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散文化”风格的叙事艺术探究

2021-11-14 12:21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天保翠翠边城

张 苹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0)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在营造田园牧歌意境的同时,也给后来小说创作者们提供了崭新的叙事范式。《边城》散文化的叙述手法使整个小说呈现出水样的灵动,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感叹自己的文学事业的基础并不建筑在一本合用的书或一堆合用的书上,因为它实在只是建筑在水上。[1]水潜在影响着《边城》的叙事风格,《边城》在组织松散中显示出艺术审美上的从容迂回,叙述像水一样自然流淌,显示出水的灵动自然。20 世纪兴起的叙事学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性的理论,以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热奈特为代表的叙事理论可让我们探究《边城》散文化之因。

一、时序的交互再现

一是将过去与现在交融。时序指的是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时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中排列的事件顺序之间的关系,创作者为了营造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往往会打乱传统叙事时间顺序,对时间进行重新剪辑与安排,从而衍生叙事时间顺序。《边城》在叙述发生在翠翠、傩送和天保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时巧妙运用了倒叙的逆时序。小说共叙述了三次端午的故事,叙事时间上将过去与现在穿插交错。第三章是当下的端午,故事即将开始,而第四章插叙两年前端午节傩送和翠翠的相遇,第五章倒叙一年前端午天保和翠翠的相遇。其中傩送说的“大鱼咬了你”在小说中又是重复倒叙,于是小说中两年前令翠翠难忘的端午事件反复出现,这种重复倒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它的反复出现暗示着翠翠对傩送的感情。

二是对未来提前叙说。预叙是叙述者提前叙述以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它缺乏明显的时间标志和对事件的预告,只是有意无意中露出下文的波澜,它通过诸多暗示引起读者心理期待。《边城》中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便是为翠翠的悲剧结局作铺垫。对爷爷的死,小说中也早已重复暗示。翠翠在岸上唤爷爷回来,但是爷爷的话无一不是人物结局的预示:“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祖父不作声了,他想到不犯王法不怕官,只有被死亡抓走那一回事情不好办。”这些都是对老船夫命运的提示,在阅读上给读者一再进行心理暗示,提醒阅读者注意老船夫的人生命运,果不其然,老船夫在暴风雨夜里凄然地死去。由此可见,沈从文对诸多时序的糅合,将一场发生在湘西茶峒的爱情故事叙写得如水一般一波三折又来回荡漾,有种散文化的特色。

二、叙述节奏的灵活转换

时限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与叙述长度的关系,可以视之为叙述节奏,叙事文的速度是“指一个时间度量与一个空间度量的关系,它根据故事的时长与文本长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2]《边城》综合运用了扩述、概述、静述等叙述节奏。

首先是扩述。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叙述者缓缓地描述了整个端午节的过程以及翠翠、傩送和爷爷等人物的心理、动作,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在三次端午节的叙述中,翠翠与傩送的第一次相遇,作者用了生动有趣的笔墨,这是一种扩述的叙述节奏;第三次端午节,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深入细致地展现翠翠和傩送的情感关系,从第七节到第十节详细叙述了天保的心意,傩送对翠翠的端午邀请,爷爷端午节上街买办,以及翠翠的摆渡。在小说中,叙事时间速度与情节疏密有关,情节愈是紧密,则叙事时间速度愈慢,情节愈是稀疏,则叙事时间速度愈快。第三次端午节主要是发生在几天时间里的故事,但情节却繁多紧密,故事在这里打破了前期叙述的波澜不惊:天保的追求、傩送的送还酒壶、傩送的端午邀请、翠翠的端午观望、团总女儿的碾坊陪嫁等,作者在大量情节之中穿插描写茶峒地区端午的人情风俗,甚至对新碾坊都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一扩述推迟了情节的发展,使小说叙述节奏缓慢,阻滞了结局的披露,整个小说情节迂回前进。

其次是概述。《边城》中沈从文巧妙地运用概述的叙述方式,将故事情节张弛有度地娓娓道来。第二次端午节,翠翠与天保的相遇,作者只是粗略带过,小说叙述节奏加快。第二次写端午多次提及大鱼会吃翠翠,沈从文刻意采用概述的叙述方式,仿佛是要淡化翠翠与天保之间的故事情节,从而达到忽略天保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在故事开头介绍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时,作者也采用了概述的方式,介绍了翠翠父母为爱而殉情的悲剧,紧接着将翠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呼出,小说情节整体上变得紧凑流畅。小说中还运用概述方式讲述了次要事件,如天保和傩送月夜唱山歌,团总女儿愿意用碾坊作为陪嫁嫁给傩送,傩送和父亲在娶妻上的争执,天保下滩淹死等,这种概述加快了小说叙述的节奏,概述“在不需要清晰的能见度却更需要长的跨度的场合找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3]

