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的“五要五不要”

2021-11-15 12:30陈青
党课参考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动乡镇同志

〉〉〉〉〉陈青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理论宣讲提出“了然于胸、运用自如、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的要求。结合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笔者认为,在基层理论宣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五要五不要”。

要准确全面,不要一知半解

对于宣讲的内容,宣讲者应烂熟于心,融会贯通,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把握。如果自己都没有真正弄明白,宣讲的过程就可能出现偏差和漏洞。一位基层理论工作者曾讲述过他的亲身经历:2007年他到某乡镇宣讲时,说了一句“文化已经上升到国家软实力的地位”。课后,有位基层同志主动找他沟通,善意地提醒他,这样表述是不正确的,文化应该一直就是国家的软实力。这件事让他既惭愧又感动,觉得不能低估基层同志对政策理论的领会能力,理论宣讲人员决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应该努力学到精深,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

要形象生动,不要强打比方

在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中,要切换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阐释。例如,毛泽东同志曾生动地形容理论脱离实际的人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理论宣讲不能违反逻辑、生搬硬套地强打比方。还有的宣讲者习惯就地假设,假如这里发生了矿难,比方你那边出了一个大案等,结果弄得基层同志不高兴。要尽量不用假想,最好拿现实的事例剖析。而且要注意切换角色,自觉和基层同志打成一片,尽量多用“我们”少用“你们”,减少语气口吻上的隔阂。

要观点新颖,不要语出惊人

理论宣讲者要少讲大话、套话、空话,多讲新话、实话、自己的话,特别是要多讲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有少数宣讲者言语有点激烈,一不留神就蹦出不恰当的语言。笔者在乡镇工作期间,某个教授应邀下乡讲课。当时,他讲的重点是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要以民生改善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等,这对于基层同志来说都是比较新颖的。但他讲到兴奋之处脱口而出:“在我看来,GDP就是伤民害人的。”GDP只是个统计指标,但说其“伤民害人”就太极端化了,作为一名专业的理论宣讲者不应该带着如此强烈、偏激的主观情绪。

要深入浅出,不要抓小放大

文似看山不喜平。理论宣讲也如此,不能一味地平铺直叙,要灵活运用举例、演绎、归纳、推理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说明。偶尔思维天马行空也未尝不可,但记得要及时回到重点。2005年笔者在沿海某市参加县域经济专题研修班学习,培训承办方邀请某乡镇党委书记讲解当地的板块经济。这位书记系企业负责人出身,一个小时的课程,他差不多用了30分钟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化纤织造流程,从石油提纤、原料分类到穿综捞筘、上机织造,十分详细和专业。结果,化纤产业流程我们是听得很清楚了,但对当地板块经济的发展还是没弄明白。理论宣讲要从宏观上把握,讲究系统性,而不是具体的个案分析。

要适时互动,不要忽视引导

面对时间相对较长的党课,宣讲员要注意适时与受众互动。互动的形式其实是多样的,既可以留心观察在场受众的反应表现,通过语言、眼神、手势等与受众交流,也可以即兴地向受众提出若干问题,请其介绍情况、发表意见,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宣讲过程中来。但宣讲者对此要做到收放自如,始终抓住话语主导权,巧妙引导发言的内容和方向,把握好时间和分寸。理论宣讲并不是座谈辩论,仍需以宣传讲解为主。如果有的受众确实对互动内容很感兴趣、意犹未尽,宣讲者可以在课后再与之进行交流探讨。

猜你喜欢
生动乡镇同志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FOR YOU, O DEMOCRACY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向雷锋同志学习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