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1-15 15:28
支部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活动场所行政村后备干部

○ 秦 泰

今年以来,左云县持续做好“党建+”文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牵住组织体系“牛鼻子”,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把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真正让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一是建强组织强功能。聚焦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入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达标县乡创建行动和“五强两化”建设以及全省标杆乡镇党委、村党组织选树推荐工作,以“标准+示范”建设为重点,持续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二是晋位提升补短板。以“4个1”工作措施破解难题、结硬账,以“五位一体”整顿模式统筹全局、整体推进,1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实现转化升级;精选191名农村干部参加“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两委”干部学历水平。三是强基固本夯基础。大力开展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行动,145个行政村全部设置“党群服务中心”标识,促进村级活动场所达到“一室多用、八有标准”,进一步拓展活动场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功能。

打造组织引领“新引擎”,筑牢乡村振兴基石。一是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全县各农村党组织依托“党建+”模式,领办创办合作社,建立产业党组织,发展打造规模养殖、钙果加工、优质杂粮等特色经济和集体产业,实现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的村全覆盖,可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50%以上。二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机制,紧扣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标准,大力开展“争旗提档”“四诺四评”“扫黑除恶”等活动,积极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三零”村创建工作;严格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促进村务、党务、财务“三务”及时公开更新,确保阳光透明。三是强化为民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村干部轮班值班挂牌制度,成立党员先锋队,健全党员结对帮带群众机制,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农村重大事项,为群众代办各类服务事项1368项,群众对村党组织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选优配强骨干力量。一是“头雁领航”树标杆。选派省市县33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21个行政村任职,同时扎实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集中行动,结合合并行政村工作,全面推行村“两委”主干“一肩挑”,推进“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目前,村“两委”主干“一肩挑”比例达到88.3%,“带头人”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带富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二是“群雁齐飞”聚合力。建立农村“两委”主干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农村“两委”主干人均工资达36819元/年,同比增长9.75%,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创新农村干部“一室五档”备案管理法,建成高标准农村干部档案室,收集村情、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备干部、离任干部等五类档案;先后选派34名优秀农村后备干部参加大同大学定向培养培训班,全县台账在列后备干部678名,实现了“1村3名后备力量”的目标。三是“筑巢引凤”激活力。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83人,培育乡土人才102名。完成大同市“十百千”青年人才选拔工作,推荐报送各类优秀人才168名,11名青年人才入选“向上向善好青年”,100人入选“新时代乡村好青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活动场所行政村后备干部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现状剖析及创新研究
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后备干部的前世今生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甘肃:贫困地区行政村幼儿园将全覆盖
“雏鹰计划”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
依托活动场所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之探索
梨树县白山乡四项措施 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管理
“三一一工程”强化培养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