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教师反馈行为现状分析

2021-11-15 14:11吕亚萍
文教资料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吕亚萍

摘 要: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积极的教师反馈有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反之,消极的教师反馈会妨碍其提问能力的发展。根据课堂观察,目前教师的消极反馈行为主要有引导少、反馈内容模式化、不及时、缺乏耐性、缺乏教学机智。本文结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分析导致这些欠妥行为出现的原因,提出提高教师反馈能力的途径,如夯实学科功底、建构多元思维、锤炼教学机智。

关键词:学生课堂提问 教师反馈 现状分析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校教育期望实现的重要目标。善于提问,是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环节。在日常教学 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提 问。有“问”就有“答”,好的“答”不仅可以圆满解决当前的 “问”,还可以催生下一个更有深度的“问”。在以“答”引“问”、以“问”促“教”、“一问一答”中顺理成章地推进学习进程。

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回应,就是教师的反馈行为。“反馈”一词最早是作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出现的,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影响系统功能 的过程。后来“反馈”被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被赋予更多含 义“。教师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用语言或非语 言等形式回应来源于学生的信息。[1]本文主要探讨“用语言 形式作出回应”这一区块的内容,即讨论教师对学生课堂提 问的“言语应答”。

根据教师反馈对学生提问能力产生的影响,教师反馈可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反馈,是“积极反馈”;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反馈, 是“消极反馈”。

一、积极的教师反馈对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有促进作用

(一)及時解惑,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学习新知识时,当学生无法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中就“为什么、怎么办”找到答案时,会向教师求教。此时教师给予及时的、恰当的反馈将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借此展开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最后顺藤摸瓜般地探寻到事 物发展的规律,掌握新知,填补知识结构中的空白。

(二)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要举例、论证,展现整个思维过程。学生在听讲解的过程中,了解别人具体的思维轨迹。见识过的思维方式越多,学生的思考视角越多维,思维越活跃。

学生愿意提问,说明有求知欲。教师及时答疑,帮助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收获满满,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体验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反过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愿意进行下一次探索,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三)增强信心,孕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提问作出反馈,是在暗示学生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了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需要把它弄明白。这将让学生看到提问这一行为本身的价值,增强提问的信心。同时,让他感受到教师对这种行为是认可和提倡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会更积极地思考,并大胆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随之思维的逻辑性、表述的清晰度都会有质的提升。这样,学生不仅想提问了,而且能提好问了。

(四)示范引领,有利于营造积极探讨的班级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耐心的、及时的反馈,是潜移默化地鼓励同学间要积极交流。经过与教师的一问一答后,学生们能体会到;在“解惑”这件事上“,交流讨论”的方式比“单打独斗”更省力、更高效,同学间的交流欲望得到激发。随着交流次数的愈发频繁,班级成员间的认同感随之增强,有利于在班级里营造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教师得当的反馈行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给出的每一个“应答”都是恰当的。以“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反馈”为观察主题,笔者分别走进本科生、初中生课堂,进行了18 节课(分布6 个班)的课堂观察,据此,收集、整理出了一些欠妥的教师反馈行为,并结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分析现状背后的诱因。

二、教师反馈中的欠妥行为及成因分析

(一)引导少,急于直接给出答案

在18 节课中,一共观察到31 次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反馈行为,发现其中有16 次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没有引导。“传道解惑”的精髓在于“授之以渔”。将答案直接给学生,学生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记下”“,记住”代替“思考”。长此以往,难免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能力。

结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教师之所以省略引导环节直接给出答案,主要是因为:

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讲解计划外的提问,尤其是详细讲解,教师担心会打乱教学安排。

教师缺乏引导技能,特别是新手教师,他们在访谈中承认,有时自己心里明白答案是怎么得出的,但因为是学生的即兴提问,自己一时半会儿理不清讲解思路,组织不起来清晰明了的讲解语言,有种“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感觉,所以干脆不讲解了,直接给出答案。

教师缺乏“教学”应该是“对话”的意识。在过去知识更新慢、学习渠道单一的年代,就学生而言,任课教师确实是知识的权威。如今,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琳琅满目,远程教育的兴起进一步缩小了地区间教育的差距。此时,如果教师还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认为学生在各方面的见识都不及自己,那么教师就会低估学生的思考能力,认为引导是徒劳的。

(二)反馈内容模式化,缺乏启发性

教师的反馈内容趋向模式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向考试内容。[2]教师的反馈旨在应对考试。在解答中,根据这个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决定讲解的详略,仿佛给学生一种暗示:这个问题不是考试重点,你无须考虑;这个问题是考试重点,我详细讲讲,你一定要弄明白。二是指向标准答案。[2]教师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找到这个标准答案的利器是“答题模板”。对所有问题的解答都要给出“答题模版”才算完满,即便是对最需要体现个人风格的作文,在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给出“写作模板”的指导方式也屡试不爽,导致学生写出来的范文千篇一律,构思如出一辙。

