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柴科夫斯基《四季》之《四月
——松雪草》的情感内涵

2021-11-14 21:18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四季和弦

林 瑛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0)

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乐派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音乐体裁和形式,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罗斯音乐发展的成就,同时也注重吸收西欧音乐发展的经验,把高难度的技巧与俄罗斯的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创作出大量具有丰富戏剧冲突的民族风格的作品。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是根据杂志《小说家》中每月发表的依据季节创作的诗歌而创作的,《四季》的副题为“性格描绘十二幅”,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一月——壁炉边》《二月——狂欢节》《三月——云雀之歌》《四月——松雪草》《五月——清净之夜》《六月——船歌》《七月——刈者之歌》《八月——收获》《九月——狩猎之歌》《十月——秋之歌》《十一月——在马车上》《十二月——圣诞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复三部曲式结构书写的《四月——松雪草》,“松雪草”是俄罗斯每年最早报春的植物,它冒着初春的寒雪与尚未退去的严寒勇敢抽出新芽,是新生活与新生命的象征。

一、冬季寂寥的忧郁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冬季萧瑟,仿佛掩盖了生命,遮住了生机,在冬天寒风的吹袭下,草儿变得枯黄,那枝头上仅剩的黄叶也都瑟瑟飘落,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酷冷中凛栗。顶着严寒,松枝上的白雪似乎也在惊叹于北风怒号的威力。俄罗斯的冬天冰天雪地、寒气逼人,万物凋零的悲伤深深影响着作曲家的心绪,面对这冬季的寂寥,心中无限想念那吹响春天号角的“松雪草”,作品中通过大量的附点节奏以及大小调的转换表现出对冬季落寞的忧郁与悲情。

该作品结构严谨,使用“Allegretto con moto,e un poco rubato”(适度的小快板,稍微自由地)写成,八六拍,结构较为短小。一开头弱起进入,以柔美的g 小调带入,在第1-8 小节,乐句在力度上是p-mf-p的大橄榄形,高声部旋律优美清晰,以渐弱渐慢结束,犹如一句轻柔婉转的诉说与请求,配合上小快板的速度,在Ⅴ级上开放终止,似乎是作曲家面对着窗外的漫天飞雪,听着呼啸的北风,心中对于漫长的冬季带给身体的寒冷有些不适与焦虑。第9-16 小节,旋律声部在第二声部,处于中低音区,音乐较为庄重优雅。每个小节旋律声部的节奏从附点四分音符到四分音符再到八分音符,在时值上呈递减状态,不断推动音乐进行,旋律声部左右手交替演奏,像是心情在不断起伏变化。第17-24 小节采用与第9-16 小节同头变尾的方式写成,在主调上完满终止。该乐段仿佛是一首冬春交替时的圆舞曲,其中有对徜徉春意中的幻想,但更多的是对于冬季严寒的厌倦与忧愁。力度上虽有渐强的处理,但最终都落回p的力度,好似心中的夙愿羞涩地说出,带有愁闷纠结的情感。

第一部分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在演奏的时候要注重突出旋律音,高声部可以感觉是在拉小提琴,优雅舒畅;在旋律中有许多同音的部分,要换指弹奏,不要只用同一根手指弹奏,这样容易变得呆板。在音程跨度较大的部分,特别是八度单音下行时,要控制好手腕的力量,灵活地转变重心。在弹奏到第9小节至第16小节时,旋律音声部转变到低音区,音色要像大提琴那样,且双手不断交替演奏旋律音,可以进行分手练习,旋律音落键要扎实,指尖立好,不要乱晃,充分歌唱,仿佛是指尖的芭蕾,以琴键为地,指尖作舞,每一步都坚定而雅致。

二、对新生命的期待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晨是一天中最让人充满精气神的时间,春天的魅力也在于带给人生的希望,给予人活力。大地回春、百花齐放,世界犹如大梦初醒般,是那样的美丽又带有生机,尽管冰雪还未消融,寒冬尚未完全退却,也给大地带来无限期许。“松雪草”是迎春的“勇士”,是新追求的象征,亦是新生命诞生的象征,该首作品在中部运用连续模进的手法来描绘“松雪草”努力冲破冰雪吐出嫩芽的场面,展现出作曲家内心对温暖的向往,对新生命的期待。

该作品在25-32 小节采用两个模仿乐句写成,节奏上由松到紧,一小串上行十六分音符到八分音符跳奏结束,跳奏技法在这里运用得十分巧妙,似乎模仿了“松雪草”蓄力破冰时发出的冰裂的声音,连续四次在力度上从p 开始渐强,恰似“松雪草”一次次努力向上冲破冰雪的封印冒出嫩绿的芽尖。在33-40 小节,以下行八度开始,并且在正拍上加以重音技法,整体力度采用mf 演奏,出现多个橄榄形的力度记号配以两头松中间紧的节奏,使音乐充满动力又令人舒畅。旋律上大量出现变化音,33-36 小节的旋律采用下行三度模进,随后37-40 小节采用了卡农式的手法写成,高低声部交相呼应,仿佛是冰雪不断消融发出的声响。该乐段运用了丰富的发展手法写成,反映出作曲家内心的变化,面对初春的风雪,“松雪草”破土而出,尽管还十分稚嫩和娇羞,但它是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前奏曲,柴科夫斯基也被这勇敢的精神所打动,迫切地希望春天来临,大量的跳音不仅模仿了冰雪消融时发出的声响,而且是对“松雪草”顽强的生命力的赞颂,也是对暖春的呼唤,以及对活泼、灵动的春季的期盼与美好祝愿。