最后是静述。在《边城》中,叙述的时间出现多次暂停,即作者让故事中的叙述充分展开,却又不与任何故事对应。在介绍茶峒的风土人情、介绍湘西当地端午的习俗时,用了精工细描的手法,聂华苓评说“沈从文……在《边城》中成了一个画家。”[4]小说中只有一个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的交流,真正的主人公并没有到场,叙述者的目光固定在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和秀丽风光上,叙述者带领读者驻足流连,共同欣赏湘西如诗如画的牧歌美景,“当读者埋头于大量的细节之中,而对事件似乎漠不关心时,作品的速率就会减至匍匐而行。”[5]在田园牧歌情调下,故事人物缓慢走出,小说美景与人物相得益彰,整个叙述时间处于凝滞状态,这种一张一弛的节奏促成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冲淡风格和散文化的倾向。

三、叙述频率的多样变换

叙述频率是指故事发生的次数与叙述次数之间的关系,在小说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叙述。叙述频率可以是叙述一次发生一次的事件,叙述几次发生几次的事件,多次叙述发生一次的事件和叙述一次发生多次的事件。在《边城》中,重复叙述和简化叙述兼而有之。

一是多次叙述发生一次的事件。沈从文在《边城》中采取了“大鱼咬你”重复叙述的方法展露翠翠的情窦初开,并且从不同的叙述者视角叙述同一件事情。傩送的戏言“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傩送家的伙计在第二年的端午说翠翠长大了,河中的鱼可吞不下翠翠了;爷爷告诉翠翠傩送家要娶团总家千金时,用“大鱼咬你”来提示,小说中多次从不同视角叙述“大鱼咬你”,从而造成了事件的多样性和风格的丰富性,在拓展小说阅读深度的同时也调动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这种重复叙述表明翠翠的少女情思正是在大家的戏言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小说情节缓慢向前发展。小说在看似拖沓冗长的重复叙述中呈现散文化特质。

二是叙述一次发生多次的事情。沈从文叙述茶峒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时,总是用“莫不”,“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除此之外,沈从文擅长用“必”“照例”这样的词语叙述茶峒多年间约定俗成、一成不变的事情。“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专以介绍水手为事业,吃水码头饭的,在河街的家中,终日大门必敞开着”“也照例在一些小处,起眼动眉毛,机灵懂事”“他想买肉,人家却照例不愿接钱”,这类文字将茶峒经年累月不变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简略带过。沈从文小说中善用这类文字囊括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的事情,以此来加快叙述节奏。

四、叙述者及视角的精心构思

叙事视角的转变。西方现代叙事理论根据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提出了视角概念,一般根据对叙事文中视野的限制程度,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人物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全知视角,是一种无所不知的视角,叙述者可以从所有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和人物隐秘的意识活动;人物视角是从虚构性故事中的人物出发观察整个故事,可以审视人物的相貌、表情、动作和谈话,却不能进入人物的内心,只能作冷眼观看状;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是由小说中的人物凭借自己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他从外部接收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只能凭接触去猜度、臆测。《边城》中的叙事视角采用了全知视角和人物视角。小说中对茶峒端午风俗、人物的介绍都是一种全知视角的叙述,而翠翠对傩送和天保兄弟俩的感情则是从翠翠的视角观看。

小说在叙述翠翠的感情时,叙述者起初全知全能,而后叙述视野逐渐缩小,最后索性将视角落到翠翠和老船夫身上,暂时丢掉全知的特权,刻意回避故事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以造成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不透明性,小说叙述因而显得神秘、朦胧,这种人物视角叙述也限制了事件真相的把握,造成小说中其他人物对整个事件的不可知,从而造成扑朔迷离、高深莫测的艺术效果,这也造成了《边城》中的多重误解,这种多重误解既增强了小说叙述的曲折性,将小说情节延宕开去,又丰富了小说意蕴。

叙述者的干预。所谓叙述者的干预,是叙述者直接对故事中的事件、人物或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评论。小说中作者评论性的话语比较多,这有意消解了时间。爷爷对翠翠将来的人生命运的焦虑是通过叙述者的干预呈现的,叙述者是有自我意识的叙述者,他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备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要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评判。《边城》中就存在大量的叙述者干预,它们大多是对人物行为、心理活动等进行解释、说明或分析、补充,从而告诉读者不易被人察觉的真相,这样的干预叙述中断了小说叙述进程,使叙述进入新的轨道,小说整体上的缓慢节奏呈现出静穆的永恒感。

五、结语

《边城》是沈从文的成熟之作,叙事技艺的完美运用成就了这部小说日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这也是作者自觉探究的必然结果,水润泽沈从文创作灵魂之时也影响了他的叙事风格,二者相得益彰,最终创造30年代小说叙述的一个典范。

猜你喜欢
天保翠翠边城
边城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东川区天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