结合访谈,发现教师反馈内容模式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受升学率指标的束缚。近年来,尽管出台了一系列缓解学生考试压力的政策,但是家长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还是升学率。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不得不围绕提高考分这个目标展开。对于学生提问的解答, 即便刚开始与考试关联度不大,在解答中也要拉回“考试”, 希望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在考试中见成效。

一味从“快、省”的角度寻求解答方式。给学生“答题模板”,这在所有应对提问的方式中是最快速、最省事的 一个。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很粗略的,长期来看,并不 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况且,当前中考、高考的改革方向都直指“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造模板”这种期望“通吃”的解决方案,势必越来越难以应付考试。

(三)教师没有及时给出反馈

有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教师没有及时给予解答,对学生的答复是“: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虽然在下一次课中,教师讲解了这个遗留问题,但是从学生的表情看,求知欲早已冷却,探求答案的兴致明显不如刚提出问题时那么高,有种“茶已凉”的感觉。

结合对任课教师的访谈,整理出教师搁置问题的原因, 主要有:

受课堂时间所限,担心完成不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受教师能力所限,教师备课不充分,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与之相关联的知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只准备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因此,当学生提出一个“出乎准备”的问题时,无法当场解答,需要课后查找资料。

(四)对简单的问题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

在初中语文一堂文言文课中,教师意兴盎然地分析完文章的语言风格、篇章布局后,有一个同学提出对某句中某个字的意思还是不清楚。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责怪”的神情,还责问“:怎么整篇文章都讲完了,这个字的意思你还不清楚,没专心听讲吗?”此刻,那位同学涨红了脸,直到下课都低垂着头。

与一些教师交谈后,发现在以下情形中教师容易对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表现出焦躁情绪:

情形一,教师在赶教学进度时;

情形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获得过于依赖学生表现时。心理学上,把人对进行某一活动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即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对教学效能感的获得过于依赖学生表现的教师,会觉得学生学得好,功劳在教师; 同样,学生学习表现不好,原因也在教师。对这样的老师而言,当学生学习表现欠佳时,会产生挫败感。当听到学生问简单的问题时,自责的情绪立马涌上心头“,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不能跟学生讲清楚呢?”如果常常处于挫败情绪中,教师难免容易焦躁,表面上表现出的是对学生没耐心,实际上是在生自己的气。

(五)对捣乱性问题的应对缺乏教学机智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可能出于表现自己、引起别人注意的目的,故意向教师提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故意引得哄堂大笑,而且“笑感”越强,捣乱学生获得的成就感越强。碰到这种情形,尤其是新手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历的磨炼,缺乏“控场力”,容易被惹怒“。一怒”,接下来就是气急败坏的一顿“恶批”,甚至翻一堆旧账。此后,教师的情绪被干扰,教学状态显然没有先前好。

三、提高教师应对学生课堂提问反馈能力的途径

(一)不懈学习,夯实学科功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就只能在这样大和这样多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培養和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会发生这种影响。”教师一定要装满自己这一桶水,这样才能有底气站在讲台上等待学生提问,游刃有余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正所谓“学高为师”。

(二)跨界学习,建构多元思维

随着网络教学进程的加速,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空前丰富,学习渠道层出不穷,学习方式日新月异,当前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看,都是以往学生不能企及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具备多元思维。否则,面对这样一群对新事物最好奇、最勇于尝试的新生代,教师怎能解答清楚他们头脑中的奇思妙想,怎能给予与时俱进的指导呢?

(三)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增强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指的是教师面临复杂、突发的教学状况时,及时采取巧妙解围措施的能力。教学机智不仅来源于教师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和果断的意志力等心理品质,还来源于教师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1]针对捣乱性的学生课堂提问,教师只有弄清楚捣乱者的心理机制,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将其“制服”。越有教学机智的教师,越有将课堂意外事件变成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的能力。

教师理性审视并认真挖掘学生的问题,将其变为教学资源,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是对“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理念最到位的实践。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 教师恰当的反馈行为不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善于提问的人,即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重视并不断提高应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反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艳. 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反馈[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2]陈晴晴. 论“学生提问”的反馈:现象分析与价值回归[J]. 当代教育科学,2019(12).

[3]黄伟. 提问与对话[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4][美]玛丽·路易斯·霍莉,等. 教师行动研究[M]. 祝莉丽,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对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