B 段(中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松雪草”冲破冰封在春风中摇曳的灵动的舞姿,它们一边舞动一边欢笑,似乎在向寒冬炫耀着自己的“成功”,是一种乐观情绪和强烈生命力的表现。在25-26 小节,右手要做到连贯,特别是第26 小节,上行音阶要贴键弹奏,到最后一个音fa 时,注意是跳奏,要将力量送出去,音色轻巧;左手要尽量弱而清晰,跳奏灵巧而不笨重,双手合奏时注意高低声部节奏的配合,要控制好力量,整体渐强但是速度不要加快。第33-34 小节,注意高声部出现的力度记号,右手旋律要清晰而流畅,在第34 小节的后三拍,做好落滚技法,达到渐弱处理的目的。第37-38 小节,注意旋律音以及重音记号在高低声部转换,仿佛是两个人在对话,舒展且优雅,建议单独练习旋律音部分,伴奏声部和弦的弹奏要尽量弱下来,整体弹奏要自然流畅,注意渐弱和渐慢的表情记号,顺利回到第一主题。

三、对宁静生活的憧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恬静美好的日子总是令人神往。春季百花齐放,冰雪消融带来了泉水叮咚,新生命诞生的气息如此浓烈,万物从冰封中开始苏醒,一切都变得生气蓬勃。当冬日的严寒消散,“松雪草”带来春季的第一缕暖阳,阳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泛起涟漪波光粼粼。阿·马伊科夫对“松雪草”赞美道:“淡青鲜嫩的松雪草啊,初春残雪依偎在你身旁……往昔的忧苦只剩下最后几滴泪,未来的幸福将会带来新颖的梦幻。”音乐中采用较为平稳的速度和较为固定的织体形态,展现出作曲家对平稳的追求,对宁静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

该作品再现部是首部的紧缩再现,两部分在旋律上以及节奏上基本一致。在节奏上采用了大量的八分音符均分节奏,旋律声部像一支优雅的舞蹈,平稳进行的伴奏声部的节奏犹如稳定的心跳,映射出作曲家内心的平静以及对于宁静的喜爱,配合上稍微自由但较为稳定的速度,仿佛是冬季封存的冰雪在慢慢融化。织体形态主要以柱式和弦进行书写,大量的和弦转位起到了美化低音的作用,使音乐听起来更加典雅、优美。其中有大量表情记号的运用,例如:dolce(抒情的)、poco cresc(稍微加强)、piu f(更强)等,音乐温馨舒畅,每次某一片段在力度上有所加强或某一小节稍微加强,都会迅速回到p 的力度,似乎是作曲家在诉说,深情地表达了对和美温暖的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最冷不是冬季而是冬春交替雪化时,在音乐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柴科夫斯基坐在温暖的壁炉旁,在稿纸上缓缓写下《四月——松雪草》的曲谱,内心流淌的柔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跃然纸上,期盼季节更替带来的气候变化可以迅速结束,早日身处祥和温暖的环境中,追求周围环境的稳定,也追求内心的平稳与安宁。

该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而基本固定的伴奏音型恰好表现出作曲家并不喜欢突如其来的环境的变化。柱式和弦的弹奏特别要注意每个音要对齐,弹奏时每个音都要统一,将三个音或四个音同时按下,如同弹奏单音一样,触键干脆,音色干净。在连续弹奏柱式和弦时,注意贴键,手型撑好,大臂带动左手手腕顺时针“转动”、右手手腕逆时针“转动”,注意手腕要稳定。尽管大量和弦处于伴奏声部,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一条旋律线,在弹奏时,不要忽视伴奏声部内部的旋律线。

四、结语

柴科夫斯基总是善于将朴实无华的民族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结合起来,表达真挚且细腻,其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背后隐藏的伦理与教化上的寓意,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四月——松雪草》旋律优美如歌,速度平稳,伴奏织体形态稳定,描绘出俄罗斯四月春季即将来临时周边环境变化的微妙,“松雪草”是春的播报员,柴科夫斯基将技法与情感融合,表现出他对一草一木的热爱。本文通过对该作品音乐本体与演奏技法方面的分析,进一步在艺术表现上了解该作品,感受到柴科夫斯基在音乐中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猜你喜欢
柴科夫斯基四季和弦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
不提他人落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