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舍弟消息

2021-11-14 01:25杜甫
月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成河诗云紫荆

〔唐〕杜甫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猶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全唐诗》卷二一七)

【赏析】

据宋代黄鹤所注,这首诗作于唐乾元元年(758)暮春。当时,杜甫从左拾遗的位置上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由京城初抵贬地,又得到远往河南的弟弟的来信,又恰见风中紫荆花落,遂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位于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和扩建。

紫荆是落叶灌木,一名满条红,叶似掌,开紫红色细碎小花,花梗短,贴枝而放,放则成团簇状,团团簇簇的花朵拥挤枝头,一派亲密无间的模样。《艺文类聚》卷八九引周景式《孝子传》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荫。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南北朝吴均所撰《续齐谐记》里也讲了一个类似的传说故事。此后,紫荆便有了家庭和睦、兄弟相亲的寓意。杜甫此诗以“风吹紫荆树”一句起笔,既点明时令是暮春,也是借紫荆的这个寓意起兴,往下以花落辞树、风回无返来喻写他们兄弟彼此分离,东行的东行,西去的西去,各自奔波于仕途上,漂泊不定,相会无期。想到这些,诗人难过之情不可抑,不由得泪如倾河。

杜甫是深情之人,对亲情很看重,四弟一妹虽非一母所生,却爱护有加。有学者推断,杜甫父亲官阶至五品,他在父亲辞世后大概是将资荫、资产皆让给了诸弟,自己则凭应试、干谒以及献赋等方式四处辛苦求仕。遗憾的是,辛苦求得的仕途并不顺遂,他在左拾遗的位置上没干多久便被贬往华州,在华州任上只是短暂停留,也就是在写下这首诗后不久,便遭遇了战乱饥荒,于是弃官西去。杜甫在后半生的流寓生涯中,与弟妹们更是遥隔万里,对弟妹们的牵念也更甚,因此常“犹有泪成河”。如在秦州时有诗云:“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在蜀中时有诗云:“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在阆州时有诗云:“……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在夔州时有诗云:“……长葛书难得,江州涕不禁。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在湖南时有诗云:“……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一个大男人,动辄涕泪俱下,若非真情难抑,实在找不出别的理由。难怪清代浦起龙在其所撰《读杜心解》里感叹说:“公(杜甫)以质语露至情,凡兄弟诗皆然。”

古来咏紫荆花的诗词不少,除了杜甫这首,还有一首也该读读,就是宋代韦骧的《紫荆花》:“紫艳暮春庭,少陵诗思清。老蛟蟠曲干,丹矿缀繁英。花谱元无品,春工别有情。不随桃李色,俗眼莫相轻。”此诗虽未见得有多好,但话说得在理。的确,有了杜甫赋予紫荆的“诗思”,紫荆在世人眼里,从此也就变得更不同了。

(杨蓉)

猜你喜欢
成河诗云紫荆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最可爱的她
最可爱的她
《IV诗云》
岩石与紫荆
七月,我想我遇见了爱情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浣花笺上月下柳
紫荆永恒
画家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