“弹幕”进行交流和评论。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便捷、有趣的方式能吸引更多观众,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导流,扩大湘昆艺术传播的范围及受众群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对湘昆这种表演艺术来说,舞台才是其本位和基础,剧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多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的结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将观众引进剧场,观赏戏曲演出。

在湘昆艺术实践中,不仅要考量观众的审美需求,还要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艺术传播,力求推陈出新,全方位改善受众的视听体验,使湘昆艺术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挖掘出新的内容,推动湘昆艺术在“互联网+”语境下实现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昆剧团戏曲互联网+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津港两地剧团将联袂演出推动京剧传承发展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演剧目掠影
论台湾兰庭昆剧团《寻找游园惊梦》之展演文本与跨界对话
经典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